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送髖”的結果是什麼?
“送髖”的結果,直觀來說就是臀部偏離支撐腳的距離。姿勢跑法裡面沒有“送髖”,說的是落下。落下時不同的前傾角度對應不同的配速。跑步時落下的角度越大,臀部偏離支撐點越多,動能就越大,跑得就越快。
2、“送髖”和姿勢跑法都談到髖關節要保持伸展(不撅PP),這一點基本是一致的。
“送髖”本身就有挺直(伸展)髖部的意思在裡面,姿勢跑法雖然沒有提到送髖或挺髖的字樣,不過也是一再強調落下的過程中上半身要保持正直。
關於這一點,姿勢跑法的解釋是(用老Q自己理解的話來說):
a、上半身挺直更輕鬆更自然(相當於保持中立位);
b、上半身正直(即髖關節完全伸展)是為了落下時能更有效地利用體重,讓勢能轉化為動能的效率更高。
這一點大家可以自己做個小實驗對比一下:伸直雙手向前對著牆落下,彎腰vs直腰,感受牆面的反作用力大小,即可判斷出哪種身體姿態落下時動能更大。上過老Q線下跑姿課程的同學都應該記得我們做過這個實驗。
3、“送髖”技術強調每一步都向前送,姿勢跑法無此說法
因為姿勢跑法向前的驅動力來源是落下。在身體重心經過支撐點產生偏離(失去平衡)後,剩下的事情完全交給重力就好,認為沒有必要加速這個落下的過程。就算是想在當前穩定的配速下提高一點,加大落下的前傾角度就好——其實就是身體向前倒得更多一點,而不是把髖往前多送一點。
可能殊途同歸,不過“送髖”會不會顯得更刻意了點呢?畢竟這裡面有主動發力。而姿勢跑法唯一需要做的主動發力就是上拉。
4、“送髖”還會強調下壓,姿勢跑法無此說法
又是一個主動發力。
姿勢跑法不需要蹬地,說的是上拉。在騰空時完成上拉動作,以便在落地時身體回到關鍵跑姿。至於下壓,姿勢跑法更不會強調這個操作,落下時重力會把我們拉向地面。再說了,人在空中雙腳不著地,你再怎麼使勁下壓有用嗎?好奇。
1、“送髖”的結果是什麼?
“送髖”的結果,直觀來說就是臀部偏離支撐腳的距離。姿勢跑法裡面沒有“送髖”,說的是落下。落下時不同的前傾角度對應不同的配速。跑步時落下的角度越大,臀部偏離支撐點越多,動能就越大,跑得就越快。
2、“送髖”和姿勢跑法都談到髖關節要保持伸展(不撅PP),這一點基本是一致的。
“送髖”本身就有挺直(伸展)髖部的意思在裡面,姿勢跑法雖然沒有提到送髖或挺髖的字樣,不過也是一再強調落下的過程中上半身要保持正直。
關於這一點,姿勢跑法的解釋是(用老Q自己理解的話來說):
a、上半身挺直更輕鬆更自然(相當於保持中立位);
b、上半身正直(即髖關節完全伸展)是為了落下時能更有效地利用體重,讓勢能轉化為動能的效率更高。
這一點大家可以自己做個小實驗對比一下:伸直雙手向前對著牆落下,彎腰vs直腰,感受牆面的反作用力大小,即可判斷出哪種身體姿態落下時動能更大。上過老Q線下跑姿課程的同學都應該記得我們做過這個實驗。
3、“送髖”技術強調每一步都向前送,姿勢跑法無此說法
因為姿勢跑法向前的驅動力來源是落下。在身體重心經過支撐點產生偏離(失去平衡)後,剩下的事情完全交給重力就好,認為沒有必要加速這個落下的過程。就算是想在當前穩定的配速下提高一點,加大落下的前傾角度就好——其實就是身體向前倒得更多一點,而不是把髖往前多送一點。
可能殊途同歸,不過“送髖”會不會顯得更刻意了點呢?畢竟這裡面有主動發力。而姿勢跑法唯一需要做的主動發力就是上拉。
4、“送髖”還會強調下壓,姿勢跑法無此說法
又是一個主動發力。
姿勢跑法不需要蹬地,說的是上拉。在騰空時完成上拉動作,以便在落地時身體回到關鍵跑姿。至於下壓,姿勢跑法更不會強調這個操作,落下時重力會把我們拉向地面。再說了,人在空中雙腳不著地,你再怎麼使勁下壓有用嗎?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