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青島首席教育觀

    詩是非常自我的意識表達,詩也是非常自由的靈魂表白!詩可以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也可以是文以載道的巨集大敘事,更可以是細碎生活的有感而發!或喜悅,或苦悶,或無聊,或激動,或興奮,或傷感,或無奈,或絕望,心有所思,皆可成詩!居廟堂之高的可以心憂天下,處田園之苦的可以快樂悠然,歷山河破碎的可以憂憤悲歌,感生活之不易的可以離騷滿腹,都可以成為最動人的詩行!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的時代,是一個靈魂無處安放的時代,是一個生活支離破碎的時代,是一個詩歌失去了土壤、不可能有詩的時代!餘秀華的身份和處境,讓她沉浸在生活的破碎和艱難中,更難能可貴的是她有一顆不安分守己的心!現實生活和內在靈魂的激烈碰撞,都變成了她的文字,這是屬於餘秀華自己的文字,字裡行間包含著無盡的苦悶和彷徨,也包涵著這顆鮮活的心靈的期待與渴望!而這恰恰讓這些文字具有了生命的張力,成為了詩行!這些詩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經歷了生活的浸泡,充滿了野性毫不造作的基因,能夠直撲人的眼睛,直抵人的心靈!餘秀華詩裡的花草莊稼、雞鴨鳥雀、日月星辰、河流村莊……幾乎都是隨手拈來,卻也擁有了活潑破的現實感和自由靈性的美感!

    生活即是詩,生命亦是詩!餘秀華用自己的生活和對生活的嚮往,寫出了自己的詩,也打動了這個時代!從文學價值上來看,餘秀華的詩好像登不上詩歌的大雅之堂,可是在這樣一個沒有詩的時代裡,餘秀華的出現不也令人眼前一亮嗎?!孱弱的餘秀華承擔不起什麼巨集大的價值和使命,她只是熱愛生活,對生活和生命充滿了渴望而已!因此,在這樣一個沒有詩的時代裡,那裡還有什麼詩意的棲息所?

  • 2 # 正氣華章

    讀餘秀華的詩就和聽朱之文的歌一樣,讓人耳目一新。他們都是草根人物,普通農民。不是“詩”與“歌”,他們就和中國大地上億億萬萬的普通農民一樣,土頭土臉,大叔大嬸。而因為“詩”“歌”,他們就從芸芸眾生萬頭攢動中一“鳴”而出,他們的一鳴而出來自於他們與普通農民一樣的“紅棉襖”“黃大衣”裡包裹著不同於普通農民的“才氣”。

    餘秀華是成功的,餘秀華的詩是成功的,這個大家有目共睹。而我既然受邀談看法,就不知深淺的談幾點不足。

    一,文字粗,太露骨

    我認為,作為文學和文藝作品,首先應該做到“雅”,從立意到文字,都應該做到。縱觀古今中外的傳世名著,幾十幾百萬字,洋洋灑灑,哪裡能找到粗詞亂句,就算描寫人間骯髒事,也是字字珠璣,讀來優雅的。就算是“睡”,也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臥榻暖枕鴛鴦被,更顯風流人生”,《紅樓夢》裡就剩門口兩個石獅子是乾淨的,也找不出一個下流詞來。

    “詩”,更是文學之顛,金字塔尖,為什麼小說能率先做到雅俗共賞,而詩不能?因為“詩”語言更精,文字更純,立意更深。一首詩就是一部小說。如果寫小說需要才高五斗,那麼寫詩就需要才高八斗。

    現在刪繁就簡,沒有人要求詩人一定要去鑽研五言七律平仄押韻,就是大大的白話了。所以唐詩叫“詩”,現代詩多被叫“詩歌”了,就和歌詞一樣,不論長短句,只要朗朗上口就行。我們且不說有多少唐宋文人會扼腕大呼:“何故不能生於斯!”,但至少可以做到追求對文學的尊敬,對文字應用的精益求精!

    餘秀華說她的詩“一年可以出兩本,數量上是夠的,質量上我不敢說好不好。”為什麼不對自己的“詩”多來幾次“質檢”?

