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問題,筆者想表示的是:如果你是有錢人,那麼完全可以享受到生而為人的樂趣
人工智慧的發展,確實可以大幅度提高人類的工作效率,以至於讓未來的人們一週工作三天就可以了。
但若從資本最最佳化的角度上來看,使用相對廉價的人工智慧,必然是要優於僱傭相對高昂的人工勞動力的。
所以,在人工智慧高速發展的未來,必然會出現一個問題,即大量的(低技能)窮人,該如何解決自身的生存問題。
在英國的工業革命期間,就曾經發生過大的失業浪潮。
亨利·梅休(Henry Mayhew)是較早進行貧困問題調查訪問的英國社會學者,自從1849年起,他持續在《晨報紀實》發表關於工人階級生活狀況的作品,1851年,他將這些文章綜合起來,加上自己另外在對倫敦的調查,出版了《倫敦勞工與倫敦窮人》(London Labour and London Poor):
在這段時間內,不少英國的工人,因為恐懼機器的競爭,甚至還發生過因此而搗毀機器的事件。
而上述這些事件與狀況的產生,在筆者看來,完全是因為資本家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所造成的。
而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來說,同樣會面臨這個問題:
故此,無論是從歷史,還是從現實,因技術革命所導致的失業問題,都必將成為我們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嚴重問題。
若這個問題解決不好,那麼必然會引起社會的動盪與不安。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想表示的是:如果你是有錢人,那麼完全可以享受到生而為人的樂趣
人工智慧的發展,確實可以大幅度提高人類的工作效率,以至於讓未來的人們一週工作三天就可以了。
但若從資本最最佳化的角度上來看,使用相對廉價的人工智慧,必然是要優於僱傭相對高昂的人工勞動力的。
所以,在人工智慧高速發展的未來,必然會出現一個問題,即大量的(低技能)窮人,該如何解決自身的生存問題。
這問題並不是筆者故意的聳人聽聞,這類事情歷史上曾經真正的發生過在英國的工業革命期間,就曾經發生過大的失業浪潮。
亨利·梅休(Henry Mayhew)是較早進行貧困問題調查訪問的英國社會學者,自從1849年起,他持續在《晨報紀實》發表關於工人階級生活狀況的作品,1851年,他將這些文章綜合起來,加上自己另外在對倫敦的調查,出版了《倫敦勞工與倫敦窮人》(London Labour and London Poor):
梅休認為,1848年,英國約有187萬人接受過貧困救濟,另外有225萬人,約佔總人口14%的人根本沒有可靠的職業。在工業化時期的英國,僅有1/3的工人能成分就業,另外1/3的工人只能半就業,剩下1/3的工人則完全失業。在這段時間內,不少英國的工人,因為恐懼機器的競爭,甚至還發生過因此而搗毀機器的事件。
而上述這些事件與狀況的產生,在筆者看來,完全是因為資本家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所造成的。
而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來說,同樣會面臨這個問題:
世界經濟論壇在2016年年會召開前夕,於18日發表報告,預測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在今後5年改變商業模式和勞動力市場,導致“15個主要發達和新型經濟體淨損失超過500萬個就業崗位”。故此,無論是從歷史,還是從現實,因技術革命所導致的失業問題,都必將成為我們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嚴重問題。
若這個問題解決不好,那麼必然會引起社會的動盪與不安。
所以,筆者對本問題的看法是,馬雲的看法只是馬雲的看法,並不代表大多數人的看法,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必須要兼顧廣大窮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