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創文、創衛的開展,很多小區裡的都會有這樣的人,他們願意到街上的採血車裡無償獻血,甚至捐獻骨髓,也會參加單位裡和社群組織的志願者活動,到街頭為群眾服務。但一些人就是堅決不願意在自己居住的小區裡做一些實際的事情,你見過這樣的人嗎?你認為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呢?(注:圖片與本提問無關)
回覆列表
-
1 # lihhsd
-
2 # 銳眼說小區
這個本人是做過一些調查的,就是到血站的採血點那裡,在那些獻過血後的愛心人士那裡跟他們聊天,一是先打聽他們是不是住在小區裡的人。二是打聽小區裡是否成立了業主委員會。三是打聽他們是否參加小業委會工作,或者平時也參加小區業委會組織的小區事務工作。得到的結果讓人失望,那就是多數人沒有參加,也不願意參加。再詢問具體的原因:你都可以來街上獻血了,為什麼參加小區的一些事情,為小區做點好事,對自己和大家都有好處的事,反而不參加呢?
一些人的回答很讓人深思。
一就是小區裡的事務太具體了,涉及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雖然利益看起來微不足道,有的甚至根本就沒有個人利益,但卻有人老是用懷疑的眼光看待,讓人產生不如不幹,甚至遠離小區事務的想法。比如,一個小區裡,業委會為了增加點公共收益,聯絡了廣告商,在空置多年的電梯門外牆上打點廣告,但卻有業主在業主群裡稱是侵犯了業主的利益,這很讓人極不舒服。二是看到平時有業主在群裡講的是頭頭是道,但卻都是練嘴的,真正到要做事的時候卻又當了縮頭的人,但這些人卻老是喜歡別人的刺,人家做這樣也有缺點,做那樣也有貓膩,看到這些言論,也就根本沒有在小區裡做事的心念了。三就是小區裡的一些事務程式比較複雜,需要表決透過一定的比例,但是到真正需要表決的時候,參加的人卻很少,就是那些吵吵嚷嚷的人,也不出來參加表決,這讓一件事情很難落實下去。
聽到這樣的回答,讓本人也極為感嘆,那麼,你們的小區裡有這些的人和這樣的現象嗎?
獻血是有回報的,國家從政策當年都有規定。但為小區做事很可能沒有回報,還可能被罵狼子野心,如加入業委會一定是想發財,這就是公地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