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樹新芽發春枝

    秦始皇陵和茂陵是中國古代兩位傑出皇帝秦皇漢武的陵墓,可以肯定對你說,除非陵墓出現天災人禍引起的大規模破壞或者自身結構出現問題需要緊急發掘外,是不會發掘的。上世紀五十年代由郭沫若等人提議挖掘了明十三陵的定陵,但教訓十分深刻,大量文物被破壞,連萬曆皇帝的屍骨都被拋棄荒野。從那時開始,國家已經禁止發掘帝王陵墓了。

    1960年國務院通過的《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就是因為定陵遭到毀滅性的發掘而制定的,條例明文規定對重要革命遺址、古建築、古墓群等根據他們價值的大小確定等級成立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保護。1964年國務院又根據1960年頒佈的《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制定了《古遺址古葬墓群調查發掘暫行管理辦法》對古墓葬的發掘作了規範。1987年國務院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通知》,裡面提出考古發掘要履行嚴格報批手續,對不妨礙重大民生建築的古墓群和古遺址,在文物保護技術還沒成熟的情況下,不能進行發掘。1997年國務院再次頒發《關於加強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再次重申文物保護技術,手段不成熟,不具備的情況下暫時不進行主動發掘帝王陵墓。

    從上面可以看出中國對待帝王陵發掘的態度和決心,從深刻的教訓到反省,再到通過立法加以保護,可以說很長一段時間或者永遠不會發掘,除非出現地震等天災的破壞才會搶救性的發掘。畢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文物被破壞。

    秦皇漢武陵墓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風景區和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無論是從那方面考慮也不會發掘的,況且目前的技術水平難於保護文物的完整,特別是秦始皇陵。發掘帝王陵的本質應該是保護陵墓,如果是為了獲取文物去發掘,那與盜墓又有何區別呢!中國幾千年的孝文化,挖掘祖先墓在道德方面就說不過去。目前秦始皇陵還沒有遭到毀壞,只是1974年,陵墓周圍百姓打井發現了兵馬俑而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而漢武帝的茂陵經過古代幾次大規模的盜墓已經沒有什麼文物了,特別是東漢末期的董卓更是把漢武帝的屍骨都搬出來爆晒了幾天,文物更是全部被拉走了。

    綜上所述,無論從那方面考慮,國家都不會發掘的,我們是看不到秦皇漢武陵墓被髮掘的那一天的,也許永遠不會挖掘,除非遇到不可抗拒的天災人禍才會搶救性發掘,就算有些損壞也是修補為主。不光是帝陵,就是其他的歷史文化遺址,中國政府的立場也是一貫的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不主動發掘。所以我們不要有好奇的心態希望看到帝陵裡面的寶物,而是應該以敬畏的心,像對待自己祖先墳墓的心態一樣,希望它永遠不要被開啟,相對於陵墓中的寶貝,秦皇漢武陵的存在本身就是歷史文化的傳承,它的存在本身就是無法估價的精神財富。

  • 2 # 日常珍珍

    中國政府對於地下陵墓,一直堅持“不主動發掘”的原則,“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是文物工作的方向。

    1987年,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通知》,提出:“考古發掘工作必須嚴格履行報批手續。對不妨礙基建的重要古墓葬、古遺址,在當前出土文物保護技術還沒有完全過關的情況下,一般不進行發掘。”1997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重申:“由於文物保護方面的科學技術、手段等條件尚不具備,對大型帝王陵寢暫不進行主動發掘。”2010年6月,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在“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上重申國家文物局對於主動挖掘帝王陵墓的堅決否定態度,並強調考古界要去除浮躁,千萬不要為可能愈演愈烈的“帝王陵墓經濟學”推波助瀾。一九六0年十一月十七日國務院第一百0五次全體會議通過《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對重要的革命遺址、紀念建築物、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等,根據它們的價值大小,按照相關程式確定為相應等級的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保護。1964年9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由文化部頒佈施行根據《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製定的《古遺址古墓葬調查發掘暫行管理辦法》,對古遺址、古墓葬的發掘工作予以規範。

  • 3 # 夢進晚回舟

    首先可以肯定一點,如果兩座陵墓沒有出現遭受大規模的破壞或者者身結構出現問題需要緊急性發掘的情況。那麼這兩座陵墓都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會進行發掘或者說永遠都不會進行發掘。因為,發掘陵墓的本質是為了保護陵墓。不能為能獲得裡面的文物,而故意的人為的去強行發掘。這與歷史保護的理念相違背。而且秦始皇陵和漢武帝陵墓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家級風景區,也是全國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從政治上來看也不會進行發掘。(兩座陵墓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也很難做到完整性的發掘,尤其是秦始皇陵,對於它的內部結構瞭解的很少,發掘起來也是大麻煩)

