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久重升

    首先肯定的是,你一定是愛他(她)的。但你對孩子的愛為什麼會有無奈、無力的感覺呢?因為你對孩子的愛沒有去有意識的把控,比如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小孩子),在提出無理要求的時候(大孩子),你無限制的遷就他(因為你愛他呀,他想怎樣都行),但孩子就是孩子,他在成長的過程中並不能很好的自律,自省,他只會變本加厲,因為人都是有貪慾的,何況他是孩子呢,漸漸的,你沒有能力滿足他或者是意識到不能再這樣無限制的縱容他的時候,孩子已經不能接受你的拒絕,通常會採取一些方式讓你就範,你這個時候是無奈而又無力的。知道了原因,就從源頭上改變吧,溫柔而平靜而堅定的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慢慢的讓孩子和你在同一個頻率上去感受愛,他就會理解你,也會更愛你,漸漸的你對他的愛就不會再感到無奈而無力啦!

  • 2 # 雁楠霏

    父母對孩子愛的無奈和無力,根本原因是因為父母給到的愛不是孩子想要的,孩子抗拒,甚至是故意對著父母幹,時刻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中間出了什麼問題呢?我想是父母一意孤行,想要操控孩子的人生,以為他好的名義安排一切,並強制孩子照辦。

    孩子小的時候無法違逆,一旦長大發展出了自我意識,他就會想要擺脫父母的鉗制,想要自己選擇想要的生活。

    當孩子慢慢開始脫離父母的管控範圍,父母們會感到恐慌與不滿,就會和孩子產生對抗,往往到最後,弄得兩敗俱傷,誰也不是贏家,親人變成仇人,恨不能永不相見。

    前兩天看到一個故事,兒子受不了母親的嘮叨,大吼了一聲“你滾!”但是母親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開心地到處張揚,說自己的兒子到了叛逆期了,長大了。兒子的力量沒有被壓制,被母親巧妙地轉化了,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叛逆期了。

    因此,順應孩子的發展,尊重孩子的選擇權,以建議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有話說在前面,堅決避免嘮叨,只有這樣,才能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連結,你的愛才能被孩子所感知。

    要接受孩子終將遠離這個現實,小鷹只有獨自展翅才能高飛,父母不能扯著它的翅膀抗拒它成長。

    愛是最有力量的情感,在我們困惑迷茫受傷的時候,只要有愛,就什麼都不怕。

    所以,不是愛無力,而是愛的方法錯了,對方看不到你的愛,只看見你的嘮叨與不滿,當愛變質,愛就不是愛了。

    教育孩子,父母先要學習和改變。育人先育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精神壓力大應該吃哪種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