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向陽願景
-
2 # 三農領域朱哥
中國姓氏由來和種類 張、王、李、趙、陳、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這些姓氏是如何產生的呢? 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碼事,氏是從姓那兒派生出來。從漢代開始,姓氏混而為一。現代我們中中國人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考其來歷,大致可分為十二種: 以姓為氏。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母權制氏族社 會以母親為姓,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以國名為氏。如我們所熟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岔生采邑於蘇,岔生後代便姓蘇。
我們的祖先太聰明瞭,他們在五千多年前就用“姓”給自己的家族做了命名。當然,我們祖先這麼做的時候,想到的不僅僅是標識自己,區別他人,很重要的是為了避免近親繁殖。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此舉一下子給他們家族的染色體Y打上了標記。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的“姓氏”,就是染色體Y的“姓”,因為生生死死,承載著姓的一代代的人都消失了,但染色體Y卻與“姓”結合在一起,流傳至今。姓的傳遞,就是Y染色體的傳遞。這真是人世與自然神奇的同構,是天人合一的典範。我甚至認為姓氏是我們中中國人的一項偉大的發明,是一項不亞於四大發明的發明。
-
3 # 國學明志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最早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姚姓。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
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
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氏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
夏、商時期,貴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為氏,意思相當於家或族。夏王室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為己姓,己姓中有蘇、顧、溫、董、豢龍等氏。商王室為殷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韋為彭姓。商代還有條氏、徐氏、蕭氏等十三個姓。
雖然周代貴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稱姓,未婚女子如齊姜、宋子,齊、宋為國名,姜、子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欒祁,江、欒為夫家國、氏名,芊、祁為女子本人的姓。當時有同姓不婚的習俗,故稱貴族女子的姓以示與夫家之姓有所區別。
周代實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別。一個氏的建立表示一個小宗從大宗(氏)分裂出來,另立門戶。建立侯國要經周王認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許,稱之為"胙之土而命之氏"。
-
4 # 老孔講故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被遇到姓張、姓王的,其實這一類大姓從其起源來看,他們有很多不一定都是漢族,比如司徒這類常常會被我們認為是其他民族的姓,也不一定就是其他民族。如果某個姓想要追根溯源,就必須要從中國歷史發展的源頭開始探究。
中國的姓氏如果想要探究其源頭的話,那就是母系氏族社會了,這從中國古代五大帝王的姓裡面就能夠看出來,並且表現出來的這種特徵非常的明顯,他們的姓裡面都帶有“女”,炎帝是姓姜,黃帝是姬姓,而少昊則是嬴姓,夏禹是姒姓,虞舜是姚姓。姓氏的來源有很多,但是得到大家廣泛認可的不外乎以下幾種,這些是最早產生的姓,也是最開始的姓,隨著歷史的逐漸演變,後人們以姓為氏,這些大多數都是有女旁等。
