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幹他一個億咱就退休

    康熙,愛新覺羅.玄燁。大清朝第四位皇帝,8歲登大寶,在位61年,封建王朝執政最長的皇帝。在位期間為維護多民族國家的一統做出了不可磨滅貢獻,雄才偉略,高瞻遠矚不愧為千古一帝!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康熙帝19歲,吳三桂在雲南提出反清復明,並於次年派將率軍進攻湖南,攻陷常德、長沙、嶽州、澧州、衡州等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冬,康熙帝27歲,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三藩平定。

    康熙三十年(1691年)夏,康熙與喀爾喀與內蒙古的王公們會聚於多倫諾爾,史稱“多倫會盟”。此次會盟標誌著喀爾喀三部歸順清朝。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九月,原屬準噶爾的哈密統治者額貝都拉內附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以後,清軍陸續進駐巴里坤地區,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吐魯番的額敏和卓內附清朝,從此嘉峪關外上千裡土地收入版圖,成為清朝打擊準部、進軍西域的前哨。

    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鑑於噶爾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詔親征。噶爾丹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死去。至此康熙時期討伐噶爾丹之戰始告結束,漠北喀爾喀地區納入清朝版圖。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冊封羅桑益喜(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進一步籠絡黃教。後來由於準噶爾汗國入侵西藏,他於康熙五十七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18年至1720年)間派兵入藏,驅逐準軍。時年58歲。

    康熙帝,他的功績很大,也被人們稱為千古一帝,這一特殊榮光沒有幾個帝王能夠享受。康熙開疆擴土鋪好了路,治理朝政方面也是有條不紊,在軍事方面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所以被認為是開創盛世的一位皇帝,稱其為千古一帝,也是名副其實的!

  • 2 # 老樹新芽發春枝

    康熙親政前面臨的挑戰是很多的,鰲拜專權,囂張跋扈,皇權被壓制。三番越來越不安份,臺灣未歸,北方的蒙古也經常叛亂,國內滿漢矛盾還沒調和,北方俄羅斯侵犯邊境,這些都因為沒親政而什麼都幹不了。等到除了鰲拜,這些問題都擺在面前需要解決

    康熙初期,以吳三桂為首的三番發動叛亂,康熙平定了三番。公元1684年康熙統一臺灣,公元1688年康熙親征葛爾丹,平定了葛爾丹叛亂。在東北對沙俄發動雅克薩之戰,成功的驅逐了沙俄對中國東北地區的侵略,維護了領土的完整。

    在平定了漠西蒙古葛爾丹叛亂後,康熙統過一系列的籠絡解決了漠北蒙古,解決了幾千年靠修長城抵禦外族的歷史,使得漠北蒙古成了活著的長城(漠南蒙古早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已經歸順滿清)。康熙帝又派兵遠征西藏,驅趕阿那布坦,護送六世達賴進藏,接著又派官員進藏,設定駐藏大臣,代表中央同達賴和班禪一起共同管理西藏,鞏固了邊疆。

    通過對內廢除圈地,發展生產,平定三番,收復臺灣,對外平定葛爾丹叛亂,籠絡漠北蒙古,在西藏派駐官員和達賴班禪一起管理西藏,康熙加強封建統治,為維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 3 # 丫的好名字都被佔了

    1、東北:

    清順治和康熙前期,清王朝在完成統一併消滅三藩叛亂之後,立即把主要力量集中到抗擊侵擾中國黑龍江流域達數十年的沙俄,發動了驅逐俄國侵略者的兩次雅克薩之戰,於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簽訂了基本平等的《中俄尼布楚條約》,在東北地區阻止了沙俄的侵略勢力,使其對黑龍江流域的統治更為有力。這些地區先歸寧古塔將軍管轄,後設置黑龍江將軍,並歸其管轄。當地的少數民族居民每年必須以皮毛等實物向清政府交納賦稅,清政府還沒置驛站,以加強聯絡。民族之間的經濟貿易關係也大大加強,每年還派出巡邊部隊沿國境線巡邏。這與以前朝代相比,顯然是大大加強了國家的這些地區的行政軍事統治。

