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樂音坊
-
2 # 老饅頭簸箕
無損是“無失真壓縮”的簡稱。
我們知道一張CD的記錄格式是16bit,44.1KHz取樣率,這樣一首歌的資料率是1.5M每秒,一分鐘大約10M,一首歌就要40M。早期網際網路速度慢,512k的adsl都算超速,32M 128M的儲存卡就算海量,顯然傳不了也存不了幾首歌。
怎麼辦呢?由於音訊訊號和人耳聽覺上的一些特性,人們發明了一些演算法,比如MP3和AAC,對原始的CD音訊資料做一些資料壓縮處理。
-
3 # 鄒小櫻
無損音樂是一種格式,它和“有損音樂”是相對應的。
所謂有損,簡單地說,就是我們通常使用的MP3格式。MP3是一種壓縮的音樂儲存方式。它能以CD格式的大概十分之一的大小,把音樂絕大部分的、普通人耳朵辨別不出來的音質,把檔案儲存下來。在頻寬並不富裕的時代,MP3這種有損的格式非常便於傳播。此外,後來延伸的AAC格式,即蘋果商店itunes所下載的格式,也是另一種有損格式的標準規格。
但隨著網路頻寬的擴容,我們發現,下載速率越來越不是問題了。我們反倒是希望聽到越來越接近於音樂本身面貌的樣子。於是,無損音樂成為了一種需求。無損,說白了,就是音樂錄製完成之後,其道出的母帶(master)級別的檔案,它的位元速率是怎樣,無損就怎樣。等於是讓普通的音樂愛好者得以聽到錄音室級別的音訊檔案。
無損音樂大部分用wave格式進行儲存,也有少部分flac格式,等同於wave位元速率但體積比wave稍小一點。在sony的標準裡面,增加了一個hi-res的標準,會給支援hi-res的播放器、以及相應的音訊檔案貼一個標籤。我不能說hi-res是無損,但它已經是接近無損的一種聆聽體驗。對於人的耳朵來說,其實已經分辨不出其區別了。
-
4 # 言木木夕
無損音樂從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沒有任何的音軌缺失或者是音軌損壞的高品質音效歌曲,反之就是一般音樂!
但是你用你的自己的耳朵去聽是根本聽不出來的。
無損音質就高品質。一般來說吧,無損格式都是直接從CD裡面抓軌出來的,複製出來的音樂都是WAV的,WAV是無損格式中一種非常常用的格式,音質來說也是最好的。
APE和FLAC也差不多,但是APE有要高一點。無損格式的音樂容量非常的大,一般一首 5分鐘的歌曲 通常都是在30M左右的容量。
-
5 # SUMER的MINUS
首先要明白,無損音樂和有損音樂(一般音樂)是相對而言的。這個損失聽我給你慢慢道來。
你常聽歌看到128kbps、96kbps、320kbps都是這種壓縮處理後的檔案了,aac、ape只是記錄剛才那些點的方式不同,位元速率、壓縮率才是真正衡量是否損失的條件。
-
6 # 黑儀SAMA
顧名思義,無損音樂就是沒有資料損失的音樂,而通常我們指的無損音樂是指壓縮過程過基本沒有損耗的音樂。無損音樂一般源自於各種錄音及燒錄裝置,而我們播放裝置上常見的無損格式有flac和ape等格式。
那麼問題來了,無損和一般音樂到底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做過測試,盲聽320kbps的音樂和無損音樂,一般人是根本聽不出區別來的;但聽128kbps的音樂和320kbps的音樂,很多人都能聽出明顯區別。
而對於播放裝置而言,越好的播放裝置越能真實還原音樂原作的感覺,普通的音樂裝置有損和無損差距不大。
說下結論吧:
一般而言,320kbps的音樂足矣,無損對於手機等移動裝置來說聽不出什麼區別反而佔著大量的儲存空間;如果你是音樂發燒友,有著出色的聽感和夠燒的裝置,自然需要品質更好的音樂來發揮,此時無損音樂就成了剛需
-
7 # 187090853
通俗點的說法,就是能夠在100%儲存原檔案的所有資料的前提下,將音訊檔案的體積壓縮的更小,而將壓縮後的音訊檔案還原後,能夠實現與原始檔相同的大小、相同的位元速率,這就叫做無損音樂,和一般音樂可能就是還原差異吧。
回覆列表
簡單來講,你坐在音樂演唱者旁邊聽到的就是無損音樂,其他一切都是有損的。當然如果你的耳朵有一點問題,聽到的也是有損的。
廣義的無損音樂是指沒有被經過任何壓縮的音樂,一首音樂通常應該包含所有資訊,包括動態和空間資訊。
為了更深刻的瞭解什麼是無損音樂,我們先看看音樂是怎麼被壓縮的。音訊要經過傳輸、儲存的過程,每一次都會有損失。
資料壓縮是使用盡可能少的資訊來傳遞大量內容。1.錄音的過程是第一次壓縮。錄音的行為意味著對頻寬,頻率響應,準確性,噪聲的限制,這些限制從麥克風和放大器開始,一直延續到儲存或傳輸裝置。
2.CD上的壓縮。CD上的音樂通常被認為是“無損的”,可以視為原始音樂。CD可以立體聲記錄每秒16位資料,每秒取樣44.1k。如果進行計算,您會發現這些數字並沒有完全疊加,因為資料還包含一些錯誤保護程式碼。
無損DFF1>無損DSF>無損DFF2
無損DFF1>無損WAV>無損DF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