-
1 # 陳小呈
-
2 # 庚子初夏
教育部門規定教師普通話要在二級甲等以上,但其實各地老師的方言仍然存在,嚴格說起來可能部分老師達不到標準,需要繼續加強培訓以及鞏固的力度。
-
3 # 文昌雅士
你說的這種情況我們這裡是沒有的,而且與你說的情況正好相反。教師上課基本都是用普通話,特別是語文老師要求二級甲等及以上,上了年級的大部分老師都是用普通話教學。
實事求是地講,小學生中說普通話普遍,不論課內課外都如此,初中生上課答疑溝通用普通話,課外用普通話交流要少些,但現在用普通話交流的各類人群比起我的學生時代要多些,就是買菜上公交也有不少說普通話的人!
-
4 # MCnotch的擁護者
我感覺我一個東北人還是默默的走開吧,這裡不存在這些麻煩的事情[奸笑][奸笑][奸笑]我不配回答這裡的問題
-
5 # 相逢是緣8888666
本是漢人,寫文章夾英文單詞,更有加一些四不象語言,使漢人不懂漢語,由其聯通給發的簡訊,不用漢文用英文,漢語也不懂。套餐那裡與哪裡套,剩餘話費mB也不知多少。
-
6 # 書樓堂
我小時上學,老師都用各地方言上課的,因為他(她)們都沒有學過普通話,普通話是1958年才開始全國推廣,我已記不得老師怎麼用方言教會我識字的。
-
7 # 北山良朔
按照現在看到的情況,很多地方都在想要拯救方言。是因為年輕一代說普通話的居多,甚至很多孩子已經忘記怎麼說家鄉的方言了。並且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裡面。大部分人都很難通過說話判斷出對方是哪裡的人。大家的普通話都差不多。細微之處可能還帶有方言特色。說普通話的人絕對不會少了。
你說的那種情況可能是你的家鄉那邊,很多人回到家鄉不自覺的就說起家鄉話。人的大腦之中是有一個開關的,是語言環境轉換裝置。那個是完全被動控制的。當一個人面前站著兩個人,一個人是老鄉,另一個是說普通話的。那這個人和說普通話的人交談時後說普通話,面對老鄉的時候會自動切換成方言。並且自己沒感覺到的。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
不過教師按照國家規定應該是要使用普通話講課的。因為說普通話寫規範字一直是我們國家極為重視的基本國策的。
回覆列表
普通話是現代標準漢語的另一個稱呼,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通用語。早在清末便已出現普通話一詞,清廷1909年規定北平官話為國語,民國時期多次制定國語讀音,新中國成立後於1955年規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普通話的前身北京官話,上溯元明、推廣於清代。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標準音的主要採集地,制定標準後於1955年向全國推廣。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直至今日,普通話已經成為世界主要語言之一,並不是像您所說的越來越少,而且作為教師是必須用普通話進行課堂教學的(外語除外),而且作為教師還必須通過國家普通話考試,才能拿到教師資格證,所以我覺得您可能沒有特別的去了解清楚具體情況。另外我覺得在用好普通話的同時,也不能忘了方言,只有這樣我們的語言才能做到大同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