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步武堂

    在先有禍亂還是先有禮的認識上,孔子和老子截然不同。

    孔子認為因為沒有禮制,或者說不再遵從禮制,是禍亂產生的原因。孔子認為周公制“禮樂”,才使得混亂的社會秩序得到了規範,並且只有遵從禮制,社會才不至於出現禍亂,因此,禮制是對社會的禍亂治理的好方法,由此,他才推行“君臣有義,長幼有序”的社會秩序體系。

    而老子則認為,世上的萬事萬物都在遵從它的固有規律(也就是道),任何人為的強行干預,都是違反這個固有規律(道)的。他認為,面對規律,遵從就是了,主動的做什麼都是破壞,無為最好。

    在老子看來,一旦強調什麼,就必然會帶來他的反面,強調禮制(秩序)就會帶來破壞秩序的“禍亂”。這種破壞的禍亂是因為建立了禮制而產生的。

    從根本上看,對於禮和禍亂的關係,孔子是用必要性關係來認識,也就是用禮制改變禍亂的狀況,屬於方法論。

    而老子是從禮制的後果來分析禮制的推行帶來的對抗性的後果,屬於辯證法範疇。

    因此,孔子更多的注重於“怎麼辦”,而老子則注重於“怎麼看”。

  • 2 # 別贊大師兄

    黃帝滅了炎帝,夏朝獨霸家天下。商朝又把夏朝滅,姜公扶周興仁禮,老子主張亂治國。所以春秋戰不息。孔子復禮繼孝舜,曾與老子爭論禮。老子一氣出函谷,從此孔子為教師。

  • 3 # 辛冠並讀

    跟禮和禍亂沒關係,而是忘記了大道。只要大家都走大道,怎麼需要禮呢?怎麼會禍亂呢?問題是大家都喜歡走捷徑,還是因為忘記了大道,大道很好走,可是大家都忘記了。

    所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大道,就是知,就是至善。

  • 4 # 愛琴海沁心

    肯定是先有禮,原始社會是沒有人際關係,也不存在禮,也就沒有什麼是禍亂,人類為了獲得更多利益,就有合作,有了合作就形成人際關係,有了合作就知道人的能力是有了區別,物質也比較豐富了,就會制定一些等級,等級的出現,就是有些規範,就會制定一些禮儀,就會有分工,就會有制度,這就會出現不平等了,盧梭的不平等的起源說的很好,老子看的很明白,有智慧的人他會追究根源,這些動亂的根源是什麼?就是財富不均,有的太有了,這些都是社會制度產生的,世襲制,現在有人也會提問問我,為啥能力沒有你強的人比你有錢?我回答也是社會產生的,他生的地方比較好,有優厚的社會條件,這種條件可以讓他不需要努力就比你有錢,歸根結底我覺得不是禮儀造成禍亂,而是財富不均。

  • 5 # 華山之巔觀花

    禮用於外,以禮相待,對方就不是自己人了,當有戒心了,當然有禍亂的因子了。樂用於內,對自已人用的是樂哦。故老子反禮不反樂的,禮檔次不高嘛,通俗講是:為防被人砍,不得已而為之。越講禮越陰暗,看看日本戰國時代就明白了。

  • 6 # 李永華199767614

    道,就是規律,禮,就是規矩,如果一個社會人人都自覺的尊循道,也就是規律,社會自然就無為而為,井然有序;當一個社會都不尊循這道這一規律,個人都按自己的意願而為時,社會就會出現各種亂像,就不得不立規矩了,所以當一個社會在強調規矩的時候,就是開始生亂的時候。

  • 7 # 北國風向

     “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本意是大夫是懂得刑法的,而庶人不一定懂得禮制。所以“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責,庶人不因不懂得禮制而減輕罪責。”對刑法和禮制知道與否,並不能影響罪刑的輕重,

    可惜後來有人曲解歪曲了這句話的本意,解釋為“庶人沒有資格受禮遇,大夫擁有特權不受刑”。

  • 8 # 抱舔天使

    分析問題常常需要一分為二。孔子的某些道理困人,老子的某些道理表面上“順天”,實際上“違天”:天為什麼要創造人,就是要人有所為,提升境界最後才走向“大同”,而老子卻要人無為,順其自然,難道日本鬼子打進來了也不反抗?!(你以為你是天啊?)最終害了華人!只是老子的“上善若水”叫人行善的主張,與環境和睦共處的主張很好!

