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139558534

    美國製造業的規模我們不用去分析,有些並不是有可比性。可以根據事實來進行必要的分析,從中我們大體就能知道是怎麼樣的情況了。

    美中國產業空洞化不是我們說的,是他們自家分析家說的,而且美國的老特總統也是痛心疾首地想改變的。因為自身國內條件限制,什麼工資,工會,還有什麼這保障那權利的,美國大多數企業都跨國出走,到外國發展了,這是不爭事實。否則,特朗普上臺,為什麼強迫美國企業回國再創業、建廠呢?不是閒的嗎?所以才有一大幫失業人員擁護特朗普新政,讓什麼美國企業迴歸,什麼美國重新強大。按有些人說法,美國一直很強大,他扯這些幹什麼?特別是在這場疫情爆發後,美國特朗普政府發現,自家在抗擊 疫情醫療物資方面什麼也沒有,都是從國外進口。其中依靠中國的佔大多數。這就讓他們產生危機感,一旦國外供應鏈斷了,自己這馬上陷入絕境。如口罩生產,美國國內沒有工廠,最主要的廠家設在我們國家。這當然使老特來氣,甚至不知高低命令人家立刻搬遷回來。但人家也說了,企業可以搬遷,原材料生產基地不是我們美國,搬不回來,最後還是空。呼吸機也是,美國著急需要,只能到我們國家來搶購。老特甚至讓生產汽車的廠家停下來,改行生產呼吸機。以為只要是機就行,發動機和呼吸機畢竟兩碼事。公雞雖然和母雞很像,但讓公雞也下蛋還是很困難的,不容易的。因此,加深了老特的美國企業迴歸的所謂戰略的實施。

    美國當然有強的地方,也有強的製造業。這就是軍工領域,還有航天航空業,生物製造業也是先進的。軍工領域是美國特殊保護事業,每年六七千億美元,本身就是為了扶助、培養這個產業始終在世界領先地位。這也是標準制造業,的確是世界上最強的,這裡沒有空洞化。但要知道,為了維護自身超強地位,並且不計成本達到實用目的,美國在這裡的投入和付出是巨大的。作為先進武器,或軍工市場,是有很強競爭優勢。但真的進行公平競爭,他們很快就會敗下陣,因為成本太高。所以在這方面,他們一直用領先和強勢,維持自己獨霸軍工市場的地位。顯然,這樣的製造業,類似於國家補貼的戰略,並沒有市場競爭優勢,並不是什麼長處。曾經有個例子,美國軍機舊些型號,需要零配件,但廠家已經不生產,而且美軍給的價格也是廠家重新生產無法達到的。沒有辦法,只好滿世界採購,達到 標準的零配件在我們國家買到,而且也是他們預期價格,似乎皆大歡喜。但使用週期不理想,質量不好。沒有辦法,因為這是市場中最低價格了,質量好,我們也說價格要上來。而且美軍聽說最終採購地在中國,也是不敢堅持再買,生怕違反美國的什麼相關法律吧。小人之心!從中我們看出,市場規律中,美國軍方是用高價維持自己超級軍事機器呢!不是產業、製造業空洞是什麼?

    中國崛起後,世界出現了新格局。只要我們這掌握了的,馬上能夠全面開花,把產品做大做強,並且價格大幅度降下來。這樣的競爭力全世界無法匹敵,除非我們自己放棄。所以西方勢力,包括美國是懷著充滿嫉妒、惡意來對待我們的事業。既然他們有這想法,那麼不管平等、還是惡意競爭我們都要勇敢面對。不怕他們,堅決回擊他們,這是我們的堅定原則。只有不怕,才能想出辦法對付他們,並且抓住他們的弱點打趴下他們。否則,他們永遠要欺負人,不當別人是人對待!我們何必客氣呢?

  • 2 # 山嶺聚人

    我認為美國製造業衰退是偽命題,美國製造業規模確實在萎縮但是製造業升級從來沒有停頓過。說起工業4.0很多人都想到德國甚至中國但沒幾個人會想到美國,其實美國的工業4.0一點都不比德國慢,甚至美國創造促進美國智造在未來幾年可能會超過德國。隨著美國政治上對製造業的從新關注美國製造業“重新”回到大眾眼前已經不遠了。

  • 3 # 錦繡中源

    如果從美國製造業產值佔GDP的比重來看,美國製造業空心化確實已經較為嚴重,因為美國製造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只有11.4%,在世界範圍內這個比例屬於低水平的了,相比之下,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則高達29.4%。

    但我們也知道,美國是一個超大型經濟體,GDP超過20萬億美元,高居世界第一,即使美國製造業增加值僅佔GDP的11.4%,但從規模來看,仍然很大。2018年製造業增加值是2.33萬億美元,僅次於中國(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

    製造業是現代文明的基石,體現了人類先進的“工藝”和“科技”,代表著人類最先進的生產力!沒有強大製造業的國家可以是富國,但永遠不會成為強國。美中國產業空心化雖然比較嚴重,但在高階製造業領域,美國一直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並沒有隨著產業轉移而被轉移到海外。美國仍然擁有絕對的技術優勢處於全球製造業強國第一陣營。美國轉移到海外的產業大都是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的中低端製造業。

    其實美國也非常重視製造業的發展,比如奧巴馬時期的“再工業化”,現在的特朗普“製造業迴流”計劃等。振興製造業在美國是有很強的民意基礎的。

  • 4 # 財經知識局

    先來看以製造業立國的德國,2000~2017年,德國製造業增加值從4042億美元增加到7778億美元,增長了92%。日本從1.1萬億美元,增長到2012年的1.22萬億美元,再下降到現在的1.01萬億美元。17年的時間,日本製造業規模在原地踏步。

    日本製造業規模沒有增長,德國規模即將翻一番。再來看美國的情況,2000年美國製造業增加值1.55萬億美元,2017年上升到2.17萬億美元,增長了40%。

    從製造業增加值佔GDP不斷下滑的趨勢來講,確實存在產業空心化的現象。製造業增長速度低於,經濟整體增長速度。這就說明它的製造業增長乏力。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海外進口產品的衝擊,製造業成本上升,等等。

    在2017年的全球製造業500強排行榜中,美國佔據133席,位居各國之首。另外兩個製造業強國——日本和德國,分別是85家和26家。兩個國家加起來還沒有美國多。作為全球製造業規模最大的中國,也只有76家企業入圍全球製造業500強,少於美國和德國。

    如果站在這個角度講,美國的產業空心化並不嚴重。製造業規模排名全球第二,擁有大量的製造業知名企業,這是一個產業空心化國家的表現嗎?明顯不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你有沒有信用卡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