以官職為姓。比如我們在古裝電視劇裡面,經常能夠看到有人叫司馬、司空、司徒、帥、史等。古代的司馬的和程其實從宗族來說,是出自於一個姓,顓頊的曾孫重、黎就是他們的遠祖。在周宣王的時候,程伯當上了一個官職——司馬,於是程氏的後人也就放棄了以前的程姓,改姓司馬了。他們的後裔有司馬遷、司馬光以及司馬懿等。
以國邑為姓。在周朝建立後,各宗族的功臣和以及他們的子孫都得到國王的大力封賞,在皇帝的幫扶下,他們開始壯大,有了自己的人民和城池,諸侯國的君主為了牢固自己的統治,會把自己的領地再次分封給卿大夫,進而發展了小國家,比如韓、趙等。趙氏的祖先是造父,本姓嬴,在穆王西巡的時候,造父原本的職業是給周穆王駕車的一個的車伕,因為他駕車技術嫻熟,於是穆王就把趙(位於現在的中國山西洪洞縣區域)封給了造父,造父和他的後人就以封地為姓。中國的趙姓源於中國的山西,後來在中國的河北省發展興盛起來。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就是河北人。
以祖父的名或字為氏。在古代,宗法制的思想觀念非常的濃厚,天子的兒子要被稱為“王子”,天子的孫子要稱為“王孫”,因此也有了“王子王孫”一說,王孫的兒子以自己的祖父的名為氏,這類姓氏有豐、牛、柯、樂等。以在家的長幼排行次第為氏。這種方式最主要的依據就是看在出生的時候家裡有沒有其他的孩子,因此,家裡的第一個孩子是老大稱為孟(伯),第二個孩子是老二稱為仲,第三個孩子稱為叔,第四個孩子稱為季。
以爵號、諡號為氏。以爵號為氏最為突出的就是王和候這兩個姓氏了,王氏都與自己的先祖受封為王或者是自己稱霸有關係,王在中國是一個大姓。而諡號上面多以褒義的諡號為氏,比如文、武等。
以居住地為氏。這種以自己生活的地方作為自己姓氏的人,沒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他們和上述的這些人不一樣,以居住地為氏的人被排除在受封賞領地人群之外,社會地位低,只能以自己所在的地方為氏。比如,住在池邊的人就以池為氏,住在柳樹下面的人就以柳為氏,除此之外,還有東方、東郭等。
以技能為氏。在古代,一些人掌握著比較嫻熟的技藝,能夠用來謀生,但是他們的社會地位非常的低,比如屠、卜、巫等,他們這一些沒有封地的人在當時又被叫做是“百工”,後人以他們所從事的職業為氏。
避諱改氏和被皇帝賜氏。在古代的朝代裡面,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多見的,比如在唐玄宗時期,原來的姬姓為了不以下犯上,不為自己招致災禍,就避諱改成了周姓。在唐代很多的開國將領們都姓李。為了表示對大臣的寵幸,皇帝因此把國姓賞賜給自己的功臣,以此表示對大臣的器重和賞賜。在明末,鄭成功也被皇帝賜予了朱姓。賜姓不僅能夠拉攏大臣,還能作為一種懲罰。比如,在武則天登基後,為了懲罰唐高宗的王皇后,武則天賜予了她蟒氏。
由少數民族轉化而來。這種姓氏常見的就是宇文、尉遲、長孫、慕容等。在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裡面,慕容這一姓氏是屬於西夏國的,可以理解為屬於少數民族。
-
5 # 天馬行空128039981
姓氏是母系氏族社會誕生髮明的。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母系民族社會,女人那時就是氏族中的核心,如果有嬰兒誕生的都會繼承母親的姓氏。甚至孩子就只知道自已的母親叫什麼卻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叫什麼,那時的母系氏族社會需要按照彼此不同的姓氏區分血脈,避免近親結婚,影響生育率。
現在有些姓氏就是母系社會的古姓氏有八大姓,臂如帶有女字旁的古八大姓:姜、姬、姒、嬴、妘、媯、姞、姚等都是人們繼承的姓氏就是女姓祖先的姓氏。
母親氏族社會在約(5500年至4000年前),母系氏族社會為父系氏族所取代。到了父系氏族社會時代,人類體質上的原始性基本消失,被稱作“新人”,也就是母系氏族制後期,現代人形成,男性就取而代之成了核心。到了新石器時代的早期,作為其發明者的婦女在生產和經濟生活中,在社會上受到尊敬,仍有支配地位和主導地位。
-
6 # 東方122747686
姓和氏都是由原始部落和方國或宮職的稱謂演化而來。跟據女媧造人的傳說和原始社會知母不知攵的特點上看,母系的姓由女人發明,攵系的姓由男人發明。
-
7 # 呼呼84496
姓氏出處來於天,古代先民茫然間。伏羲漁獵耕桑田,物不足時有交換。無姓無氏買賣難,相互交流需往還。八卦開天造靈辭,蒼頡造字留遺篇。
父系母系皆是人,中有智者解其煩。人間自此有百姓,做事覓人不再難。