  • 9 # 哥不猜想

    禮是禍亂的開始!《道德經》:“ 大道廢,有仁義”,老子意思就是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那麼社會怎麼了,才開始提倡禮?首先說明,老子、孔子所說的禮,可不是禮貌的禮,也不是請客送禮的禮!而是禮制,是一種社會制度而言的。

    老子比孔子高明很多。但是老子容易走向極端,消極避世,理論玄乎其玄,這幾點不太符合人生向上的主流思想。孔子作為教育家,那是世界一流的,鮮有匹敵者。貌似只有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和孔子有一拼。老子學說,基本上都是反孔子學說的。但是老子和孔子沒有針鋒相對的誰反對誰,而是他們思想的發展方向的指向不一致罷了。就如青蛙和長頸鹿,青蛙沒有脖子,肯定不是為了恥笑長頸鹿;長頸鹿有長長的脖子肯定也不是在寒磣青蛙。

    孔子極力主張“禮”的時代,是春秋時期,正是周室勢頹之際,各種制度被破壞,禮崩樂壞,實行很久的禮治秩序趨於瓦解,周室的中央集權已經名存實亡。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春秋時期之後就是狼煙四起,戰火紛飛的戰國時期。這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各路諸侯都認為自己才是盟主,自己才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到底誰才有經天緯地之才,得拉出來溜溜,大家都出來溜,於是就戰亂四起。戰亂於老百姓來說是苦難,但是對整個人類社會確實是一種進步。假如各路諸侯都安分守己,以禮待人,老老實實在各自的土地上替周室種地納貢,大家說說現在我們是什麼樣子?周制穩穩當當行使了800多年,社會生產力得到了發展。反過來生產力在周朝的制度下穩步發展,而周朝的制度即生產關係卻沒有改變,周朝的舊制度就會不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從形式上表現出來就是各地都起來反抗周室的中央集權統治。周禮不再,周室破敗,孔子卻逆勢而為:回覆古制,禮治天下,其結果可想而知!言歸正傳,孔子想用紙捂住火,老子想無為而治,誰對誰錯一目瞭然:倆人都不對!一個刻板守舊,一個消極無為,都不是正確的前進方式。按照馬克思理論才是正道:社會制度必須改革,以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就老子認為禮是社會禍亂的開始,而孔子認為社會禍亂是源於禮受到破壞這個問題上,老子的看法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就如全球鬧水荒了,才需要“節約用水”!一個道理:天下就要大亂了,才需要“周禮”!鬧水荒是因為沒有節約用水嗎?想想人口的增長倍數,洗衣機,洗碗機等等社會發展的程度,水荒肯定不是每個人都開著水龍頭過日子才鬧的水荒吧?不是周禮勢微了才有春秋戰國,而是周禮治國過時了才烽煙四起的!最後續一些老子的話,大家看看孔子和老子的異同。《道德經》:“不尚賢,使民不爭”。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崇尚賢德的名號,讓人們不要爭名奪利,沽名釣譽的各種使勁作秀而又作死啦!孔子偏偏喜歡樹立高大的賢能之士。《道德經》:“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意思就是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於混亂,才能見出忠臣。

  • 10 # 瀟灑的鏡

    兩千多年前的人,怎麼能夠知道今天的世界如何怎樣哪?不可能的,只是人生社會不管什麼年代朝代都有共通的地方罷了~後人也都能夠認識到這些。這些東西只能是歷史的提醒和規勸而已,千萬不要當真照單全收就壞了~有些甚至是侷限在當今不可以用的,騙人的誤導人的~

