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情永駐370598525

    昆蟲與鳥類飛行高度增加後,翅膀振動頻率不增返減,剛起飛頻率高,到達一定高度靠的上升氣流滑行,比如信天翁起飛翅膀振動頻率高,飛上天空之後頻率就低了,同樣看過大雁飛越珠峰紀錄片的也會明是同一會事。

  • 2 # 憤然骷髏

    這個問題我根據自己的理解具體化一下,問題中所言的飛行專指撲翼飛行狀態!好了,就針對撲翼飛行狀態而言,高度升高後,隨著大氣密度降低,撲翼飛行的無論是昆蟲或者鳥類,其翅膀的揮舞(振動)頻率毫無疑問會上升!原因也很簡單,無論鳥類和昆蟲的撲翼模式多麼複雜,其為了維持在空中的飛行都必須遵從力學規律——其翅膀揮舞產生的氣流垂直向下的分量必須等於大於體重,而與飛行方向相同的分量必須等於大於飛行阻力!所以,在大氣密度下降的情況下,翅膀每揮舞一次所產生的空氣動量亦隨之下降,所以,只能透過增加揮舞頻率(實際情況恐怕還同時有增加揮舞迎角)來保證足夠的空氣動量。類似的情況可以透過直升機再高海拔地區飛行必須加大旋翼轉速以及加大旋翼迎角來克服空氣稀薄帶來的升力下降現象來理解。

  • 3 # ZBLiu

    道理上來說,高空空氣稀薄,振翼飛行撲動頻率要增加。但這是指在靜止的空氣中。

    然而,鳥類有各自的飛行高度上下限。在它自己的升限內,空氣密度的變化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一般說來,除遷徙之外,鳥的飛行高度普遍低於152米,而大多數鳥類的飛行高度也很少超過914m。一千米的空中,氣壓是地面的90%。對於飛行高度在200米以下的鳥來說,氣壓變化不到百分之二,低空還有氣流擾動等等,振翼速度即使有變化也不容易區分出有多少是氣壓造成的。而遷徙的鳥,多數常要藉助氣流,所以振翼速度也不是簡單地隨高度變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何以為“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