-
8 # 張建明
聽媽媽說:我是從母親肚子掉下來的……、,我聽媽媽說:她嫁給了老張家的兒子,所以我姓”張”……我開玩笑的跟媽媽說”我想姓”陳”,媽媽說”不可以”……哎!……祖祖輩輩的傳承,傳統習慣……
-
9 # 偉心透明20轉好
無論你姓什麼名什麼,都是女人所生。當女人生下孩子,其父親要出門了,為父親而埋下姓名,也許為著永別記念吧。第一個姓氏,應該由父母共同認定,當他後來再成父親的時候,就跟父親同姓了。原來姓的起因,還是為著紀念其父親的。[笑哭][笑哭][笑哭][我想靜靜][我想靜靜][玫瑰]
-
10 # 璀璨星成
因為世上就只有男女雙性,
據說是女人發明的,但是也沒有史料記載,就算是吧,也無從考證。
至於姓氏,我認為,這其實是一個人的記號,真正重要的是:安全和健康,家庭幸福,晚輩昌盛,心態正常。
回覆列表
國史、方誌、家譜,是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傳承的三大支柱。中國姓氏表明了一個人的家族系統和血緣關係,是瞭解中華文化的重要契入口。沿著姓氏起源、姓氏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梳理姓氏和姓氏文化的社會功能,使我們從中認識到姓氏文化研究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培養國民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方面的重大意義。
一、中國姓氏的淵源和姓氏文化的發展
1、中國姓氏淵源。中國的姓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會,氏和姓並不相同,它是姓的分支,較姓的產生要晚一些,起源於父系氏族社會。姓原本是代表母系氏族的族稱,是同一女性始祖的後代們所共同擁有的符號標記;氏作為姓的分支,是子孫繁衍後各個分支所特有的符號標記。《呂氏春秋·恃君覽》中記載:“昔太古嘗無君矣,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在母系氏族社會,人類實行群婚制,子女與父親的關係不能確定,只能按母系來確定人的血緣身份和氏族歸屬。姓的不同表示著擁有不同的女性祖先,古文獻中所見到的最古老的一批“姓”,大都帶有“女”字。鄭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記載:“女生為姓,故姓字多從女,如姬、姜、贏、姒、妨、嫪之類是也。”姓是由母權制社會中女性的社會地位決定的,其作用在於便於通婚與鑑別子孫後代的歸屬,即姓具有典型的“明血緣”的作用。
人們對姓的來源有不同的說法,最有名的是圖騰感生說,圖騰感生認為中華古姓起源於原始的圖騰崇拜。在“聖人皆無父、感天而生”的母系氏族社會,人類生存環境惡劣,生產力水平低下,對大自然及自身不瞭解,認為自然界的萬物都有靈魂,都有生命,認為氏族的繁衍是圖騰作用的結果,如果氏族中的女性與圖騰發生了神祕的接觸,就會受到圖騰的感應,從而便可以“感而受孕”。許慎在《說文》中說:“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因生以為姓,從女生,生亦聲。”他們認為使始祖母受孕的異物就是“感天”的結果,是圖騰——氏族的共同崇拜物,作為各族族號的圖騰就演變成同一氏族的共同標記——姓。以祖先的圖騰為姓氏,如熊、龍、牛、馮、梅、李、毛等。另外還有地名轉化說,認為姓來源於以始祖所居住的地方命名。吹律定姓說,認為姓是聖人吹律聽聲區別出來的,律是古代的一種定音儀器,用竹管或金屬管制成,並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階高低。
氏是在姓的基礎上分化出來的,產生於父系氏族社會。氏是姓衍生出來的氏族分支,從夏朝開始進入奴隸制社會,這一時期,氏是達官貴人家族用以標誌宗法身份的專稱,氏的主要作用在於區別身份的貴賤,以示和平民百姓的區別。在人類社會之初,氏是帶有明顯的等級觀念和階級烙印的。在夏、商、週三代,氏是貴族男子的專稱。中國最早的一些“氏”,如神農氏(是農耕文化興起的標誌)、伏羲氏(是人類結網捕魚和烹飪的象徵)、燧人氏(是人類懂得了鑽燧取火的標誌)等,都是父系氏族階段出現過的最有名的“氏”,也表明了遠古時期人類以集體的力量征服自然的時代特徵。
2、中國姓氏文化的發展。鄭樵《通志·氏族略序》中記載:“三代之前(即秦以前的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在氏族社會,同姓不婚,姓有明血緣、別婚姻的作用,即“姓所以別婚姻”;而氏主要來自於天子賜予的國名、諡號、官稱、居邑等,代表了貴族男子的宗法身份和地位,身份低賤的人也就無氏可言,氏有別貴賤的作用,所以“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即“氏所以別貴賤”。
