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籍與歷史
-
2 # 千3209336224
從董仲舒開始吧,本來儒學這東西是跟整個族群行為準則有關,和政府沒啥必然聯絡,但是漢武帝為了統一思想,為加強民意管控,抵禦外患就對儒學按著政府需要進行了解讀,叫做儒術,以後的各朝也根據需要如法效仿,造成把哲學變成了條例,變得僵化,失去活力,應該還儒學的本來面目,真正做為一種人的個人修養哲學來看待,不能帶有功利性,因為不管是什麼好東西,一加上功利就會有人造假,魚目混珠。
-
3 # 海豚勝天
這個問題怎麼回答呢?其實從統治者選擇儒家學說時的那一刻起,儒家思想就註定成為了統治階級維護統治的工具,任何一種學說的本意其實都是用來開化世人的,任何一種學說思想其實都有自身的教育意義,起目的是教育人民開化人民,是人民都擁有智慧,促使社會發展進步,當然這種行為是統治階級不能接受的,所以統治階級要想辦法化解,從眾多學說中選擇一種學說,為統治階級服務,使這種學說產生偏離原有的本意,適合統治階級控制人民思想的工具。
應該是從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的。
董仲舒雖然提倡孔子之術,但是董仲舒孔子之術。是他自己融合了墨家,陰陽家而形成的並不是最為傳統的孔子之術。不僅如此董仲舒還把儒學變得宗教化。
到了東漢時期班固整理了《白虎通德論》將一部分的儒家學說變成了實際的社會制度的律條以及所有人都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