    2、蒙古:

    在簽訂《尼布楚條約》之後,清政府很快就把注意力轉到平定在沙俄支援下的準噶爾部噶爾丹的叛亂上來。噶爾丹為了實現分裂割據的野心,很早就與沙俄勾結,背叛祖國。從1674年到1683年,噶爾丹幾乎每年都派使者前往沙俄,“企圖同俄國訂立軍事同盟和求得俄國給予‘軍隊和槍炮’的援助。”1688年,噶爾丹發動企圖吞併喀爾喀蒙古(外蒙)的戰爭;1690年,又公然向內蒙進攻;為了換取沙俄的支援,噶爾丹派赴沙俄的使者居然否定《尼布楚條約》,許願將《尼布楚條約》規定的雅克薩一帶中國領土讓給俄國。為此,清政府發動了平定準噶爾叛亂的戰爭。此間經歷了康、雍、乾三朝,前後近70年。至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阿睦爾撒納走死俄國,準噶爾之役才算最後結束。

    為了給徹底平定準噶爾叛亂作好政治準備,並鞏固北方邊防,1691年,康熙帝率八旗勁旅前往多倫,舉行了著名的多倫會盟。內蒙古49旗和喀爾喀蒙古齊集。清政府根據喀爾喀蒙古貴族的要求,對喀爾喀蒙古(外蒙)的行政體制進行了徹底的改革,即實行旗盟制度,編為左、中、右三路,劃分為34旗,在行政管理上與內蒙古一致。同時廢除了喀爾喀原來的濟農、諾顏等稱號,實行清王朝的王、貝勒、貝子等封爵制。清政府的法律制度也加以施行,明確宣佈:“國法具在,犯事必須依所犯之法治罪。”由於這些制度的實施,清政府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大大加強,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3、新疆:

    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清政府開始向南疆進軍,平定天山南路回部上層分子的分裂叛亂勢力,即以維吾爾族布拉尼敦和霍集佔(大小和卓)為首的封建貴族的叛亂。在當地各族人民的支援下,經過了約一年的時間,很快就平定了當時所說的“回疆”,統一了新疆全省,結束了幾十年來當地分裂混戰的局面。

    為了有效地管轄新疆全省,1762年,清政府設定了“總統伊犁等處將軍”(簡稱“伊犁將軍”),是全省的最高軍政長官。在北疆的塔爾巴哈臺設立參贊大臣,負責北邊邊防事務。負責南疆事務的是喀什噶爾參贊大臣,並在南疆各城設領隊大臣或辦事大臣,歸參贊大臣統轄。由於各級軍政機構的設定,清政府改變了歷代對新疆管轄不力的格局,大大加強了統治和行政管理,為以後新疆如同內地一樣設定行省準備了條件。

    4、西藏:

    在淮噶爾叛亂期間,由於淮部勢力伸入西藏,康熙末年,西藏政局極其混亂。1718年和1720年,清政府兩次派軍入藏平叛。1727年(雍正五年),清政府設定駐藏大臣,管轄前後藏事務。乾隆年間,西藏政局又一度陷人混亂,1750年(乾隆十五年),藏王珠爾墨特叛亂,成為清政府處理西藏問題的一個轉折點。清政府鑑於藏王“事權專一”,屢屢稱兵作亂,決心對西藏行政體制進行重大改革。平定珠爾墨特叛亂後,頒佈了《西藏善後章程》,廢除藏王制,設定噶廈西藏地方政府,噶倫的任命必須由清中央政府批准。《章程》提高了駐藏大臣的權力和地位,也就是加強了清政府對西藏的管理,使西藏的行政、軍政直接處於清中央政府的代表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的管轄之下。《章程》也提高了達賴喇嘛的權力,以壓制貴族,使政教合一的體制更為鞏固,密切了西藏和中央政府的關係。

