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嘻哈步行街
-
2 # 檸檬雙皮奶
從《衝頂大會》、《芝士超人》到《百萬英雄》,資本大佬們的瘋狂砸錢使這場全民狂歡愈演愈烈。
就這樣,身邊的廣電人也漸漸坐不住了。對於直播答題,大家大概持這三種不同的態度。
第一種人,隔岸觀“火”——這些人多是一種觀望或是看熱鬧的心態。要說直播答題,本就是電視臺的特長,《開心辭典》、《一站到底》、《詩詞大會》哪個不是口碑之作。論做內容、做節目,這些粗質劣造的直播平臺怎麼能跟電視臺比?且看看你們的錢燒完之後如何持續。
第二種人,望而卻步——鉅額的資金支援、簡單粗糙的節目形式,這在網路直播平臺自然是行得通。試想,移植到電視熒幕上,誰看?另外,技術怎麼解決?電視跟手機如何同步?獎金怎麼解決?這都會是問題,再等等看。
第三種人,迎“風”而上——這部分人躍躍欲試,想要藉助這個風口,摸索一下網路直播與電視直播雙向互動的可能性。畢竟,直播平臺與廣電的合作早有成功先例,有人提出是否有可能將直播答題與電視節目答題同步進行,藉助贊助商提供獎金或禮品的形式,拉動收視和使用者參與。不管怎麼說,這個錢,電視人也想賺。
要說起來,直播平臺與廣電的合作也是早有先例。正如2017年,花椒與浙江衛視合作《中國新歌聲》海選、與深圳衛視合作《歌手來了》節目海選,年末“花椒1218直播節”還登上了北京衛視。可以說,直播平臺與電視臺的合作是有無限的想象空間的。
那麼,大火的直播答題與電視臺到底有沒有可以合作的可能性?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這不,江蘇衛視先站出來了。近日,花椒的《百萬贏家》與江蘇衛視的《一站到底》結為獨家合作伙伴,花椒成為直播答題平臺中第一個敢吃螃蟹、與電視綜藝合作的平臺,這次合作也開創了電視節目與直播答題融合的新玩法。
這次臺網聯動,無論在人員的參與上還是題庫的設定上,兩大平臺都進行了深度的融合。人員上,江蘇衛視《一站到底》的主持人李好同時也擔當《百萬贏家》的主持人;《一站到底》的名人堂可能到花椒《百萬贏家》進行直播;《百萬贏家》周榜前三名有機會登上江蘇衛視《一站到底》的節目舞臺。題目設定上,《一站到底》節目結束後,緊隨的一場《百萬贏家》中80%的題目來自於剛剛播出的《一站到底》。
對雙方來說,這次合作無疑是雙贏的。《百萬贏家》藉助《一站到底》的成熟經驗,提高了節目整體的調性和專業性。《一站到底》則藉助了網路直播的超高人氣獲得了觀眾的導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節目參與的門檻,將觀眾最大可能地集中到了一個場景之下,從而收割他們的注意力。同時,對於兩個平臺的宣傳互推來說,這也是一次雙贏。
關於合作形式,電視臺與直播平臺之間是有很多空間的。例如:
內容合作形式。這是一種雙贏的模式。如江蘇衛視與百萬英雄這次的合作,兩個獨立的平臺各自推進各自的節目,在節目內容上和參與環節上進行交叉融合,達到相互推廣相互融合的效果。這種形式適合於覆蓋較廣、影響力較強的省級媒體及以上的平臺。如平臺上原本就有知識益智類節目,則更易推行。
平臺合作形式,更多的是一種你助我贏的形式。有人提出是否可由直播平臺提供成熟的技術和平臺支援,電視臺借用這個平臺獨立運營電視端與直播端節目,兩者並行。這種模式也可深入思考,這種模式中,直播方更多地是扮演一個技術平臺提供方的角色,獲取平臺使用費或利潤分成。而電視臺使用直播平臺獨立運作電視端和APP端的節目,兩端同步進行,將電視直播與手機答題相結合。簡單的說,就是把目前的網路直播答題搬到電視上去。這種模式更適合於各地方媒體,圈住本地觀眾的注意力,植入本地廣告主的廣告,植入本地商家的獎品等都可以考慮在內。
相比內容合作的模式,這種形式似乎給直播平臺帶來的短期收益並不多,然而由於可合作的地方電視臺數量基數大,一旦平臺搭建成功,可供眾多地方媒體使用,這其中的利潤也是難以估量的。
前景是美好的,然而電視臺想要與直播答題平臺合作,確實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首先,資金問題和門檻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直播答題為什麼這麼火?主要由於零門檻和現金的刺激。目前的直播答題平臺都處於“撒幣”、“燒錢”的局面,單場10萬、50萬、100萬甚至300萬的鉅額現金,對於拿著風投的網際網路直播平臺來說是簡單易行的,但這對於如今捉襟見肘的電視臺來說確實太難。尤其是再加上節目的包裝製作、推宣以及後續成本,又有幾家電視臺可以承受得的了呢?
