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帝國的臉譜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三月,作為主兵政的大臣樞密使文彥博在與宋神宗對談時,說:“祖宗法制具在,不須更張以失人心。”宋神宗說:“更張法制,於士大夫誠多不悅,然於百姓何所不便?”文彥博回答說:“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

    君臣間的這次談話,如同一場爭論,並將各自心裡話都明確表達無遺。

    文彥博所謂“祖宗法制具在,不須更張以失人心”,意思是祖宗的成法已經非常完備了,如今變法改革,無異於瞎折騰,不但於國於民無益,反而會失去人心。這裡的“人心”,就是指士大夫的人心。宋神宗說,改革祖宗成法,士大夫固然有些人不高興,但於老百姓並無不利。於是,文彥博就講出了那句經典名言,皇帝您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非與老百姓共治天下。所謂士大夫,即指古代計程車人和官吏,也指受過良好教育、經過科考出身的朝廷官員。

    文彥博為什麼講這句話?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說此話的背景。熙寧二年(1069),宋神宗召在地方任職的王安石到京出任副宰相,要求他牽頭組織變法。王安石便開始提出改革方案,組織班子,頒佈新法,推動改革。熙寧三年(1070),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宰相,王安石提出一系列的變法措施,如均輸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保甲法、保馬法等等,這些改革在全國大面積鋪開。熙寧四年(1071),王安石改革科舉制度。文彥博說“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就是這個時候與宋神宗君臣對談時說的。

    理解文彥博這句話,有一個問題要明確,就是文彥博的意思並非說只要貴族官員的利益,而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文彥博作為飽讀儒家經典的孔孟之徒,他的愛民與忠君在思想上是一致而並不矛盾的,同時,他在老百姓利益方面,與王安石改革初衷也不矛盾。但是,還有個前提,即孟子所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也是文彥博奉為圭臬的孔孟之言,根深蒂固的統治思想。

    他的意思是,你作為皇帝,是與勞心者一起治理老百姓的,而不是與老百姓一起治天下,治天下是皇帝和士大夫的事,老百姓高不高興、答不答應並不重要,但改變祖宗法度,士大夫不樂意了、不高興、不答應了,說明你這個事做得不對,所以,改革是錯誤的。

    關於這場小小的爭論,表達了文彥博的保守思想,也反映了當時士大夫階層反對宋神宗和王安石變法的心理和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最終幻想》重製版如此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