“男子稱氏,婦人稱姓”。先秦時期,男子名前冠的不是姓而是氏,如屈原和商鞍,他們並不姓“屈”和“商”,屈和商只是他們的氏,實際上屈原是楚國公族,姓羋,商鞍是衛國公族,姓姬。中國的傳統是男主外、女主內,女子是作為傳宗接代的工具出嫁的,她們有明確的姓,以免違背同姓通婚的禁忌。到了戰國時期,封建宗法制度崩潰,氏族貴族日趨瓦解,姓氏制度隨之衰落,氏不再作為標榜貴族身份的標誌,逐漸失去了“別貴賤”的作用,姓與氏之間的區別逐漸消失,一般平民開始有了自己的姓氏。又隨著世代的不斷推移和人口的繁衍生息,同姓的人們共同的血緣成分也越來越少,同姓不婚的規定己不重要,姓“明血緣、別婚姻”的作用逐漸消失。自漢以後氏與姓混雜不分,二者在意義上己不存在區別。秦漢以後,中國的姓氏制度基本趨於穩定,到了漢代,則通稱為姓,我們現在的姓就是從那時沿襲而來,主要來源就是先秦的氏。
二、中國姓氏文化研究的重大意義
中華姓氏歷經多個朝代不斷傳承變遷,至今姓氏數量就有一萬多個,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姓氏文化。它可以解讀中國古代社會結構、標記歷史人口遷移、反映時代文化特徵、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也是一種特殊的經濟資源。
1、中國姓氏文化是解讀中國古代社會結構的一把鑰匙。在上古時期,生活資料大部分從採集或狩獵中獲得,人類的群居生活可以抵禦來自凶猛動物的攻擊,繁衍後代便成了遠古時代人們的重要任務,掌控生育大權的女性便以“氏族首領”的身份居於崇高地位,形成了女性掌權的母系氏族社會。從“女”的“姓”字和古姓中大量的“女”字旁,是母系氏族社會中女性至高地位的標誌。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生產方式發生了變化,人類的居住逐漸穩定下來,生活資料不再單從採集和狩獵中獲得,有了田地和其它經營方式,男子在社會生產生活中逐漸居於主導地位,母系社會解體,父權制形成。
西漢末年的門閥制度使姓氏有明確的高低貴賤之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望族大姓可左右政治、世代高宦。這些豪門世族還恥於與庶族通婚,大批出身寒微而富才學的士人被拒於各級政權之外。門閥制度歷東漢至魏晉南北朝而極盛,隋唐時期開始施行科舉取士制度,家族的權力靠個人讀書進舉獲得,世襲的家族社會地位逐漸衰弱,但這種門第觀念,仍然在相當長的時間記憶體在。
唐五代時期,是中國古代賜姓制度發展的重要時期。古代統治者為了維護和加強統治,便用賜姓的方式籠絡人心或震懾臣民。必要時皇帝對異姓臣民賜以皇族姓氏,或者賜予他姓,以褒獎他們建功立業的功績,具有明顯的政治意義。賜國姓是帝王對臣民的一種莫大禮遇,通常為了安撫降將、宣示恩寵。當然也有因避諱而賜他姓,或出於貶損而賜惡姓等。賜姓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民族融合,唐五代的賜姓相當一部分是賜給當時少數民族權貴的。這些民族內附後,與漢族人雜居生活,一些權貴家族得到當時統治階級的特殊禮遇,心儀華夏,獲帝王賜姓氏後,其家族或者部落紛紛改從漢姓,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各民族的交流交融。
姓氏文化是反映中國古代社會結構的一種文化視角,它包含了太多的權勢、地位、尊卑、貴賤等特質和家國一體的社會構建。如宋代大儒、理學家創始人之一張載在《經學理屈》中所闡述的:“管攝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風俗,使人不忘本”。中國自古提倡的倫理道德、祖先崇拜和宗族制度等意識在古代社會的姓氏文化中得以充分體現。
2、中國姓氏文化是標記中國歷史上人口遷移的一座史碑。中國歷史上發生了幾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他們由於各種原因不斷遷徙,後在遷入地定居下來,繁衍後代、薪火相傳,姓氏文化隨之豐富和發展。
秦、漢至魏晉時期,部分中原地區居民開始向南方遷徒。秦統一中國後,秦朝曾派數萬大軍深入嶺南守備,這些軍隊和他們的家屬隨後在當地定居。為鞏固邊疆,秦始皇又派50萬大軍到嶺南開闢疆土,部分士兵繼續南下到邕州定居,成為秦朝的北方移民。東漢以後,中原地區連年天災,百姓衣不遮身、食不裹腹,社會出現動盪,居民離開戰亂的中原,向當時比較偏僻的地方遷移,主要的遷移方向是長江以南。西晉“八王之亂”期間,西北地區少數民族大量湧入中原,中原原居民為避兵亂和免受異族統治開始遷移,其中許多人隨晉朝皇室南遷,入居江南。這些南下的移民中有一部分又輾轉向東南遠徙,最後進入閩中。
