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蘭愛旅行

    尼采的出發點是人類的不平等——他是反對人類平等的——人有強者和弱者之分,他很坦率的承認他偏愛上等人的好壞善惡標準。強者或者是主人的道德體現了剛健的、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強力意志,他們能夠不受限制的釋放他們的本性,因此就是善的。與此相反奴隸則是出於怨恨的心理,由他們所認為惡的--他們生活中有價值但卻得不到的東西--權力、財富、強健、智慧,然後推出他們所謂善的--良心、禁慾、負罪感等,弱者試圖掩蓋他們的本能,限制強者的本能,道德是他們的武器,弱者沒有改變殘忍的本性,他們只是在道德的掩蓋下實施這一本能,而強者順應強力意志的要求的公開的殘忍則更為正當。其實,並不是弱者不想像強者那樣,弱者也希望有朝一日成為強者,使尼采極力是厭惡弱者使自己成為強者所使用的手段,稱那時是發生了生理障礙的生命為了維護其生存而進行的殊死搏鬥時採取的傷害性舉動,是病態的,他們發明了自我摧殘的手段。在《道德的譜系》中,尼采寫道:“……他們說無疑軟弱應被當作‘功績’來稱讚,……不報復的無能應被稱為‘善良’,卑賤的怯懦應改為‘謙卑’,向仇恨的物件屈服應改為‘順從’(根據他們對一個人順從,這個人吩咐他們屈服,這個人他們稱之為上帝),弱者的無害,他特有的怯懦,他倚門而立的態度,他無可奈何的等待,在這兒被冠上好的名稱,被稱為‘忍耐’,甚至還意味著美的,無能報復被稱為不願報復,甚至還可能成為‘寬恕’。 他認為良心不是出於神聖的道德律,還是一種殘酷的本能,“製造痛苦能夠最大限度的產生快感,……”、“製造痛苦本來是一種慶賀,……看到別人受苦使自己快樂,給別人製造痛苦是人更快樂。”能夠使本能得以釋放,這是強者的權力;而弱者的殘酷的本能不能得到對外釋放,就轉向反對自身,在良心的名義下折磨自己。“究竟是誰發明了良心譴責?--正是怨恨者”,“仇恨、殘暴、迫害欲、突襲欲、獵奇欲、破壞慾,所有這一切都反過來對準這些本能的擁有著自己:這就是‘良心譴責’的本質。我們懂了,只有這殘暴的迫使潛匿的自由是本能,被壓退回去的,鎖入內心的最後只能向著自己發洩和釋放的自由之本能才是良心譴責的萌發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將正常人的基因與患癌基因對比,能不能發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