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淡風清1883506

    對於當今的每個人來說,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了電,手機就沒法充電,同時也就不能上網,而豐富多彩的娛樂生活也是需要電的。但在古代沒有電,沒有網路,古人們是怎麼度過每一個夜晚的呢?

    農耕社會,古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當時生產力低下,一般的普通百姓,大部分時間用來田間勞作,解決溫飽,閒暇時間不多。

    男人們晚上累了,只能早點睡覺。女人還要忙家務活,織布、紡紗、縫縫補補等。只有到了逢年過節,才穿新衣裳,吃好吃的,團團圓圓過節日。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就是歐陽修描寫正月十五元宵節的著名詩句。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中國古人早就有了“情人節″一一七夕牛郎織女鵲橋相會。

    對於有追求的年輕人來說,夜夜讀書求功名。“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那就得吃讀書的苦。“囊螢映雪”說的是晉孫康家貧,冬夜映雪光讀書;晉車胤家貧,夏夜練囊盛螢,借螢火蟲的微光讀書。“鑿壁偷光″的成語,講的是西漢匡衡勤學苦讀,最終成為大學問家的故事。

    對於那些達官貴人來說,他們的夜生活自然是精彩紛呈。吟詩作畫,飲酒作對,聽聽絲竹,看看歌舞,逛逛春樓喝花酒都是日常。“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廢花″。

    總之,不同的年代,大家都有不同的娛樂方式。從流傳千年的那些經典國學來看,沒有電,沒有網路的古人,照樣活得自在滿足快樂,雖然日子苦了一點,但自有一番滋味在人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創業失敗欠了很多錢,本想一個人硬抗卻越欠越多,女朋友知道後要分手,還能不能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