    “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如果餘秀華對自己的詩不那麼“信手拈來,小事一樁”一點,多“質檢”幾次,或許更好。

    二,教科書、太啞然

    傳聞餘秀華的詩被列為八年級必讀經典書目了,如果傳聞屬實,我啞然。我不知道教師該怎麼去解讀怎麼去引導?她的詩吐露的就是她的成長遭遇和感悟,有愛好詩歌的人站在她的立場,讀她的詩,有種感同身受,長氣一舒的感覺罷了,就連她的兒子都不讀她的詩,怎能要求學生“必讀”?

    她的詩裡大部分內容充斥著“簡單的情愛”和“自私的小我”意識,現在的學生大部分早已經早戀成風,極端自私,我行我素了,他們抱怨多,總覺得全社會都在虧欠他們,總感覺自己失去太多,一點感恩之心都沒有,難道還讓他們更上一層樓不成?

    餘秀華的詩月銷突破十萬冊,突顯和凸現的是中國詩壇詩詞的匱乏和詩人的稀少。多少平臺的徵文徵稿都齊刷刷的“不要詩歌”,限制和壓抑了多少愛好詩歌之人的才能發揮和有詩歌之才的人的才能提升。在詩壇這片土地上不播種,抑發芽,當然就不見收成了。

    餘秀華是有詩才的,但願不被一時的成功淹沒了才華,也但願不被一些詩人的評價引離了方向,搖搖晃晃的迷失了自我。

    三,論人品、有瑕疵

    第一,抱怨多。餘秀華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不同人之處就是她腦癱,導致口齒不清,四肢不協調,她常抱怨老天不公受人嘲弄,她也出門打過工,但失敗後又回到了家鄉,試想她是一個健全美麗的姑娘,就算頭腦聰明,就算上了九八五,二一一,就算進軍了北上廣,工作繁忙,人事繁雜,又豈能靜下心來寫詩創作?又豈能有現在的成就?所以上帝關上你一扇門,會給你開一扇窗,你只管勤奮努力,莫要抱怨。

    第二,感恩少。二十年前,餘秀華在父母的安排下,和比她大十多歲的身體健康的農民尹世平結婚了,並且生了一個健康聰明的現在上大學的兒子,二十年後,她成名了,不顧父母反對,她也離婚了。這讓我們對“一但成名不認親,一夜暴富就換妻”更加的無語。各人的人生各人自有安排,對她的離婚,我們無權評判。我只是覺得,對婚姻不滿,一開始就可以抗爭不從,互不耽擱;對人不滿,二十年來,哪一天都可以離婚,但卻是離婚於成名後。就算他無文彩,不能與你琴瑟和鳴,但如果兩個人都在農村舞花弄月,誰來養家?能作詩會吟詞的健康美男又怎能入贅你家?婚姻能堅持二十年,可見他打工掙錢養家餬口功勞不多苦勞也有。

    二十年的歲月,世界那麼大,為什麼獨獨他向你走來?陪你二十年的風雨,就該有略略的感恩,就算是酸辣苦麻,也填補了你單薄的人生,增添了你做詩的豐滿,更何況還帶來一個基因健全頭腦聰明的可愛兒子,但她的詩裡,看不到一句對兒子對丈夫甚至對父母對社會的感恩。我想她的父母培養她長大培養她念書也是比旁人多費心血的。

    第三,脾氣躁。餘秀華成名以來,大小採訪也接受了無數次,不同場面也見識過無數次,可她面對網友的評論,仍然有沉不住氣的時候,粗暴回對,人設急降。至於她色解唐詩,詆譭南京詆譭愛國就更是自曝素質自不量力了。

    總之,大千世界,人各有所思,所思又各有不同,讓我們感謝這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吧。

    再次宣告,以上僅僅是我個人應邀作答的看法,絕對沒有攻擊人的意思,敬請諒解。️️️

  • 3 # 葉曉霏

    她的詩讀過,對她的爭議也分析過,一直不想說什麼。感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空間,都可以自由的創作。不喜歡可以繞行,所以對這位詩人一直避而不談,覺得她的文字大多都是在洩私鬱,不喜歡這樣赤裸裸的表達。

    幾年前就知道她,只是一直未曾靠近。那個時候她在論壇玩,經常被封號。原因是滿口不文明語言,罵字當先。我想現在大家看到的怒懟也是幾年前的樣子吧。

    很多人說她是有才華的人,這點我也承認,詩作中的確有很多新奇的意向令人稱讚。但是詩品如人品。一個人的品性有了偏頗,總會體現在作品當中。所以她後來寫的詩基本不讀了。不喜歡的就悄悄遠離,沒有必要大肆批判。適者生存,總是有道理的。