  • 4 # 老米生活

    康熙執政期間,撤除吳三桂等三藩勢力(1673年),統一臺灣(1684年),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1688年-1697年),並抵抗了當時沙俄對中國東北地區的侵略,簽定了中俄《尼布楚條約》,維持了東北邊境一百五十多年的邊界和平。在雅克薩戰役,康熙派遣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成功驅逐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侵略(此戰清兵三千多人,在中國東北與遠離後方的俄羅斯數百哥薩克作戰,然而久戰不下,最後以圍困戰術迫使沙皇同意和談,一定意義上顯示出了清朝在軍事科技上與西方的差距),收復了雅克薩城(現俄羅斯聯邦斯科沃羅丁諾)和尼布楚城。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莊,將其作為蒙古、西藏、哈薩克等部王公貴族覲見的場所,但是也為清朝大規模的修建皇家園林開了先河,增加了人民的痛苦。 他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建立了南書房制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康熙帝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整合》、《曆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曆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曆法和地圖。康熙帝還褒封道教白雲觀方丈王常月,並依於門下。 康熙向來華傳教士學習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知識 ,並頗有著述。對基督教也很有好感,後來卡康熙逐漸發現羅馬教廷試圖過多的干預清朝的政治,並且皇子皈依基督後以此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遂開始有所抵制基督教,但是,康熙在推廣西方學術上無所作為,從而使中國科技遠落後於西方。 康熙自幼習武,精於騎射。多倫會盟他開硬弓命中很遠的靶子令到場的蒙古王公驚駭不已 ;每每圍場狩獵康熙總是所獲野獸甚多。頭天晚上還在作幾何證明題,第二天一早盡興馳騁以至累垮兩三匹馬,足見康熙精力旺盛,康熙曾經自稱一天打死了三百隻兔子,可見其對自身武力的自信(今天人民也非常懷疑,以弓箭在一天內獵殺如此之多的兔子,是否可能)。 康熙在收復臺灣後在開放了海禁但是不久沒有繼續,後來此政策持續了整個清朝歷史(利用“文字獄”這種殘酷的方式打擊了江南一帶的文化學者, 例如康熙五十年發生過戴名世的南山案文字獄事件。 4、親征朔漠,和善蒙古 蒙古曾經分為三個大部分就是(漠南蒙古,漠西蒙古,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經過兩代人的努力完全臣服了漠南蒙古也就是內蒙古。漠西蒙古就是準噶爾蒙古。準噶爾的噶爾丹率領軍隊南進威脅了中央王朝。康熙決定親征,打敗了噶爾丹。漠北蒙古,康熙通過一系列的籠絡的措施全完解決了喀爾喀蒙古也就是外蒙古。所以康熙說:“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成,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中國從秦漢時的匈奴到明朝,蒙古這個歷史難題兩千年來沒有解決,康熙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這是一個很大歷史貢獻。 5、重農治河,興修水利 明未清初經過長期的戰亂,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康熙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他下命停止圈地,他六次下江南巡察黃河和水利,修黃河、淮河、永定河。康熙的重農治河,興修水利,取得了前無古人的成就。 6、移天縮地,興修園林 康熙修建了暢春園、承德避暑山莊、熱河木蘭圍場,他的孫子乾隆又繼續興修三山五園(三山:香山、玉泉山、萬壽山 五園:暢春園、圓明園、靜明園、靜宜園、清漪園也就是頤和園)這樣就把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推到了一個最高峰,清朝園林的興修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的遺產。承德避暑山莊這座比北京的頤和園大一倍的皇家園林,決不只是一般意義上的休息場所,它與木蘭圍場一樣是康熙政治大棋盤上的一顆至關重要的棋子。這些按照蒙古西藏等民族風格修建的宮殿廟宇,它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讓蒙藏等各種上層人物進入山莊能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受,透過這一片片幽靜淡雅的山水人們似乎又回到了二百多年以前。 六世班禪為乾隆祝壽就住在這裡,派遣駐藏大臣,明確靈童轉世和金瓶掣籤制度也在這裡。蒙古王爺們朝見皇帝住在這裡,皇帝接見外國史臣也在這裡。卷秩浩繁的《四庫全書》存放在這裡,嘉慶和咸豐兩位皇帝先後死在這裡,它見證了清王朝所經歷的風風雨雨。 