    而且自從,上世紀50年代郭沫若先生髮掘明定陵失敗後,國家已經基本上禁止發掘帝王陵墓。

    上世紀的55年,當時的吳晗,郭沫若聯合當時有名的科學考古人士請求挖掘朱棣的墓穴。但是這一行人卻是沒能找到長陵的入口,最終只能放棄,誰成想在回去的時候竟然發現了明定陵的入口,一群人隨即就決定用這座墓陵作為日後發掘的實驗陵。但是,在發掘的過程中,對明定陵的墓道造成了多處損壞,以至於在後來的補修之中都帶來了很大的麻煩。這次的明定陵發掘損失太大了,並且也是被稱為最失敗的一次帝陵發掘。最為讓人氣憤的就是,在這次的發掘之中萬曆皇帝以及兩位皇后的頭骨都被帶離了帝陵,在修補的過程中甚至還差點被送出國去展覽。最後還是又放到了定陵的地宮入口之處,還是用來展覽。為什麼說這次發掘工作是最失敗的一次呢?因為本來就條件有限,根本就不可能強制發掘。還有就是因為這些出土文物的儲存也是讓人非常生氣,以至於造成了很多的絲織品嚴重損壞。雖然這次出土的文物多達3000多件,但是僅僅絲織品就佔到了很大的一部分。但是誰能想到就是這樣貴重的文物竟然和普通物品一般擺放至普通的倉庫之中,更有甚至把這些文物隨意的擺弄拆卸。這次的挖掘工作無疑就是給我們國家的文化,文物遺產以及我們自身的文明追溯帶來了巨大損失。

  • 4 # 新中有數389

    答,秦始皇陵墓和漢武大帝陵墓,在短時間內決對不會發掘,因為國家明文規定,沒有特殊原因永久不許發掘古代任何帝王陵,讓我們好好保護這些風水帝王陵,讓這些龍冢護佑我大中華吧!

  • 5 # captainCao

    中國作為具有三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從秦始皇第一次統一中國算起,有408位皇帝。其中,秦始皇陵和漢武帝是其中的佼佼者,為中國的歷史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所處的時代國家強盛、陵寢埋藏了大量寶物。建國初期,郭沫若曾提出挖掘皇陵考古,並組織挖掘了定陵,因為當時技術條件不夠、準備不足,造成了大量文物損毀,帶來了不可估量、無法挽回的損失。周恩來總理親自指示,對皇陵不再主動發掘。時至今日,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飛躍發展,扔不能確保古墓文物萬無一失,因此,再沒有特殊情況下,不會主動對秦始皇陵和漢武帝陵進行發掘。

  • 6 # 寶樹白石

    誰敢挖掘,這是冒天下之大不為,天下共誅之。

    秦始皇,漢武帝,的陵寢永遠保留下來,留下祖先文化之根基,這是中華之魂,中華之奠基。

    留下來,永遠紀念民族大團結,漢族之源。不但不能挖掘還要保護好,留給子孫之豐碑。

    秦始皇的統一,漢武帝的民族規範,確定了秦統一六國後的包括秦國在內的七中國人民都是漢民族。

    要統一,不要分裂,這就是漢武帝的願望,他的心願。

    今天的漢民族血流在一起,文化統一,語言統一,風俗習慣統一,都歸功於這兩位偉大的君王。

    我們後代永遠高呼,中華民族萬歲,民族統一萬歲!祖先萬歲!!!

  • 7 # 能飛絕不跑

    可以肯定說,就秦始皇千古一帝的歷史第位,漢武帝一樣,那是龍脈,除非受到嚴重外力破壞,進行搶救性挖掘!戰亂時期 皇陵很多盜賊光顧過,但是最近我們國家利用遙感探測始皇陵裡面完好就是說沒人真正進入過,這是無價之寶。

    作為炎黃子孫 肯定好奇古代歷史想看看究竟,但是

    一在和平時期更多的是保護

    二中華民族傳統不會挖老祖宗墳墓的

    三即使現在挖也沒技術儲存文物

    另外,其實乾陵的價值和你說的這兩個地位相當也沒被盜過 據說蘭亭集序在裡面

    所以我們這個時代可以斷定不會挖掘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呼銀楊,楊家將題材的影視那麼多,為什麼沒有人拍呼家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