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耳朵圖圖132
-
2 # 啟航者教育張老師
中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 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如果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前,那麼中伏就需20天,俗稱兩個中伏;若在立秋之後,中伏就是10天。
三伏天氣悶熱暑溼交加,所以要注意養生多吃些清熱解暑的食物,還有三伏天炎熱之際別為了解暑盡喝些冷飲,因為三伏人體的陽氣都浮在體表,五臟六腑是寒涼的。所以吃涼性食物過多反而不利健康。一般初伏北方比較熱,而到了中伏南方比較熱。“伏”可稱“長夏”,“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出現在每年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在三伏期間,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其中最熱的是中伏。 “伏”,乃是藏陰氣於熾熱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在三伏期間,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其中最熱的是中伏。
中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 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如果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前,那麼中伏就需20天,俗稱兩個中伏;若在立秋之後,中伏就是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