7、興文重教,編纂典籍 康熙重視文化教育]。。親自主持編纂了許多重要的典籍譬如說《康熙字典》《佩文韻府》《清文鑑》《康熙全覽圖》《古今圖書整合》康熙主持編纂的典籍有六十多種,大約有二萬卷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財富。康熙朝使清帝國屹立於世界東方。當時俄國有彼得大帝,法國有路易十四,康熙與他們比有偉大過人之處,康熙時候人口最眾多,經濟最富裕,文化最繁榮,疆域最開闊,國力最為強盛。康熙時候清朝的疆域,東起大海,西到蔥嶺,南至曾母暗少,北跨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麼湖,東北到庫葉島,總的面積大約有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 8、對自己講學習,對朝政講勤慎 他可以說在帝王當中,他是最勤奮學習的一個,可是他在幼年時的不幸,激勵著他努力學習。康熙八歲時父親死了,10歲母親也死了,兩年之間父母雙亡。一個孤兒形影相弔,實在是可憐。他祖母負責撫養他,康熙身上有三種血統,有三種文化,有三種品格,康熙的三種血統,他父親是滿州人,他祖母是蒙古人,他母親是漢人,他又受了三種文化的影響,他的滿族師傅給他講滿語,較他寫滿文,教給他騎射,他的漢族師傅給他講四書五經他又受到儒家文化的教育。康熙對朝政講勤慎,康熙的親政就是從他14歲的時候開始的,當時親政叫“御門聽政”什麼叫御門聽政呢?就是皇帝親自主持朝廷會議,議商和決定軍國大事。御門聽政在乾清門前,參加御門聽政的主要是:九卿(禮、吏、戶、兵、刑、工)六部的尚書,和左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還有大學士,參加御門聽政的還有起居注官。什麼時候開始呢?就是早上晨時開始(七點-九點)晨時是八點,每天早上晨時開始與大臣們討論奏報,議商一些軍國的大事,無論寒暑無一例外。北京的冬天是很冷很冷的,就在乾清門前,舉行最高朝廷會議,這個實在是不容易。而且清朝的皇帝御門聽政從康熙一直到光緒堅持下來,以上這時康熙勤政的“勤”,底下就說以下,康熙第二個就是“慎”, 康熙這個人在處理軍國大事的時候非常的謹慎,可以說慎之又慎,不是腦門一熱一排板就這麼辦了。不是這樣的,我想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康熙慎政的情況,我就舉治河的例子,康熙早年在他宮廷的柱子上寫了什麼呢?寫了三藩及河務,漕運三件大事。康熙親自派侍衛逆黃河而上一直到黃河源頭星宿海往返行程兩萬裡,繪製了黃河全圖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經過實際踏勘繪製成的黃河圖,把黃河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了,任用賢能的官員來治河,那庸他治不好河還貪汙啊!他任用了兩個重要官員,一個叫靳輔,一個叫陳潢,他任用靳輔做河道總督,靳輔每天給康熙上八個奏章,陳述自己對治河的意見。 治河當時發生了意見分歧,主要有兩個問題,第一治了黃河以後就多出了一些土地,靳輔的意見就是把這些土地屯田,收入的錢再續繼治河。多出的土地給當時的豪坤。第二黃河的河口部分水流入海不暢,靳輔的意見是把河堤加高,讓河水衝沙,泥河衝入海中,他的對立一面,于成龍不同意,把黃河入海中那裡挖浚挖深,沙子不就流下去了嗎。靳輔說不行,說你那樣的話就海水倒灌。于成龍說你那不行,河堤高的話,那房子在河堤底下,那河堤一氾濫人不就跑到魚肚子裡去了嗎。康熙呢怎麼辦呢,讓他們倆個人御門前辯論,開朝廷會議到康熙面前各抒已見,互相駁難,都各說各的道理,康熙還是不能決定,他沒有支援一方,反對一方集思廣益。下令在京的大臣,凡是你的家鄉在黃河有關地方,你們每人要寫一個意見你的看法,上奏於康熙,康熙看了各個方面的意見後就支援于成龍的意見,免去了靳輔河道總督的職位。 康熙是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文武雙全,既精通傳統文化,又涉獵西方科學;既能上馬左右開弓,御駕親征擊退噶爾丹,又能治國安邦善於管理。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收復臺灣,顯示了康熙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有著過人的政治眼光和手腕。康熙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以條約確保了國家在黑龍江的領土不被侵犯;康熙還特別重視教育,包括自己子女,奠定了持續100多年的“康乾盛世”。 傳位的爭議 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帝立皇后所生的一歲的皇次子胤礽為太子,但數十年後由於太子本身的素質問題及其在朝中結黨而廢太子。廢太子後眾皇子覬覦皇位,矛盾更加尖銳,故太子廢而復立,但康熙仍無法容忍其結黨,三年後再廢太子。最終在康熙六十一年臨終時傳位於皇四子胤禛。傳位給胤禛的理由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康熙是希望精明幹練的胤禛能大力改革康熙末年的寬縱積弊,也有人認為康熙是因為鍾愛胤禛之子弘曆(未來的乾隆帝)而傳位於他,還有傳說是顧命大臣隆科多和胤禛矯篡遺詔,故有“傳位十四皇子”竄改為“傳位於四皇子”之傳說,但按清宮祕檔分析,遺詔是由滿、漢、蒙三種語言並列寫成,“傳位十四皇子”改為“傳位於四皇子”之傳說符合漢字書寫邏輯,卻無法符合滿文及蒙文書寫邏輯。繁體漢字十和於大相徑庭。

