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經濟就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需謹慎。
而相聲演員被粉絲經濟青睞,也就郭德綱之後興起的事情,在他之前觀眾都是隻挑刺不捧臭腳的,演員在臺上神經都高度緊張,生怕說錯一個字被抓包,然後一世英名就毀了。
比如侯寶林先生,一次口誤之後,徹底退出相聲舞臺,畢竟人家是真正的大師,哪怕觀眾都覺得可以接受,候大師自己也過不去這道坎。
大師這種稱號,一方面是觀眾給的,一方面是同行認可的,更重要的是極高的業務自覺,對自身有極度嚴苛的要求,就像匠人精神一樣極致。
但粉絲就不一樣了,粉絲壓根不知道你業務能力如何,因為粉絲就是看人來的,哪怕你在臺上嘴瓢口誤看小抄,粉絲也覺得這就是大師風範,誰敢說我們家愛豆業務不行,舉報到你刪號,不行就人肉網暴你,讓你感受下飯圈的神祕力量。
孟鶴堂周九良在薇婭感恩節上表演了幾個小段相聲,只是小段而已,孟鶴堂老師被人抓到看小抄。大概節目方也是孟老師黑粉,這種東西竟然不主動剪掉,還被人發到抖音上去擴散。話說回來就這麼個十幾分鐘的段子,而且腦筋急轉彎這種包袱,不說郭德綱于謙岳雲鵬孫越這種級別,張鶴倫燒餅這些都能隨便演下來吧,孟鶴堂竟然要看小抄才能撐下去,之前是沒對詞兒呢,還是喝了酒對過就忘了~
粉絲濾鏡真的是幾萬公里厚,當時的語境就是薇婭念一段商品貫口垮了,所以孟鶴堂作為專業人士給展示一下,本來就是炫技環節。結果孟老師也追加一個嘴瓢失誤,那到底這算是專業展示還是業餘爆醜呢?
時至今日,德雲社相聲變成追星現場,演員無論怎麼表現臺下都是山呼海嘯,每次出點什麼事情,粉絲也是佇列整齊的控評刷贊,根本不讓愛豆聽到一點反對聲。
久而久之,尤其是一些年輕演員基本都陷入了一個惡性迴圈,小劇場或者商演舞臺上表演全是正向反饋,一旦到了沒有觀眾互動的大熒幕,要麼找不到節奏,要麼各種失誤。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粉絲依賴症,平時小劇場演出,失誤跟忘詞嘴瓢什麼的,都是粉絲當成包袱再看,而且反響比正經說相聲還熱烈,久而久之,演員進入一種舒適區,或者說是思維慣式,一旦到了沒有粉絲的舞臺上,沒人幫著遮醜了,就會一個失誤接著一個失誤,直到徹底垮掉。
但以後還是把相聲當副業或者業務愛好比較好,畢竟當偶像才是正行。
雖然都是吃開口飯的,但是說相聲跟做直播完全是兩回事,不是一個專業領域,另外,面對的場景和交流的方式也不一樣,出這樣的情況也屬正常。
粉絲經濟就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需謹慎。
而相聲演員被粉絲經濟青睞,也就郭德綱之後興起的事情,在他之前觀眾都是隻挑刺不捧臭腳的,演員在臺上神經都高度緊張,生怕說錯一個字被抓包,然後一世英名就毀了。
比如侯寶林先生,一次口誤之後,徹底退出相聲舞臺,畢竟人家是真正的大師,哪怕觀眾都覺得可以接受,候大師自己也過不去這道坎。
大師這種稱號,一方面是觀眾給的,一方面是同行認可的,更重要的是極高的業務自覺,對自身有極度嚴苛的要求,就像匠人精神一樣極致。
但粉絲就不一樣了,粉絲壓根不知道你業務能力如何,因為粉絲就是看人來的,哪怕你在臺上嘴瓢口誤看小抄,粉絲也覺得這就是大師風範,誰敢說我們家愛豆業務不行,舉報到你刪號,不行就人肉網暴你,讓你感受下飯圈的神祕力量。
孟鶴堂周九良在薇婭感恩節上表演了幾個小段相聲,只是小段而已,孟鶴堂老師被人抓到看小抄。大概節目方也是孟老師黑粉,這種東西竟然不主動剪掉,還被人發到抖音上去擴散。話說回來就這麼個十幾分鐘的段子,而且腦筋急轉彎這種包袱,不說郭德綱于謙岳雲鵬孫越這種級別,張鶴倫燒餅這些都能隨便演下來吧,孟鶴堂竟然要看小抄才能撐下去,之前是沒對詞兒呢,還是喝了酒對過就忘了~
粉絲濾鏡真的是幾萬公里厚,當時的語境就是薇婭念一段商品貫口垮了,所以孟鶴堂作為專業人士給展示一下,本來就是炫技環節。結果孟老師也追加一個嘴瓢失誤,那到底這算是專業展示還是業餘爆醜呢?
時至今日,德雲社相聲變成追星現場,演員無論怎麼表現臺下都是山呼海嘯,每次出點什麼事情,粉絲也是佇列整齊的控評刷贊,根本不讓愛豆聽到一點反對聲。
久而久之,尤其是一些年輕演員基本都陷入了一個惡性迴圈,小劇場或者商演舞臺上表演全是正向反饋,一旦到了沒有觀眾互動的大熒幕,要麼找不到節奏,要麼各種失誤。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粉絲依賴症,平時小劇場演出,失誤跟忘詞嘴瓢什麼的,都是粉絲當成包袱再看,而且反響比正經說相聲還熱烈,久而久之,演員進入一種舒適區,或者說是思維慣式,一旦到了沒有粉絲的舞臺上,沒人幫著遮醜了,就會一個失誤接著一個失誤,直到徹底垮掉。
但以後還是把相聲當副業或者業務愛好比較好,畢竟當偶像才是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