有人提出,為了減輕獎金或獎品上的壓力,可將每期節目設定不同的主題,例如設定萬科專場,題目可與萬科地產相關,獎品可設定購房優惠等。這樣的專場節目,可吸引有直接購房需求和意向的觀眾參與,不但提高了准入門檻,還可有效鎖住目標觀眾,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為電視臺和商家減少成本。這些都是可以考慮的,但尺度的把握一定要精準,免得畫虎不成反類犬,最後又走了電視有獎競猜的老路。
其次,技術問題。一切創新都是要以技術為基礎的。而就目前各大直播平臺的現狀來說,似乎並無研發平臺提供合作的精力。據某直播平臺的運營人員透露,目前公司所有人員都在忙直播答題這個專案,確實有很多電視臺的來談技術合作,但目前暫不考慮,後期也可能會面向大家開放此權益。
看來,廣電人想要分得這口熱羹還需要點時間和思考。
-
3 # 大大的神掌
目前來說,第一你有才藝或者特點,第二你有運營團隊。才有機會。因為現在的形式大主播,連明星都直播了 他們已經拿走了頂端的流量。剩下的流量小主播新人憑本事吸收咯
回覆列表
1 音訊產品為什麼突然受青睞?
汽車工業的發展給廣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特別是以移動人群為服務物件的交通廣播,迎來了春天。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打破了汽車載體的限制,將音訊產品與廣播內容推向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可以是手機App、也可以嵌入智慧冰箱、烤箱,甚至是抽水馬桶。因此,不同背景、不同運維模式的媒體都在關注音訊的原因可以細分為以下3點。
(1)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帶來顛覆性的資訊傳播變化。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最大的特點就是“伴隨性”,而“強伴隨性”恰恰是音訊傳播最大的優勢,也是音訊更優於視訊的方面。另外,流量使用不大、所佔介質記憶體空間小,也是音訊的另一大優點。
雖然網際網路技術顛覆了使用者閱讀圖文資訊、觀看視訊的方式,但音訊的內容和價值沒有得到很好地挖掘。雖然近年來出現了以蜻蜓FM、喜馬拉雅FM、考拉FM為代表的一批移動網際網路電臺平臺,但是這些平臺的內容以音樂、娛樂類節目為主,音訊資訊服務還是以各個中央級和省級電臺實時直播的線性接入為主,生命週期較短。海量的電臺資訊沒有在網際網路平臺形成有效推送,“伴隨性”沒有轉化為“傳播性”,空間突破有待進一步開發。
(2)網際網路音訊產品受眾群體年輕化,是消費的主力軍,也是廣告傳播的目標群體。20至50歲,是音訊在移動網際網路上的主要受眾。第三方研究機構以蜻蜓FM為樣本做過一次調查。調查覆蓋北京、廣州、上海、南京、蘇州、杭州、溫州、鄭州、西安、蘭州等東、中、西部城市,隨機抽取了活躍收聽廣播(每週4小時以上)的蜻蜓FM使用者樣本資料,男性佔53.3%,女性佔46.7%;20歲以下佔8%,20~35歲佔45%,35~50歲33%,50~65歲佔11%,65歲以上佔3%[1]。
(3)使用者對於網際網路平臺上新聞資訊音訊的需求大。還是前面提到的這份第三調查資料顯示:有74.1%的使用者通過收音機和蜻蜓FM收聽中央、省市級廣播電臺的新聞節目,只有24.1%的使用者通過蜻蜓FM收聽非官方媒體制作的新聞節目。也就是說,在新聞節目這一領域,傳統媒體更具有優勢,即便是在新媒體的平臺上,使用者也更願意接受和信任傳統媒體。而在新聞節目領域,評論節目更受歡迎,有68.9%的使用者通過收音機和蜻蜓FM收聽中央、省市級廣播電臺的新聞評論,只有29.3%的使用者通過蜻蜓FM收聽非官方媒體制作的新聞評論。因此,收聽新聞節目,使用者更認可傳統媒體。
綜上所述,技術的發展,廣闊的市場讓音訊成為眾多傳媒集團競相看好的領域。2016年亞洲廣播大會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臺長閻曉明提出“一個屬於聲音的時代正在來臨”。
2 新華社音訊產品發展現狀分析
