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靠譜爸媽育兒經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是自己的,自己有責任去教育孩子,他們對於生而不養的父母報以斥責的態度。但是有時候我們急於想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一旦用道理說不通時,家長總是會採取一些特殊的手段去教育孩子,威脅、恐嚇、懲罰是家長最常用的手段,但是效果不盡人意,令人擔憂。棍棒教育和說教教育只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創傷,家長與孩子之間關係疏遠,成為親子之間難以跨越的鴻溝。

  • 2 # 瑞豐131

    現在孩子的教育的確有些過度!表現在一是孩子的學習內容有些過度;一是學生的學習時間過度。孩子教育過度是怎麼形成的呢?一方面社會風氣,來自於課外輔導學校的過度宣傳,來自於某些媒體節目的過度宣傳;同時,應試教育更在助紂為虐。另一方面來自人們對孩子未來的焦慮!人們受“讀書改變命運”思想觀念的影響,認為“高投入高回報”,特別是現實中的個別成功事例,加重了人們的焦慮;“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讓“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拿出了血本!再者,部分家長的攀比心理也助長了孩子的過度教育。

    那麼,過度教育對孩子是好還是不好呢?我個人認為弊大於利!或許因為我孤陋寡聞,過度教育讓孩子功成名就的並不是很多,倒是因教育過度而讓孩子走向不歸路的事常有耳聞。從理論上來說,過度教育違背了孩子的學習規律,每天都奔跑在上學路上,每天都在上學,學習有用的、無用的所謂知識、能力,導致孩子的學習成了一種負擔,因而變得對什麼也不再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不再專心致志的專注於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讓孩子對學習表現出一種厭惡即厭學,但孩子又無力改變,從而種下叛逆的種子……

    現在社會、國家、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減輕學生負擔”的政策,就是體現!我想,隨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的提高,這種過度教育一定會壽終正寢!

  • 3 # 鹿歌電臺

    父母憂心忡忡,人人都在行動的時候,哪一對父母敢猶豫敢懈怠,只要有一絲耽誤到孩子一生的可能,父母都竭盡全力堵漏洞。

    另外,從大比例來看,努力一把的父母教出的孩子出息更大些。

    所以,我不反對教育,我只是反對過度。因為一旦過度,過猶不及,以孩子為代價,結果過於沉重。

  • 4 # 林蔭流水

    當今,孩子的教育過度的問題,已經根深蒂固,成為時代主流。對於這種現象,簡單打個比喻:流行感冒,越來越流行了!

    5個工作日內,孩子放學回來,寫完作業,然後呢,家長需要給孩子再佈置一些額外的任務,做50道簡便運算,讀1小時課外書。眼看日落西山,緊張勞累了一天的孩子,居然沒有時間下樓到外面去玩一會。

    以前的週末,是孩子們最盼望的兩天,早早的完成作業,然後肆意的玩耍。可是,現在,孩子們也不盼著週末了,因為,放假和沒放假,沒什麼差別,要去各種補課班,培訓班,興趣班,補了英語補作文,練了鋼琴練舞蹈。週末的天,始終是陰沉沉,灰濛濛啊!

    似乎我們越來越重視教育了,似乎這種重視,越來越過度了。從小就怕輸在起跑線上。張家的孩子補書法了,咱就去學國畫。李家的孩子學舞蹈了,咱就去練武術!

    即使家長覺得自己孩子挺優秀的,沒必要去學什麼,街坊鄰居親戚朋友都看她不順眼,好心熱心的一個勁兒的勸告你,人家的孩子這個過四級了,那個得什麼證了,你還不趁早培養?你不是耽誤孩子前程嗎你?迫於各方面壓力,你不想送孩子去補課,都不行。

    可是,你們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他們從早到晚,學學學,都不知道什麼叫放鬆,什麼叫玩耍了。一個小小的軀體裡,小小的心靈裡,到底需要承受多少不該承受的事物?孩子的童年就一次,你就這麼殘忍的剝奪了?你回想小時候,誇誇其談,這麼玩,那麼淘。你的孩子的小時候呢?

    是,時代變了,生存競爭大了。還有很多說辭,你們都會擺出來,證明你對孩子的過度教育是對的,或者沒辦法隨潮流的!

