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眼前有兩個孩子,一般大。一個父母嚴格,經常被打罵,在學習上,很同齡孩子優秀很多。另一個孩子,父母就寬鬆多了,以講道理為主,溝通失敗後也會選擇動手。皮特別厚。在學習上就比前一個差勁多了。現在很煩惱,到底該怎麼教育……

回覆列表
  • 1 # 啟程的vlog

    我來分享一下吧!

    雖然說在孩子不懂事的時候,給孩子一點教訓,孩子印象會更深,這有利於管家孩子。可是要是經常打孩子的話,那麼就很有可能給孩子帶來消極影響了。尤其是下面三點:

    1、害怕回家,討厭回家

    如果一旦孩子做錯,父母拿起鞭子就狠狠地抽,那麼孩子肯定會很害怕回家的,甚至只要一想到回家就會心生恐懼。

    2、看似堅強,實則內心脆弱不堪

    有人說,孩子就該皮實一點,沒事就該打打,不然就像新聞的孩子一樣,動不動就尋死覓活的,接受不了挫折。或許,對與長期接受捱打的孩子,走上社會後表面上會更加堅強,可是骨子裡卻會因為缺乏安全感(因為從小被打,整天處於恐懼之中),內心會脆弱不堪。

    3、不好的記憶刻骨銘心

    所以說,其實要有合適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哦~這個視訊呢,就是一些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影響,可以看一下啊

  • 2 # 自由飛翔大海

    我親身經歷過,現在30多歲了,每年過年回去看爸媽,都要花很多錢,可父親對我的態度幾十年如一日,家庭聚餐的時候一句話不對就會咒罵、咒詛我,把小時候犯的並不嚴重的錯誤又拿來說(就和我小時候一樣,犯一點小錯誤直接開打、咒罵,而且還要在親朋好友聚會的時候說,人越多說的越歡樂,一說就是很多年,很多錯誤簡直就不能算錯誤,只是在那個年齡階段小孩子都會有過的,導致我老家的親戚一直以為我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而且我們飯桌聊的話題還是和我們無關的歷史,他會越說越激動,青筋暴露,拿那些無關的事扣在我身上,以至於扭曲事實,不準任何人辯解和迴應,接著又是可怕的咒詛,如果不是我現在30多歲了又會拳腳相加,每次面對這種無厘頭的場景,記憶裡小時候的情景就會再現,但還得努力去克服自己的情緒,不能反抗(小時候無力反抗,長大以後父親年紀大了,也無法反抗),在他眼裡沒有什麼道理可講,他認為對的那就一定是對的,即使在上一刻他認為是錯誤的,在要作為攻擊你的那一刻那就一定是正確的,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能怎麼樣了,這也只揭示了冰山一角而已,反正在6歲以後就不知道開心為何物,每天都活的膽戰心驚,就算有時和小朋友玩耍有過短暫的開心,回去以後也會被罵的狗血淋頭、拳腳相加,反正在他眼裡你做的一切都是錯的,工作以後每年回家過一次年就會負能量滿滿,幾個月才能調整過來。

    我畢業迷茫了很久,為了搞清楚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子,研究了一點歷史,最後在翻閱文革歷史時,有了一點結論:我剛好是80年以後出生的孩子,我一直想弄明白在父母身上到底經歷過什麼,是什麼導致他們一言不合就打罵自己的親人,翻閱文革歷史觸目驚心,那十年裡,人們已經漸漸的失去了人性,更別談什麼親情,而我父親真是文革中“造反派”的佼佼者,他是真真的又紅又專的代表!一切在外界看來荒謬的東西,他自己都認為順理成章,文革結束後,不能對“反動派”進行專政了就拿自己的孩子和親人出氣,曾經我媽、我姐都被他毒打過,我媽不捨得打我說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沒犯錯,結果天天被他咒罵,後來受不了咒罵也和他一起毒打了我幾次。小時候他讓我天天和這些親戚家的孩子比,說他們多優秀,犯一點他認為的錯誤就說:去給某某舔勾子),結果他口裡優秀的孩子長大了一個都不行。長大以後工作也一樣,每次懷揣的喜悅回去看望他們,每次都傷心而回,他話題就是這個多厲害工作沒2年就在大城市買了房子,那個多優秀在外面整發財了,漸漸就上鋼上線說到我,緊接著就故事開始的那一幕,諸如此類的就不一一說了,我一直想這些人剛工作能拿多少工資啊,難道天上真會掉餡餅?後來才知道,首付都是他們爸媽給的(我05年參加工作一月才拿2000元,買房對我來說是天方夜譚),我畢業就帶了500元出來一直到現在,在他的眼裡到外面工作就是去撿錢。

  • 3 # 棉嘟媽媽

    我沒有被打過,但是收到的傷害和刺激是一樣,因為我承受了父母的冷暴力還有他們暴躁情緒,爭吵打架還有他們施加的壓力,以至於我很敏感,易怒,內心自卑,對於男性的追求非常的挑剔,不過就目前而且我還是幸福的,因為我的挑剔我真的選到了一個非常棒的男盆友也是現在的老公,但是因為我的脾氣,我總是通過很多事情去考驗他對我的愛,也就是作吧,甚至在我生了小孩之後經歷了一段非常低迷的時期,最後通過學習育兒,通過反思和回想,也有寶寶的治癒,我竟然逐漸看開了過去,心情也平和很多,我現在總是不斷的告訴自己加油,加強情緒管理,相信明天會更好!

  • 4 # 卡趣薯條

    不好,我就是你說的這樣孩子,我今年41歲,父母也都快八十的人了。我們姐弟三人,從小就遭受母親這樣的打罵,我們都不自信,而且缺乏安全感,只直接影響了我們的性格,我們幾個都是急脾氣,暴躁。這樣的母親影響我們的一生。

  • 5 # 夜微涼心自知

    所有的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論。雖然有俗語"不打不成才"之說,但最終決定因素還是在於個人的自律性。有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強,不用父母格外監督。而有的孩子即便父母打罵卻依舊我行我素,不以為然。甚至更容易起到反作用,造成逆反心理,更容易從小留下心理陰影。為了孩子有一個健全的心理成長環境,父母還是應該多和孩子溝通交流為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童溼巾哪個牌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