  • 11 # 白耀亮

    老子認為最好的社會應該是由道來管理的,人與各種事物都能和諧共存,相互制約又相互依賴。但後來發現人這個組群很自私,侵略性很強。退而求其次,用仁管理可能更實用一些。仁就是隻侷限在人這一個物種,要互相愛戴,互相幫助,才能與惡劣的生存環境對抗,生存下來。

    等人類有了自保能力後,又出現了分裂,形成了很多小組群,他們之間互相攻擊,仁也不管用了。為了小組群可以自保,開始講義氣,你對我好,我對你更好。慢慢的,人越來越自私,絲毫不顧及別人,那好,表面的功夫我們要有吧?人的臉皮已經是最後一道防線了,為了維護人類的臉皮,開始教人們學禮,不管你心裡多齷齪,面子上的禮貌還是要有的。

    但好多人連臉都不要了,怎麼辦?那就只能抓起來,關進監獄,各種給你狠狠地傷痕做紀念,再不行就宰了你。這就出現了法。法如果還不管用,等待人類的只有毀滅了。

  • 12 # 善良高山HK

    簡單,是先有的道路還是先有的規章?同理耳!現在堵車,堵血管多了,習慣了。咋整?是禮之過剩耳!想當年,路之寬廣,大路連天,求人來往,於是就有了路,有了禮,可車多了,路窮了,人躁了,禮虛繼而厭倦了,於是難上加煩,禮之更亂矣!禮無錯,亂正常,孰之過,己耳,世上本無事,閒窮瞎扯之,罪過!。

  • 13 # 見者心安

    禮與禍亂是一體兩面,兩面指的是:禮與禍亂,一體指的是:禮與禍亂所形成的規律,就禮與禍亂來講根本就沒有先後,並不是禍亂了才有了禮,也不是先制定了禮而去制約禍亂,是在禍亂髮生的當中讓人明白了禮的重要性,明禮守禮禍亂就不會發生,二者相互相成,互為其根。人類文明正是這樣漸漸發展而來,非一人一朝之力。中華文明,龍的傳人。當中凝聚了多少代人的經驗寶典,身為華人值得驕傲,值得點贊!

  • 14 # 灰太狼44967765

    亂是必然的,與禮不禮的沒關係。

    周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天子底下大大小小諸侯排排坐,中央集權本來就不夠強大。靠一套“禮”來維持秩序,遏制地方土豪們的貪慾,本來就不靠譜。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證明了一點:中央集權強大,國家就穩定;中央集權弱勢,國家就亂甚至於土崩瓦解,周朝也是如此。地方土豪雄據一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種統治工具樣樣俱全,一些土豪逐漸壯大,幹嘛還聽你天子的?

    於是就開打。

    但打天子是萬萬不能的,道理也簡單:天子是象徵,是牌位,打天子必成會成為眾矢之的,正好給其他兄弟免費提供了滅你的藉口。於是就強欺弱大欺小。

    古人還算厚道?講究個師出有名,“禮”就成了最便宜的藉口。但如果沒有這個藉口,還會不會打?

    當然還會打,只不過得想辦法去找另外一個藉口。

    所以才叫春秋爭霸,與禮無關。

  • 15 # 荒原牧雲

    在下以為:`禮"是儒家思想,禮猶如服裝(禮服),是包裹`本"身的,是裝飾本心的,是虛偽的表現!儒崇雅,道崇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儒當與雅、與優、與華是親近的,與簡陋、樸真是疏遠的;儒當錦衣玉食寬袍大袖而非粗布短衣;儒家思想是統治階級利用的工具,他是與統治者是一個陣營的,不能真實的體現民意!實現民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人做什麼都能成功,有的人做了很多卻一事無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