    她最讓我感動的一句話就是寫給兒子的那句,大意是:你要記得這個世間的美好,記得有我這樣一位殘疾的母親。(最初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忍不住的淚落。想起她身為一個殘疾母親的不易,也正是因為這一句話,我會忽略她身上所有的泥點,原諒她文字中的那些瑕疵。)感覺她不是一位合格的詩人,只是一位殘疾的母親。她的放肆蒙羞了她的才華。

    話又說回來,或許她的作品是因為身體殘疾內心壓抑所寫就,那麼如今兒子已頂天立地,所言所行應該為其做個表率,與人為善,必有福報。但願以後她能夠好好經營自己的文字,展示自己的才華,做一個令人稱讚的合格的詩人。

  • 4 # 陳先生的複利人生

    年輕時也做過幾年“文藝小青年”,嘗試的平復了一下情緒,儘可能的客觀點:不說人先說詩

    看過餘秀華寫的幾首詩,客觀講還是還是不錯的。說不錯主要是基於幾點:第一,她的詩歌很真實。第二,她能夠用樸實的語言和一些耳熟能詳的事物,表達自己的精神世界,說白了就是接地氣。第三,有些詩,很具備美感。

    當然在我看來她的詩歌有被高估的嫌疑,因為雖然也是“作品出道”,但是似乎更多的也是由於作品本身的“話題性”。

    再來說說人

    詩很真實,人更真實,所以不懂迂迴,才會有那麼大的爭議。也對,如果哪一天她的人迂迴了,也許詩也跟著“迂迴”,也許詩的性格也就沒有了。

    餘秀華人更像是一個“網紅”,傷殘身體、不幸的婚姻、貧寒的家境、出位的靈魂再加上另類詩歌,迅速催化反應,讓她成為一個“名人”。

  • 5 # 瀾沒寫過序

    【“不一樣”的餘秀華,請“不一樣”待之】

    餘秀華情感熱烈、直率,亦如她愛穿紅衣服,“萬綠叢中一點紅”。

    “詩歌是一場法事,一個人請神,跳舞。”對餘秀華詩觀,精確打懵了多少粉絲或追隨者。

    生來就不一樣。因出生時難產,落下“腦癱”痼疾,並在在世俗眼光裡“搖搖晃晃”長大。求學辛苦,升學艱難,短暫外出打工又重回家,繼續“搖搖晃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所幸,她顫顫巍巍開始寫詩。

    婚姻不一樣。花樣年華時“娶”來丈夫,美好時光卻曇花一現。丈夫“粗俗猥瑣”,除了肉慾,不識女兒心。而她愛看書,暢遊網路間,感情衝盈,內心深處,柔似水又熱如火。而丈夫打工出去後,幾年不回家。此時,女人是需要呵護和愛憐,縱然“腦癱”,她有所思有所怨。她決計離婚,自我脫離沒有愛情的婚姻。徜徉網路中,她心目中白馬王子似乎出現了,而時隱時現。對此,她不隱瞞,比如她詩中所寫“我也有過慾望的盛年,有過身心俱裂的許多夜晚/但是我從未放逐過自己/我要我的身體和心一樣乾淨/儘管這樣,並不是為了見到你”。

    出名不一樣。一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被美籍華人學者看到後,裝載+推薦,如閃電一般騰空出世,被文學圈詩人偽詩人所熟知,紅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很快,一頂“文聯副主席”帽子被戴,登上當年中國詩歌榜。詩集一出版,遍銷售一空。上至八十歲老爺爺老太太,下至兒童,都爭相傳閱她的作品。她常穿梭於各大文學方面的研討會、詩歌朗誦會。有點口吃讀音的視訊點選率上熱搜榜。詩中,永恆的主題——“愛情”成為她的標籤:“哦,我是說我的哀愁,絕望,甚至撕心裂肺/因為寬容了一條河/竟有了金黃的反光”!