  • 5 # 北斗星3557

    謝謝平臺,簡單的說兩句,康熙大帝是中國近代史,一位名君吧!他執政幾十年,第一件事,派大將施琅,收復臺灣,是臺灣回到祖國懷抱,沒有孤懸海外,這就是歷史的見證,所以說康熙大帝,做出貢獻,永遠留在中中國人民心中,第二個是,冊封達賴,那就是西藏是中國一部分,從形式上,那就是中央人民政府,對西藏地方政府的管轄權,從這一點上,看出康熙大帝是一位政治家,高瞻遠矚,微維護祖國統一所做出的貢獻,第三個,康熙痛擊沙俄,維護東北,邊境安全所做出的貢獻,第四個康熙大帝,平吳三桂之亂,使人民過上了安居生活這也是康熙大帝,寶境安民,所做出的貢獻,康熙大帝堪稱千古一帝,名副其實,康熙大帝千古傳佳話嗯,萬古流芳謝謝!

  • 6 # 歷史新檔案

    簡明扼要的說一下

    1 除鰲拜。加強皇權。

    2 平三藩。維護統治。

    3 收復臺灣。重新開府設縣,歸福建省管轄。

    4 締結和約。尼布楚條約

    5 討伐噶爾丹反叛,維護西北安定。

    6 治漕運 興水利。

    7 重教化。康熙字典

  • 7 # 化作泥土更護花

    清朝康熙大帝在位期間,除鰲拜,平三藩,收臺灣,破準噶爾,設駐藏大臣,抗擊沙俄,控制蒙古地區,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建立了不朽功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作了,怎麼學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