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寶寶高燒後突然發現她的舌頭很靠裡面的舌苔有點發棕,去看了醫生,懷疑上火,積食,停了輔食,平時多喂水,可是一點沒好轉,反而發棕的舌苔面積變大,同時感覺手心有些發熱。有懂的朋友嗎?發愁……

13
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患兒為飲食飢飽不調引起的肝脾不調。

    從描述來考慮,舌苔不論是發黃、發紅、發黑,首先一定是有裡熱的存在。面積擴大,說明病情在加劇。

    舌苔並不能很準確地反映出患者是否積食。再加上題目描述,感覺患兒手心發熱,此應考慮裡熱內鬱。

    雖然患者已經看了醫生,但是,不是每個醫生都真有本事。考慮積食,我認為這個方向是錯誤的。舌苔發黃、發紅、發黑,實際只是反映了消化不良,消化道中腐敗有機物增多,但這未必就是積食。如果你看過肝炎患者的舌苔,很多肝炎患者也這樣,難道他們個個都積食?

    我認為,患兒被誤診為積食,或因存在舌苔不潤的表現。此表現,表示交感神經緊張性增高;副交感神經緊張性降低,因此唾液分泌異常,這也可與積食無關。

    至於喝水的問題,如果熱證只靠喝水就能解決,那還要藥物幹什麼。我向來認為,提起上火就想到喝水的人,都是瘋子。

    由於描述提及患兒手心發熱,再加上有類似積食的表現,我傾向與考慮患兒裡熱內鬱,肝脾不調。為肝氣鬱結,經氣不利。治則舒肝理氣,健脾和胃。具體用藥,則要進一步診斷後,根據患兒具體情況決定。

    最後勸患兒家長一句話,既然喝水無效,就不要繼續按照積食來治了。最好不要信網上的任何解答,包括我說的,你也無需篤信。去換個靠譜的醫生,治病要緊。

  • 2 # 國臻中醫育兒

    首先你說的舌苔發棕,應該是焦黃色舌苔。只是停了輔食,狀況並不會好轉,因為積食已經傷及脾胃。

    6個月寶寶正是新增輔食的時候,輔食新增不當或者過量,都會造成孩子脾胃負擔,母乳向輔食的轉變,小兒積食最常見。會表現為舌苔發黃,積食化熱無法排出,會引起手心腳心發熱,喉嚨發炎,還有便祕等。中醫認為。“積食為百病之源”,積食會引起各種小兒病症,不可大意。

    如何調理積食少食多餐,緩養脾胃

    不要一次進食量過多,這樣會損傷脾胃,出現消化吸收不良,反而無益一般應該少量多餐細水長流,每天進食適量長期食用,則能取得良好效果。避免採用炸、烤、爆等烹調方法,以免有效成分遭到破壞,最好是採取蒸、燉、煮等烹調方法,以保持食物的性味。注意適當的調味,使小兒易於接受。

    推薦一個常用的食療方

    大麥茶:放入麥芽,先用大火燒開,再調小火煮20分鐘,取150~250毫升,一日分3次服用。用炒麥芽磨粉後熬粥,具有同樣療效。1歲以下用炒麥芽5克,1歲以上用10克,2歲用20克,3歲以上用30克。

    中醫兒推調理:

    推薦常見的積食調理方法:補脾經500次,順運內八卦300次,揉板門300次,清大腸300次,摩腹5分鐘,揉足三裡100次。

    補脾經500次

    積食常見,但不可放縱。小兒推拿+食療+緩養脾胃(控制輔食),相信寶寶能夠很快恢復。

  • 3 # 小仙女媽媽

    寶寶舌苔發厚,考慮是有消化不良所導致的上火引起的,要注意寶寶腸道的調理,促進寶寶的消化,可以給寶寶使用益生菌來進行調理寶寶腸道,促進消化。現在寶寶剛新增輔食,在輔食上一定要引起注意,避免給寶寶吃的過多,現在寶寶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吃的過多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平時要注意寶寶腸道調理,要注意多給孩子喝水,避免引起寶寶缺水的現象。

  • 4 # 葆寶兒

    苔為胃氣所生,正常舌苔應該是一層薄白苔。而六個月的寶寶因為主要以母乳或奶粉為主,所以經常會出現較厚白苔。

    但是如果出現了黃苔或者棕色、黑色的苔都是不正常的。當發現這些不正常的顏色,首先排除下食物染色的可能,再考慮苔色的問題。

    黃苔為溼熱,黑色為溼寒。而且不光是舌苔的變化,孩子的大便、睡眠、食慾、情緒都會有變化的,需要家長細心的觀察並調整飲食方式及生活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妊娠期間飛的妊娠紋要怎麼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