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泉50

    我認為古代戰爭糧草效率巨大有以下幾個原因:

    1、運輸工具落後,效率低。

    古代用騾馬牛牲畜運輸糧草,速度慢,運送時間長,押運人員多,路途中人員和牲畜自身消耗的糧草就很大。後勤部隊運送的糧草中有相當部分是他們自己的口糧,運到前線留給作戰部隊的糧草就有限了,能效低。

    現代化戰爭,運輸工具速度快,載重量大,押運人員少,運輸工具不消耗糧食,速度快時間短,運送過程中消耗的糧食極少甚至不消耗,可以100%的留給作戰部隊,這是古代軍隊無法比的。

    2、戰馬消耗

    古代軍隊需要糧草,糧是人吃的,草是牲口吃的。騎兵的戰馬、運輸淄重的牛馬也要餵食飲水,這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4、需求總量大。

    古代農業、畜牧業不發達,人類的食品基本上就是穀物等碳水化合物,肉類、奶製品等很少,這樣的食物結構由於熱量低營養單一,造成單兵食量大,軍人作戰時的食量就更大,所以古代軍隊對糧食的需求量大。據漢簡記載,當時一名士兵一個月的口糧是3石3鬥,換算成現在是89斤,平均一天3斤,現在普通的壓縮餅乾,500克(1斤)一包是一天的標準量,這樣一小塊餅乾的熱量、營養成分是古代的穀物沒法比的。

    綜上所述,古代打一場戰爭,部隊糧草的消耗量是幾倍於甚至十幾倍於平時的,所以才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 2 # 葉飄刀

    運輸的差別

    舉個例子,比如10萬軍隊,其糧草消耗是固定,打仗時,雖然可能因為運動量更大,會消耗更多的糧食,但也會有傷亡,所以大體上是相當的。

    但為什麼打仗時,糧食消耗巨大,關鍵是運輸的問題。

    10萬軍隊,駐守在原本的營地,消耗是固定的。

    但如果要遠征千里,進入敵國,那麼就需要糧食的接濟,糧草的運輸的重要性,這個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是知道的。

    但糧草運輸,不像現在有火車,有汽車,當時只有牲畜,只能靠人。舉個例子,比如一輛牛車,運糧1000斤,去往幾百裡外,以古代的道路等情況,要走多久,這個過程中運糧的牛和人,也是要吃糧食,可能1000斤運到後,就只有800斤了,算上回程,可能就等於600斤。這個還是牛車,車輛運輸的。要是用人來,一個人背一袋100斤糧食,走幾百里路,可能到了的時候,自己就把背的糧食吃完了。

    10萬軍隊,每天消耗巨大,所以同樣需要有大量的其他民夫進行運輸,不僅僅是糧食,比如戰爭的其他物資,武器箭矢等等。

    所以,10萬軍隊,打仗實際等於要供應的糧食遠遠超過10萬人,而且離開原地越遠,消耗也越大。

    這不僅僅是打仗用的,大量的是消耗在運輸的過程中,運糧千斤到千里之外,可能實際能夠軍隊使用的只有百斤。

  • 3 # 上下五千年風雲

    那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你打仗的時候後勤保障肯定是要做好的,不然的話打到一半沒有軍糧,可是非常致命的。那麼為什麼古代打仗時,士兵糧草總是很稀缺?原來糧草不夠是有原因的。

    其實打仗所需要消耗的糧草是非常多的,如果是十萬左右的部隊,那麼可能就需要四十五萬人來運送糧食,你不可能只給士兵吃,不給運輸糧草的人吃。如果是更加龐大的部隊,比如說百萬大軍,那麼需要的糧草數量是非常巨大的一個數量,如果你要打持久戰的話,真的需要非常多的糧草,所以在打仗的時候,就會出現糧草不足的情況。

    一般在準備打仗之前,都會準備好充足的糧草,不然的話後勤保障做的不好,戰爭也就會潰敗了。當然平時中的損耗也是要算在裡面的,如果被敵軍襲擊了自己的軍糧庫,幾乎就完蛋了。

    當然還有一個情況就是打仗的時候需要大量的力氣,在古代的時候,都是要穿護甲以及拿著十幾斤重的兵器,對於體力消耗是巨大的,可能平時吃兩碗飯就飽了,但是在戰爭的時候可能就要吃四碗。