    綜上所述,我們“正常人”對她的評價也應該不一樣。一個“腦癱”者,文憑不高,筆下文字大膽、熱烈又直率,又隱含豐富的感情,一句“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多麼自露,毫無矯揉造作,“旗幟”鮮明。可現實中,離婚後的她依然“上下求索”:“哦,我是說我的哀愁,絕望,甚至撕心裂肺/因為寬容了一條河/竟有了金黃的反光”。

    她本屬於被救助者,詩歌讓她可以體面地自力更生,甚至,影響相當一部分詩歌愛好者,“原來詩歌可以這樣寫”!

    因為“腦癱”,她情緒不穩定、失衡,有時失言,我覺得都“理解萬歲”。“哦,我是說我的哀愁,絕望,甚至撕心裂肺/因為寬容了一條河/竟有了金黃的反光”。

    詩歌的春天已經遠去。曾經的網紅現在漸趨常態,並將長期常態化。“腦癱”的她前後對比,一定有失落感。網路中“大話”、雷語不斷。這是為何?她在刷存在感吧?

    詩歌標配——愛情,如“日不落”,照耀著她的未來,搖搖晃晃的人生:“ 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 /我要給你一本關於植物,關於莊稼的/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別/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膽的/春天 ”。

    我要祝福她,正如她自己堅信:“如同河流,在最深的夜裡/也知道明天的去向”。

  • 6 # 蘇拉木塔格

    餘秀華在詩壇上從初出茅廬的青澀小生,到功成名就公眾人物,有較為明晰的發展軌跡

    01

    第一次在媒體上看見的餘秀華的詩歌,是《我養的狗,叫小巫》。感覺她的詩歌裡有打動人的真實——生活的真實、人性的真實,這真實讓人心裡疼痛。

    全詩通過“他”與“小巫”的對比,強烈地傳達了作者的內心的傷痛。

    這樣的詩,帶著作者的真情實感,怎能不讓讀者心疼和喜歡呢!

    02

    直到有一天看到她那首驚駭世俗的《穿》詩,吃驚不小,感覺她突破了常人所能接受的道德極限,把詩歌的含蓄徹底給撕扯成了碎片。

    這首詩,且不說題材的敏感,那赤裸裸的慾望及無所謂的“表情”,創造出了低俗詩的新高度。

    尤其令人不能接受的是,在毫無遮掩的書寫時,還不忘把“國家”調侃一番。

    在這麼明顯地荒謬裡,有人卻硬是讀出了不朽的“含義”,說什麼“實現了對生存困境的言說、對人性的關懷,使得女性詩歌創作視域得以擴充套件”。

    好吧,真能胡扯!我服你。

    03

    真是這樣的解讀撐腰,使得餘秀華的膽子忒大起來。在後來的書寫中也是愈發放蕩不羈,終於發生了惡劣的“唐詩”事件。

    她太隨性,太自我,恣意驕橫,把無知當個性。這次“唐詩”事件,肢解和侮辱中國傳統文化,傷害了文字愛好者的感情,突破了讀者所能容忍的底線。

    當然招來一致的罵聲。

    總之,我喜歡初出茅廬的餘秀華,討厭現在的餘秀華。她的詩歌裡的率真,以及她身上的特殊標籤,讓她俘獲了一大批粉絲。又在這一批粉絲和某些“專家”的縱容嬌慣之下,一次次突破道德的抒寫底線,甚至發展到如今無知無畏、“破罐子破摔”的地步,這一“變化過程”,也是反映了當下詩壇的一種真實“生態”。

  • 7 # 東方白542

    詩/一個怨婦的自白

    在我的視野裡

    蒼白、灰暗

    世態炎涼、人性醜惡

    ——

    我於不幸中來到人間

    搖搖晃晃

    只有嚴寒

    不見春天

    ——

    蒼天不公

    我在苦難中掙扎

    缺少溫情

    缺少愛戀

    ——

    我要抗爭

    我要發洩

    我要瘋狂

    我就要憤世嫉俗

    我就要玩世不恭

    ——

    是誰給了我不幸與苦難

    讓我的人生如此暗淡

    欠我的,我要討還

    ——

    如今

    我看到了光明

    送走了黑暗

    這是我自身的努力

    與社會、與他人無關

    ——

    人間沒有大愛,只有貪婪

    我要穿過大半個中國

    釋放我的情慾

    傾洩我的瘋狂

    找回我的愛戀

    ——

    我失去的太多

    我就要索取更多

    我要討回我的所有

    面對吹捧讚美

    面對嘲弄漫罵

    我依然搖搖晃晃,浪蕩江湖

    醉心於——我的世界

  • 8 # 鵬叔趣聞雜談

    當餘秀華在農村出生時,她倒產缺氧,導致腦癱和行動不便。她的殘疾限制了她——即使她自己也這麼認為。然而,最吸引她的是不受任何身體限制的靈魂,她急著要一吐為快,有時用語言,有時用文字。