    因為我們都在做,就覺得都該這麼做。其實,就是做家長的起鬨!如果,所有人都不做,你自然的也就不想去做了。關鍵就在這,怎麼讓所有家長,都認識到,這是對孩子的過度的教育呢?怎麼讓孩子享受正常的童年呢?怎麼讓孩子享受玩耍遊戲的權利呢?

    這是我們做家長的應該考慮的問題,也是學校和社會,應該考慮的問題。減少孩子的教育負擔,減輕孩子的教育壓力。還給孩子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盡情享受自己的童年!

  • 5 # 加拿大楓葉之路移民

    “過度教育”並不能說是一個問題,畢竟教育的進步是伴隨人類文明的軌跡在前行的。孩子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絕對不是負面的。

    不過必須承認的是,在很多國家和地區,特別是越靠近中心城區地帶,“過度教育”的情況就越嚴重。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一項資料研究表明,31%的畢業生受到的教育高於他們從事工作的技能要求,其中1992年前受高等教育的為22%,2007年後畢業的佔34%,說明這個現象近年來愈加嚴重

    (圖:英國的人文和藝術學科畢業生的受教育程度統計柱狀圖)

    上圖英國的資料顯示了一個驚人的對比:近年來的應屆畢業生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增長,導致其中有近40%的人被視為“受教育程度過高”,而這個數字在之前還不到30%——“過度受教育”儼然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其中,三個群體的“過度受教育率”最高,即藝術類(51%)、人文(45.5%)、傳媒及資訊研究(44.4%)。與非應屆畢業生相比,商科、金融和行政管理以及人文學科的過度教育比例高於平均水平。

    這個情況年輕從業者間更加普遍,相對35到49歲的從業者來說,25到49歲的從業者更多地從事了不符合他們教育水平的工作。我們也能感受到身邊名校畢業的同學,似乎並沒有都去從事想象中會“高大上”的工作,還有很多選擇再去讀一個專注職業技能的專科文憑。

    當然,這樣的職業選擇,除了機會較少和過度教育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年輕從業者願意嘗試新的就業機會,而且也需要時間去繼續充實自己的職業技能。畢竟對於許多畢業生,工資的優先順序不一定是一位的,在工作中能學到的經驗知識,對未來職業發展規劃的幫助,以及對很多留學生來說最重要的移民機會反而被更加看重,這才導致了他們的收入低於標準。

    那麼我們就可以宣揚知識無用論?當然不是。

    一般而言,我們都會認為教育應該和高薪成正比,越高教育就一定會帶來越高收入。那麼過度教育難道意味著我們的假設是錯誤的嗎?

    本調查的資料分析員表示:“過度教育可以視為一種就業不足的形式,從而導致了勞動市場的疲軟。”從字面意思上來說,一個人擁有比工作所需要的更多的教育,那就是過度教育。但它也可以表示一個工作技能和知識沒有此時沒有被使用。而現在從事的工作未使用,並不意味著以後就不會使用,更不能等同於就是“無用”。

    (圖:加拿大全國和各省25-64歲男性僱員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正相關)

    同樣的,上圖是加拿大國家統計局2015年的資料,無論從全國資料還是各省級單位的資料來看,擁有本科學士文憑的人年收入確實高於大專或高中及以下學歷。受調查人口平均收入為72,955美元,比擁有大專文憑的男性高7%,比擁有高中最高學歷的男性高31%;但是卻比擁有本科學位的男性低11%這也反映出勞動力市場對高學歷人才的總體需求很強勁。

    教育作為一種知識投資,更重要的是它能潛移默化的對一個人能力水平進行鍛鍊。它本身就不是立竿見影的,馬上能見到回報的,主要是我們要正確對待教育文憑的態度。因為學習和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終身的事情,我們都在不停地學習充實自己。萬萬不能認為受了教育,拿了文憑,就一定保證可以找到能移民工資還高的好工作。好工作需要的不僅僅是文憑和受教育水平,不同的職業都有不同的要求,也能提供給我們不一樣的益處。

  • 6 # 西河柳568

    過度教育就是拔苗助長,拔苗助長就是扼殺孩子的才智於萌芽,就是讓中國已經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進入衰退的拐點而一蹶不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人也是懷孕了脾氣大,動不動就生氣或者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