    另外古代的時候糧草的產量也沒有那麼高,雖說國家會有賦稅,但是老百姓平時也是有消耗的,所以說糧草不夠是很正常,謀定而後定。打仗不是說打就能夠打的,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打仗都是勞民傷財的行為,對於國家的發展影響是很大的。你看那些中東地帶,幾乎到處都是難民,這就是戰爭的後遺症。

  • 4 # 葬花吟流年

    首先,每個士兵在戰時和平時的時候飯量大小是有區別的,這就跟我們幹一天體力活和休息一天消耗的體能和需要補充的能量不一樣的道理是一樣的。其次,古代交通不發達運輸能力比較差,平時訓練,糧草基本上都是就地補充的,而戰時必須經過長途運輸,在運輸的過程中人吃馬嚼,基本上要消耗總糧草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所以糧草消耗更大,再加上運輸的過程中還需要士兵沿途巡邏保護,這些也是要消耗糧草的。最後,戰時軍隊是瓢泊不定的隨時都可能前進或者後退,運輸要根據軍隊所處的地點隨時改變目的地,所以經歷的路線肯定不是最佳路線,走的路相對較長,那麼龐大的運輸隊伍走更遠的路消耗自然也就相對更多一些。

  • 5 # 小濤歷史課

    1.運輸成本高。在古代有一種說法“千里不運糧,百里不運草”。如果前線距離太遠,糧草還沒有到達前線,就會被運糧的部隊在路上吃光。

    2.運載力低下。前線一個士兵的糧草至少需要三個人力來保障。古代戰爭糧草基本都是靠人力在運輸。雖然牲畜的運載力大,但是畢竟數量不多,更何況很多都會被抽調到前線修築工事或投入作戰。

    3.體力消耗大。戰時不論是前線作戰部隊還是運糧的部隊,每天都有大量的體力消耗,自然飯量也大,吃不飽沒人願意賣命。

    4.兵役制度。每個朝代都有服兵役的制度,在打仗的時候會徵兵,保證前線部隊數量。而在不打仗的時候,會只保留主力部隊,其他的變成預備役(費用自理)。

    古代的戰爭打的基本上都是消耗戰,一張戰爭短則數月長則數年,拼的就是糧草。

    還望採納。

  • 6 # 瑤小七呀

    因為古代運輸不發達,路上需要很久,而路上也是有消耗的。加之如有戰事,說明世道不太平,肯定路上會遇到一些意外情況。另外,敵軍會想方設法阻止運輸糧草,就會有損失。所以綜合起來,古代糧草消耗自然很大

  • 7 # 江東三郎

    糧草消耗巨大的根本原因是運輸效率低下。

    我舉個例子,說過去有10個人可以一次背500斤糧食,從洛陽跑到長安的時候,只剩100斤了!為什麼消耗這麼大呢?第一,走的慢吃得多,古代運輸條件差,這十個人走了20天一個月翻山越嶺才到了,這麼久都把糧食吃光了!第二:負重比低,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能背50斤。同樣也是運輸條件差,所以運輸的糧食多的話,要負責背的人也多,消耗的也多。

    我舉這麼個例子您明白了嗎?

  • 8 # 公明先生八字算命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你每天在家裡也是吃飯住宿走路,你出門在外旅遊也是吃飯住宿走路,為什麼你旅遊時花的錢要遠遠多於在家呢?古代軍隊不打仗的時候,當然也要吃飯。但是打仗時期的吃飯和不打仗時期的吃飯,完全是兩個概念。

    在古代打仗,糧草基本是決定一場戰爭勝負得關鍵,因為古代打仗拼的就是時間,誰熬過誰,誰基本就是勝家。有句俗語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在古代的戰爭中,後勤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甚至能決定一場戰爭的勝敗。

  • 9 # 玉的藝術

    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哈,每一次戰爭的爆發都是燒錢,古代的時候,沒有飛機車輛等快速的運輸工具,都需要人力用小車子推,用馬拉。耗時耗力,得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回頭大量的勞動人口投入戰爭上來,所有的農事都要停下來,而且戰爭一來,所有的物資也會漲價前方的戰士再打仗,就會有傷亡,就必須補充兵員,兵員的多了,徵用的人力就多,吃喝耗費就多,糧草必須長距離補充,所以孫子兵法中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長安的古詩詞你最喜歡哪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