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會魔法的K媽

    首先,婆婆和媳婦在教育孩子時應儘可能在大的教育觀念上保持一致。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是夾在中間的,所以在不能讓孩子在中間為難。如果寶寶和媳婦在教育孩子上存在很大分歧,孩子往往為了更好地在家庭中生存,就容易形成迎合的性格。

    其次,孩子犯錯了,或為了滿足自己的不當需求時而哭鬧時,婆婆和媳婦不能因為心疼孩子,而有一方放棄原則向孩子妥協。當孩子知道了家長的弱點後,就會肆無忌憚的觸犯家長的底線和經常犯一些原則性問題。

    第三,婆媳間發生矛盾時把這個結果轉嫁到孩子身上,不能透過向孩子說氣憤的話來給自己出氣。凡事要就事論事,孩子是無辜的,不能牽扯到孩子身上。

    第四,當婆媳之間在教育孩子問題上不能達成統一時,要尋求第三方人,一般是孩子的爸爸,可以透過爸爸來協調,來達到更好的統一。也可以透過開家庭會議,大家一起坐下來討論,將有各自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樣既能夠更好的解決問題,也能讓孩子在更民主的家庭範圍內成長。

    第五,可以透過購買一些育兒書籍或播放一些育兒影片,來不斷的學習育兒知識,共同發現彼此的錯誤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互相學習進步。

    婆媳的相處需要不斷磨合,在教育孩子上也是如此,要多換位思考,要想到大家的目標只有一個,是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而不是爭輸贏。

  • 2 # 正正育兒

    個人覺得沒有標準答案。

    就像天下所有的婆媳關係都不一樣,也基本做不到真的分工清晰。

    但可以從幾個方面考慮:

    一、生活小細節方面。婆婆大多都是協助將家中家務事等做好,比較多涉及的還是生活方面,比如吃飯、穿衣問題。個人覺得如果只是一些瑣事,並不會影響孩子的習慣等,問題不大。

    二、行為習慣養成。如果涉及到行為習慣的養成,自己與婆婆又沒親近到可以隨意說話時,可以讓老公一起協助,相信老人家也會理解。

    三、學習方面。一般這方面,婆婆參與的都比較少。

    其實孩子的教育,父母還是承擔主要責任,孰輕孰重父母心裡要非常清晰,老人家如有參與進來,一定要讓老公多參與。避免因為孩子的問題影響家庭和諧,對孩子亦然是不好的。

  • 3 # 陽陽媽媽的小日常

    自己的孩子還是得自己教,畢竟是隔代親了,更何況現在老一輩的人都喜歡溺愛孩子,還要最重要的一點母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無論婆婆看不看得慣,認不認可教育方式,都不能在旁邊護,這樣對小孩是最不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被勸退的留學生大概都是什麼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