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趣學俱樂部

    如果讓孩子自主選擇,他絕對會選擇不去學校。讓孩子去上學校的不是興趣,是必需。

    先詳細說說第一句話

    到學校是幹什麼?學知識。學知識當然要聚精會神的聽課,要積極的動腦,這些和發呆、或者天馬行空的亂想,相比哪個更有趣?當然是發呆、或者是天馬行空的亂想!成年人看專業類的書籍時,是不是也很容易發呆?

    學習還包括重要的一項“習”,也就是練習,主要靠做作業完成。如果讓你在完成一個工作報告、和玩手機之間自由選擇一個,你會選哪一個?如果按興趣選,你一定會選玩手機;如果你選了完成工作報告,完全是完全是因為責任,或者是考慮職業生涯的升值,這和興趣無關。

    無論是“學”還是“習”,都不是那麼有趣的,完全靠興趣讓孩子愛上上學,這基本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學校教育,一個班至少有四十幾人,每個人的興趣還不同,只有極少的內容,適合興趣教學。

    再詳細說第二句話

    不感興趣的事,就不必做了嗎?每個成年人都很清楚,生活中按自己興趣去做的,大概只有十之一二。哈哈,這大概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由來吧。

    每個人完成的事,有兩部分,一部分是興趣,一部分是必需。比如:生活瑣事,起床、穿衣、刷牙、洗臉、吃飯、睡覺,做飯......沒興趣也得做,沒得選。

    學習雖然有得選,你可以認真學,也可以不認真學,甚至不學習,都可以。但是這是會付出代價的,認真學習,有好的成績,可以讀更好的中學、大學,可以找更好的工作,有更多的選擇,擁有更廣闊的世界。不認真學甚至不學習,選擇面就窄很多,可以接觸的世界也更小。

    我建議家長,可以帶孩子看看,各種不同的生活,如果孩子比較大,還可以讓他自己去嘗試。有的孩子上了高中跟不上,或者工作了,因為學歷影響自己的成長空間,回過頭和我聊的時候,都很後悔。家長可以有意識的,提前讓孩子感受一下。

    讓孩子去上學,第一是讓孩子感受到,這是必需的,這是為你的未來積蓄能量;第二才是讓他感興趣(學習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枯燥的),比如可以做一些思維小遊戲,讓他愛上數學;比如邊看電影,邊介紹其中的天文、物理等知識;比如透過做小實驗,讓孩子愛上數學;比如透過看美劇,讓孩子愛上英語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深海?深海中的生物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