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偶爾也吃素
-
2 # 老鷹航空
這個問題其實涉及遠端飛行導航的原理和方法了。
導彈的分類截至目前有很多中,包括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空空導彈、地空導彈等等,這裡我們就以機動式彈道導彈為例來談一下這個問題吧。
彈道導彈為了提高自身的打擊精度和可靠性,一般採用“獨立自主”化的導航系統,也就是完全依靠自身所攜帶的導航裝置進行航跡控制,並不依賴於外界任何輔助裝置。而這種所攜帶的導航裝置就是高精度的慣性導航系統。
慣導系統一般由多個陀螺儀、計時器、控制計算機等專業裝置構成,陀螺儀一般負責實時採集導彈在空間座標系下各個分量上的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速度加速度等運動引數,之後透過計數器的計時,由彈載計算機進行積分運算,就可以實時的繪製出導彈的運動軌跡了。
這種方法本身具有兩個“天然性”的缺點:
1、需要精確輸入導彈發射點的座標位置,因為這是後面積分運算的基礎,正因為如此,在導彈發射前必須要用專業測繪裝置,比如題目中提到的經緯儀,提前測量導彈發射點的座標值,這樣輸入到彈載計算機中,為之後的導航運算提供了前提。
2、積分運算存在著一定誤差,並且這種誤差會隨著飛行時間的增加而不斷放大,為此需要引入一個可以實時糾正誤差的方式,這就是星光導航系統。在導彈飛行過程中,彈載的星光導航裝置就會不斷的監測導彈相對於參考星體的角度變化量來判斷出導彈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彈載計算機修正慣導的誤差。
機動式發射的彈道導彈由於發射點不固定,因此需要發射前提前測量發射點座標(當然也可以提前設定好一些發射點,事前就測繪好座標,這樣也能縮短髮射時間);而對於固定發動井方式發射的導彈,那就不需要了,畢竟之前就已經測量過的。
所以,從導航系統的功能性來看,彈道導彈發射之後的飛行完全靠自己,這樣也就保證了彈道導彈發射之後,敵方力量是無法對其進行干擾的。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回覆列表
這個題目不太嚴謹,實際上只有少部分機動部署的遠端導彈因為射程遠,為能命中目標才需要裝訂初始的經緯位置。用初始位置加飛行中的位移引數,就能知道離目標經緯的差距了。這樣的應用場景在導彈中是比較少見的。對空導彈,對艦導彈,反坦克導彈和大部分有中繼制導的遠端導彈都是不需要裝定初始經緯,而井基戰略導彈因為發射經緯固定,也不需要經緯儀測定。即使需要測定,現代也大多用衛星資料而不用狹義上的經緯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