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回覆列表
  • 1 # 城南李工

    先說結論:我認為金字塔就是盧浮宮的一部分,屬於文化遺產。

    根據百科的解釋:

    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且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

    盧浮宮作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有幾百年的歷史,它建築本身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是物質文化遺產應該是沒有人會質疑的。

    盧浮宮金字塔就是盧浮宮改造工程的一部分。

    盧浮宮金字塔雖然是八十年代左右由華裔建築師進行設計的盧浮宮改造工程。之前看相關書籍和報道中,貝聿銘說過為什麼做這麼個金字塔,因為本身盧浮宮的建築物都是很有歷史價值的,怎麼改造立面都是一種破壞,所以把改擴建的空間都放到的地下,地面上在U字型廣場的中心做了個“金字塔”形式的出入口,是盧浮宮改造工程的主要出入口。2015年我參觀盧浮宮時,這個“金字塔”入口給我的感覺就是設定這個出入口和對應地下的門廳空間也是應對大量人流集散的功能需要。

    盧浮宮“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沒有任何文化聯絡。

    盧浮宮“金字塔”說白了只是和金字塔形狀上相似,設計理念上是為了用玻璃材質反射周邊的歷史建築影響,從而達到自身的消隱。在當時法中國人也認為是用的金字塔文化意象。在體驗過建成後實際的空間,法中國人也逐漸淡化了“金字塔”刻板印象。而且三角形等幾何形式完全就是貝老的設計風格(雖然他一直在官方場合不承認這一點)。

    比如香港中銀大廈、北京中國銀行、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等。

    所謂“遺產”也就是再也無法創造出來的物質

    之前在巴塞羅那聖家族大教堂旅行時,跟一個美中國人聊天,談到新建部分和已建成100年左右的建築的質感和風格的差距。當時我也和其他人一樣認為這種施工方式是毀滅了經典,破壞了歷史。那個美中國人的一句話顛覆了我的認知,他說:“一百年之後,這兩塊就都一樣了”。

    盧浮宮金字塔雖然還沒有到一百年,但是法中國人從一開始的全民強烈牴觸,也轉變為全面擁護的城市形象代表。然而隨著2019年5月16日這個悲痛的日子到來,貝老離我們而去,這樣的經典作品也隨著大師的離去而再也無法復刻。

    小結

    作為盧浮宮一部分“金字塔”入口本身,及其對周圍歷史建築的交相呼應的文化特質,以及一代大師的歸去帶來的不可復刻的特點,我認為它就是傳承下來的文化遺產。

  • 2 # 跨界心視野

    文化遺產,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

    盧浮宮金字塔屬於文化遺產,因為它是人類文明成果的總結。

    華人貝聿銘,設計了盧浮宮金字塔,讓全世界見識了華人可以多有才。他被視作“現代主義建築最後的大師”,世人尊稱他“貝老”。

    他為世界創造了很多兼具力與美的作品,但不得不提巴黎盧浮宮玻璃金字塔(Glass Pyramid)。

    很多人知道盧浮宮玻璃金字塔,是因為一本暢銷書《達芬奇的密碼》,但專案啟動時間比書推出時間早了20多年。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現在,玻璃金字塔已經成為了盧浮宮歷史的一部分。

    盧浮宮有幾個主要入口:玻璃金字塔入口,獅子入口,小凱旋門入口,地下車庫入口,可一般遊客都從金字塔入口進入。

    就像曾經對待埃菲爾鐵塔、蓬皮杜藝術中心一樣,曾經的巴黎人有多恨你,現在就有多愛你。

    引用某文章中的一段話:貝聿銘這七十一英尺高的透明金字塔將古老的結構和現代方法結合起來,豔麗多姿,二者相得益彰--它是一種連線新與舊的象徵,它有助於將盧浮宮推進下一個千年。

  • 3 # 西撒沙海

    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從形態上區分為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指有科學、藝術和歷史價值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跟人們生活密切相關且有歷史傳承的傳統文化。

    塞納河沿岸,也就是從盧浮宮到埃菲爾鐵塔,從協和廣場到大小皇宮,其中也包括巴黎聖母院等建築。所有十八到十九世紀的城市規劃,1991年已經整個列入世界物質文化遺產。

    因此盧浮宮金字塔應當也在規劃範圍內,它畢竟是盧浮宮的一部分。

    不過單獨拿出它來看是否是文化遺產,個人覺得,從歷史的角度來說,盧浮宮金字塔的歷史厚重感不太夠。從建築藝術的角度來說當初是被眾多建築學家詆譭甚至謾罵的。頂住壓力才蓋出來的東西,畢竟當時來看還是超現實的建築,跟整個盧浮宮的風格迥異。現在看來習慣也就成自然了,它也已經成為法國明信片上的文化符號。就像當初的埃菲爾鐵塔一樣,建造之初也是備受爭議,如今已是名副其實的文化遺產。假以時日,我也相信很多人會認為他是真正的文化遺產,而不是粘了盧浮宮的光芒混進了世界文化遺產。

  • 4 # 靈仙

    法國盧浮宮金字塔設計者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

    5月16日與世長辭

    享年102歲

    法國知名媒體用

    “罕見的建築大師”

    表達敬意

    貝聿銘獨具慧眼

    他某種現代的經典的

    卻又是離經叛道的設計思想

    在諸如巴黎的一些著名博物館

    得到了實現

    比如全世界為之驚豔的

    盧浮宮金字塔

    貝聿銘1917年出生廣州

    祖籍蘇州

    1935年前往美國求學

    麻省理工學院畢業

    後又獲哈佛大學繪圖專業文憑

    師從德國建築教育家

    建築大師瓦爾特·格羅皮烏斯

    上世紀70年代起

    他領導的建築事務所

    先後成功設計了

    包括香港中國銀行中銀大廈

    在內的諸多知名建築

    聲望漸起

    1983年

    法國時任總統密特朗

    構思擴建盧浮宮的藍圖

    不過當時的華裔設計師貝聿銘

    在法國並不算出名

    然而他的構思設計一經公佈

    卻是引發了軒然大波

    貝聿銘即不為自己的設計辯說

    也從不自己執筆

    闡釋解析作品觀念

    在他看來

    建築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最終一個統領盧浮宮入口的

    現代金字塔赫然出世

    人們紛紛跑來圍觀

    法國媒體驚呼

    這樣勇敢驚人的的設計

    讓世人震驚、欣賞、讚美不已

    盧浮宮金字塔

    如同天外飛來的一顆寶石

    鑲嵌在盧浮宮廣場

    即傳承了古典

    又連線了現代

    不但美豔實用

    還自成風景

    直到今天

    都讓法中國人覺得很傲嬌

    甚至都已經成為了

    法蘭西文化的一種象徵

    貝聿銘被譽為

    “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1993年,法國總統密特朗

    授予貝聿銘法蘭西榮譽軍團勳章

    大師,一路走好...

  • 5 # 聞魯生

    三千年前埃及長老的陵寢金字塔,三百年前法國國王的宮殿盧浮宮,陰差陽錯混搭一體,既是中國設計師貝律銘的奇思妙招,也是浪漫法蘭西的豁達寬容。

    初次探訪,確有些詫異,再次重訪,則心平氣和。文化的奇特之處,恰在於此 —— 共同的歷史屬性,抹平了歲月和地域的差異。好有一比上海外灘,與歐美建築隔江相望,竟然是和諧共處的現代風格的“糖葫蘆塔”。

    顯然,盧浮宮廣場倘若高聳一座北京、蘇州的“大褲衩”,那就哭笑皆非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聊聊你喜歡的周星馳、劉德華、成龍、周潤發每個人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