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國的“國語辭典”《現代漢語詞典》(一般簡稱《現漢》)從第5版開始,已經標註詞性了。
儘管如此,這個成績也是來之不易的。
在語言學界,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曾有過一次大規模的爭論,題目就是“漢語究竟有沒有詞類”。儘管我們今天已經覺得這個問題不是什麼問題,但在當時卻不但影響了國內,還波及了許多國家的漢學界。後來,中國語言學第一刊《中國語文》先後出了幾種專刊,來登載這些討論。
此時,除了極個別人,大部分的語言文字工作者,都是承認漢語詞彙的詞類這一認識的。但是,這個認識卻一直沒有體現在辭書編纂活動中。這和時代環境有很大關係,而大規模的辭書編纂工作,其實是文革中後期的事情。
《現漢》從第五版標註詞性,成了漢語詞典編纂史上的里程碑,它標誌著與世界辭書編纂的接軌,也標誌著中國的漢語詞類研究已取得重要學術成果,開始走向應用。
很快,商務印書館推出了第六版和第七版。和第五版相比,第六版的詞性標註在體例和內容上都仍前一貫,除新增詞新標註外,僅有極少數的改動,這正說明五版的詞性標註已經非常成熟。
華人教育程度的大幅提升,其實也是文革以後的事情。所以,今天華人對漢語結構的認識,甚至對這種認識如何影響說話作文的認同,也是逐漸深入的。
總結:
其實,中國的“國語辭典”《現代漢語詞典》(一般簡稱《現漢》)從第5版開始,已經標註詞性了。
儘管如此,這個成績也是來之不易的。
在語言學界,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曾有過一次大規模的爭論,題目就是“漢語究竟有沒有詞類”。儘管我們今天已經覺得這個問題不是什麼問題,但在當時卻不但影響了國內,還波及了許多國家的漢學界。後來,中國語言學第一刊《中國語文》先後出了幾種專刊,來登載這些討論。
此時,除了極個別人,大部分的語言文字工作者,都是承認漢語詞彙的詞類這一認識的。但是,這個認識卻一直沒有體現在辭書編纂活動中。這和時代環境有很大關係,而大規模的辭書編纂工作,其實是文革中後期的事情。
《現漢》從第五版標註詞性,成了漢語詞典編纂史上的里程碑,它標誌著與世界辭書編纂的接軌,也標誌著中國的漢語詞類研究已取得重要學術成果,開始走向應用。
很快,商務印書館推出了第六版和第七版。和第五版相比,第六版的詞性標註在體例和內容上都仍前一貫,除新增詞新標註外,僅有極少數的改動,這正說明五版的詞性標註已經非常成熟。
華人教育程度的大幅提升,其實也是文革以後的事情。所以,今天華人對漢語結構的認識,甚至對這種認識如何影響說話作文的認同,也是逐漸深入的。
總結:
首先,中國辭書編纂沒有標註詞性的傳統,原因是人們長期對漢語有無詞性認識都還不同其次,漢語中詞性的分類,長期沒有統一意見。儘管大的詞類是沒有認識差異的,但某些小類卻長期是百家爭鳴的狀態最後,華人的語用行為中,一般不透過詞性來指導說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