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九州,始於東夷。
所謂九州者,乃是冀豫雍揚兗徐梁青荊。這裡的九州指的應該是小九州,大九州可見於上古百科全書《山海經》,八方之極拱衛中極是為大九州。關於是誰分的九州,也是眾說不一。
一說是伏羲與女媧生九子,並讓他們帶著先進的東夷文明分別前往九州之地。
一說是大禹治水功成之後將天下劃分為九塊區域,《尚書·禹貢》中記載:“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
具體哪一個說法較為可信,今天咱們暫不研究。回到主題,伏羲為九個龍種分封的九州各自產生了哪些文化遺址?
有人說,華夏文明出於一脈,一源多流,而這個源頭就在山東。伏羲和女媧據山東建立了先進的東夷文明,一個文明的繁盛必然需要向四面八方擴大,如漢的絲綢之路。伏羲女媧就想著好東西要一起分享嘛,於是讓九個兒子(龍種)分別前往天下九州,傳播其先進文明。為什麼說他們是龍種?
01 青州
橫跨渤海向東至泰山,今山東,有大汶口文化遺址。
02 徐州
東起大海,北到泰山,南至淮河,今山東、江蘇、安徽。
03 兗州
濟河與黃河一帶,今河北、河南、山東,有龍山文化遺址。
04 冀州
岐山至太行山一帶,向北至遼河,今山西、河北、內蒙古、遼寧,有磁山文化、紅山文化遺址。
05 雍州
從黑水到西河,今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青海,有大地灣文化、半坡文化、馬家窯文化遺址。
06 梁州
從華山的南面,至黑水,今陝西、四川,有三星堆文化、大溪文化遺址。
07 荊州
從荊山到衡山南面,今湖北、湖南、廣西、廣東、貴州。
08 揚州
北至淮河,南至大海,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有仙人洞遺址、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09 豫州
從荊山到黃河,今河南,有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二里頭文化遺址。
天下九州,始於東夷。
所謂九州者,乃是冀豫雍揚兗徐梁青荊。這裡的九州指的應該是小九州,大九州可見於上古百科全書《山海經》,八方之極拱衛中極是為大九州。關於是誰分的九州,也是眾說不一。
一說是伏羲與女媧生九子,並讓他們帶著先進的東夷文明分別前往九州之地。
一說是大禹治水功成之後將天下劃分為九塊區域,《尚書·禹貢》中記載:“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
具體哪一個說法較為可信,今天咱們暫不研究。回到主題,伏羲為九個龍種分封的九州各自產生了哪些文化遺址?
有人說,華夏文明出於一脈,一源多流,而這個源頭就在山東。伏羲和女媧據山東建立了先進的東夷文明,一個文明的繁盛必然需要向四面八方擴大,如漢的絲綢之路。伏羲女媧就想著好東西要一起分享嘛,於是讓九個兒子(龍種)分別前往天下九州,傳播其先進文明。為什麼說他們是龍種?
01 青州
橫跨渤海向東至泰山,今山東,有大汶口文化遺址。
02 徐州
東起大海,北到泰山,南至淮河,今山東、江蘇、安徽。
03 兗州
濟河與黃河一帶,今河北、河南、山東,有龍山文化遺址。
04 冀州
岐山至太行山一帶,向北至遼河,今山西、河北、內蒙古、遼寧,有磁山文化、紅山文化遺址。
05 雍州
從黑水到西河,今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青海,有大地灣文化、半坡文化、馬家窯文化遺址。
06 梁州
從華山的南面,至黑水,今陝西、四川,有三星堆文化、大溪文化遺址。
07 荊州
從荊山到衡山南面,今湖北、湖南、廣西、廣東、貴州。
08 揚州
北至淮河,南至大海,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有仙人洞遺址、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09 豫州
從荊山到黃河,今河南,有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二里頭文化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