相比較於人民日報和浙報集團,新華社一直有音訊陣地——音訊通稿線路。這條音訊線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延安時期的新華廣播。1940年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廣播委員會,由周恩來任主任,新華通訊社、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三局等單位的負責人任委員,領導籌建廣播電臺的工作。同年12月30日,在延安西北的王皮灣村,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座廣播電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當然,隨著時代變遷以及新中國成立中央媒體分工的不同,當年的廣播電臺蛻變為今天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而新華社音訊報道的傳統一直傳承到了現在,成為國內各大電臺報道的稿件來源。
2016年8月,為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新華社音視訊部完成重組,新音訊通稿編輯室成立,主要負責音訊通稿線路供稿,對內對接所有海內外分社的音訊報道組織策劃、採訪編輯,對外向包括北京臺、四川臺等省市級廣播電臺提供供稿服務,日均發稿20條。
重組以來,為提高音訊稿件的影響力,做好音訊稿件的“供貨方”,音訊通稿編輯室做了4件事:第一,斃稿。槍斃原本的純地方的資料新聞稿件、音訊質量不高的稿件、沒有傳播價值的新聞稿件。第二,增加採訪內容和現場聲。增加了帶有現場聲和同期採訪的稿件比例,並在標題註明便於使用者採用。第三,開拓成品節目,並分為了成品和素材兩版,使用者可以各取所需。第四,產品線路內容分層。既有加了與主持人呼應的現場連線稿、記者觀察稿,記者手記稿,小專題性質的記者調查稿,也有加了音樂包裝的成品稿。在內容上,還有區別於日常稿件的各種策劃稿,都按一定的主題進行了冠欄。
重組3個月後的因特網下載統計資料顯示,省級使用者的下載率穩步攀升。例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下載率從27.3%,提升到54%,湖北省交通臺下載率從8%提升到25%。
然而,由於新華社音訊通稿線路仍是以面向電臺使用者提供單條音訊稿件為主,因此目前,音訊產品在與“網際網路+”的“牽手”上,除了與新媒體中心共同打造微信公眾號上“音訊版夜讀”,與評論部在“蜻蜓FM”上推出“音訊版新華社評論員文章”外,在新媒體領域還是短板。
3 新華社音訊與“網際網路+”如何牽手
3.1 弱化時效,強化表達
以“音訊版新華社夜讀”目前的好評與建議來看,“讀”的需求在“朋友圈”的需求很大,是人們在高速運轉的社會狀態下,對於心理慰藉的剛需。因此,“讀”的範圍可以拓展,比如親子共讀,記者薦讀、名人誦讀,都可以成為不定期的板塊,結合新聞事件、熱點話題、假節日等契機在公眾號上推出,增加公眾號的粘度,同時將我們的傳播價值與理念內嵌於這些“誦讀”,從而形成傳播的共振點。
3.2 融合形式,聚合資源
新華社的職能與地位決定了在音訊產品生產上新聞類仍是主打的拳頭產品。那麼,如何讓新聞好聽?怎麼讓新聞入耳?首先,建議利用好文字記者手上大量的採訪錄音。這些錄音資料如同被擱置的富礦,目前僅僅轉化為了文字報道中的“直接引語”。而沒有轉化成有價值的採訪錄音,成為可聽新聞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考慮新聞類內容以“微音訊”的形式或者在手機App開闢“新華社FM”等欄目,與文字內容有機融合,讓新聞不僅“動聽”,讓新聞“有深度”,真正產生新華社風格的新聞音訊產品。
3.3 打通渠道,擴大傳播
新媒體平臺不缺少內容生產者,而是缺少專業化內容生產者。從之前視訊網站的發展來看,以UGC(使用者原創內容)為主已經開始轉向PGC(專業生產內容)。這是因為使用者原創內容良莠不齊,存在偶爾性和片段性。
然而,儘管客戶端競爭激烈,但是集合平臺上的海量音訊產品普遍暴露出型別同質化、製作水準低下等問題,有相當一部產品由視訊產品簡單轉化而來,音訊市場亟待培育。
佔有新華社資源的音訊產品,也應該抓住這一規律,摒棄選用“新聞供應方”思維,突出專業化優勢,打造直接面向受眾,內容傳播更為垂直的報道,建立一批有針對性、符合點播傳播規律的品牌欄目,以更柔軟的姿態形成傳播效應,進入網際網路音訊平臺擴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