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從秦始皇開始到清末,中國是處在王朝社會中。王朝社會有個特點,就是皇權的高度集中。皇權越高度集中,政治越趨於穩定。而政治越趨於穩定,適應於王朝社會的政治文明就越發達。
6
回覆列表
  • 1 # 旅遊看焦作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古代宰相大臣的權力的確是呈現一種下滑的趨勢,這是政治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人類興起之初,氏族、部落是其中的主體,在這種團體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必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部族的繁衍與發展。此時,人們在身份、地位上市相對平等的,部落首領的權勢也不見得比普通大眾高貴。

    隨著夏商周三代的發展,到了秦漢大一統之時,國家權力雖然上升,但宗族的地位依然牢不可破。一直到了隋唐時期,世家大族仍然保持著相當優勢,甚至唐太宗想要為自己兒子、女兒找個山東氏族的配偶,憑藉自己的權勢竟然也無法達到。

    這一切,隨著科舉制的出現而發生改變。皇室與普通的中小地主、甚至平民有了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而原本的官僚自行徵辟官員的制度也不復存在,國家的權力終於可以下行到郡縣一級政區。而在之前,雖然郡縣的官吏雖然由中央任命,但卻往往受到世家大族的掣肘。

    明清時期,隨著宰相制度的消失,大臣的權力也更加衰弱。與此同時,中央的權力卻能夠滲透到鄉鎮一級,這主要是透過糧長制、魚鱗圖冊、黃冊等制度構建的。

    因而,雖然大臣權力在變小,但國家的觀念卻漸漸深入到下層,只知道有族權,而不知道有國家的狀況正在發生改變。(實際上,在新中國成立前,南方一些地區的宗族觀念仍然十分強盛。)從政治文明的演進角度看,這個似乎算是歷史的進步吧。

  • 2 # 伏瑞端

    大臣權力漸小,國家權力高度集中,皇帝手握軍政司法及生殺大權,為所欲為。利蔽俱存。這就看皇帝是英明還是昏庸,英主在位,勵精圖,奮發有為,則國家昌盛。庸君執政,昏嘳腐朽,專橫妄斷,一意孤行,則國家敗亡。歷史倒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樣的人才算漂亮,有沒有統一規範的標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