    在過去的幾年裡,她在中國非常受歡迎。她的詩《穿過大半個中國來睡你》已經被轉發了超過一百萬次。她農民的身份,腦癱,離婚等等都成了熱門話題。餘秀華的詩歌充滿了對故鄉的眷戀,對愛情和性的追求,這打擊了中國的父權制。許多人稱她為“蕩婦詩人”,她的詩歌是“蕩婦風格”。

    對於這些,餘秀華的回答是:

    “除了盪鞦韆,我還可以蕩雙槳。如果我真的沒有食物吃,我也會當內褲。

    “這些人應該從來沒有見過蕩婦!”她懷疑地看著自己瘦小的身體,然後抬起頭笑了。

    2016年,導演範儉拍攝了餘秀華紀錄片《交錯的世界》,記錄了她與丈夫離婚的過程。餘秀華19歲時,在父母的安排下結了婚。比自己大13歲的前夫成了女婿。前夫在北京打工,每年只回來一次。詩人和農民工的精神世界遠非完美。餘秀華想要離婚,但是在中國,農村,一個不完整的女人總要有一個丈夫。父母以死相逼,她的前夫拒絕離婚。最後,餘秀華的突然走紅救了她,她拿出一筆錢離開了丈夫。

    “最好的辦法是離婚。”

    人們問她對自己的突然走紅有何看法。餘秀華承認:“最好的辦法是離婚。

    她的詩中有一個很大的自我。她也在自己的生活中實踐自己,而且是在最不可能的地方:一個在廣闊的江漢平原上有300多個家庭的小村莊。在最不可能的位置:一個患有腦癱的中年農婦和一個兒子。餘秀華與丈夫離婚,並在網上熱烈地求愛。很鼓舞人心。

    餘秀華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受到中國女權活動家的高度讚揚,並被媒體稱為“時代之聲”。她接受了許多采訪,這些採訪總是把餘秀華描述成一個苦難而堅強的農民婦女,她的作品是粗糙而血腥的。最初發現餘秀華的編輯劉年說,把她的詩放進中國女詩人的詩裡“就像把殺人犯放進一群女人裡一樣引人注目”。

  • 9 # 杜傳友

    縱觀五四新詩誕生以來,已不斷地變幻著面孔走向現在。那時新詩講真話,抒真情,到了"大躍進","文革",被大特別利用,開始抒激情,寫瘋狂,已失去詩國幾千年來形成並傳下來的優良詩風。激情後,是必沉靜下來,慢慢寫著,便又開始向著不明朗的朦朧,意象,深Alto展…… 我認為不貼現實,不講緣於現實土壤的詩句話語,都是文字的玩藝。因為現實寫作最豐富,最貼眾,最感人,有啟迪,人愛讀。其實,自作語最難!

    餘詩來之生活,寫之心情…… 大家不應把詩作為數學例題,也不能視為哲學邏輯,唐大詩人李白,白字黑字寫著:"白髮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i,那不就成了第一欺騙說謊人了!餘身殘,是大眾優撫之人,不好的情緒絕對影響富含感情的詩句,不應過加傷害指責,蕙之取,稗之繞...畢競是詩句!

  • 10 # 阿水蘭

    一,我覺得她的語言很美,意境很好,很有詩味。

    二,她很真實,不掩藏自己的想法,不造作,非常難得。

    三,她很有耐心很有毅力,在沒有出名前就天天寫詩,堅持了二十幾年,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可見是真的熱愛詩歌。

    四,她的詩挺有哲理的,不是無病呻吟,就是針對網上的熱點事件,她也保護清醒的頭腦,不人云亦云,這點非常難得。

    五,寫過一首詩就是詩人了,何況她還寫了那麼久那麼多……在我眼裡,她是挺有天賦的詩人,詩人這個稱呼於她一點不違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恐怖電影十分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