兩宋時期,一些中原百姓遷入廣東。1127年北宋滅亡,當時部分百姓隨趙構向東南遷徙,遷至現在的江蘇蘇南地區太湖流域一帶;部分隨隆裕太后到贛南地區,還有小部分百姓在動亂中一直南下,最終在珠江流域定居下來。南宋末年,中原百姓為避戰火大規模南遷。宋朝還有狄青、楊文廣率禁軍南征,大批士兵留廣西戍邊屯墾。
明清時期,中原移民的後裔大批赴臺或移居海外。明清時期移民臺灣的人中,主要來自福建省和廣東省,而福建、廣東兩省歷代移民多來自於中原。中原移民最多的一次當屬鄭成功收復臺灣之時。1953年,臺灣地區戶籍調查顯示,調查資料中戶數大於500的100個姓,其中有63個姓的族譜資料顯示其先祖來自河南省東南隅的固始縣。該次統計資料顯示這63姓共計67萬多戶,佔當時臺灣總戶數的80.9 %。海峽兩岸人民血脈相連,來往密切。在近些年尋根文化興起的浪潮中,臺灣漢族更是熱情高漲,他們通過各種努力來大陸尋根祭祖,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著對故土的眷戀和思念。
3、中國姓氏文化是時代文化特徵的一種反映。由於社會歷史發展時期的不同,姓氏受到不同的社會綜合因素的影響,反映出不同社會時代的文化特徵。 姓氏在其產生之初是標誌氏族或者社會血緣關係的識別符號。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它承載了關於血緣圖譜、家族演變以及時代沿革的大量資訊。“姓氏是標誌社會結構中一種血緣關係的符號……因此,姓氏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它所包含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作為一種制度文化,它的綜合性的文化特徵又是非常明顯的。
姓氏的出現是社會的一種進步,《禮記·樂記》闡述:“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周易·序卦》闡述:“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姓氏在貴賤、上下、尊卑的層面上執行了一整套禮儀規範。
在現代社會,姓氏文化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不斷髮展變化,有些舊有的姓氏己經消失,一些新的姓氏逐漸產生。姓氏文化在現今表現出了由先前的男尊女卑到現在的男女平等意識的轉變。當然,子承父姓的習俗依然盛行,尤其在中國的農牧地區。但男女平等的小家庭己成為當今社會的基本細胞,子女的姓氏有了選擇,後代無論是男是女,既可以從父姓,也可以隨母姓,有時是父母姓的組合,甚至根據自己的意願新起一個姓。蘇州有一位孩子的姓更是充滿了現代文化特徵。由於孩子的父母都是獨生子女,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姓氏又互不相同,為了考慮周全四個姓氏,最後經過家庭所有成員的表決,另起新姓“點”。新姓的下部四點代表全家四個姓,上部是一個“佔”字,代表佔有全家的四個姓。隨著現代社會獨生子女的增多,城市中不少孩子也會共同使用父母雙方的姓氏。有些孩子的名字是四個字‘父姓+母姓+名字”,表達了對父母雙方基因的尊重和中國姓氏文化的進步。
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文化思想更為多元,姓氏文化表現出了新時期新的文化內涵。姓氏是個人作為家族成員的符號標記,是個人對於“我從哪裡來”的哲學思考的科學回答。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機遇期,依法治國、民主公正的理念深入生活的各個方面,姓氏作為一種社會元素,是個人的家族歸屬感和民族認同感的標誌,姓氏不再承載“別貴賤”的文化內涵,處處體現出現代社會的平等意識和家族觀念。
4、中國姓氏文化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一種紐帶。“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尋根問祖、落葉歸根、祭祀祖先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祖根就是至高神聖的土地,尋根認宗充分表現了華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世同堂、五世其昌”,姓氏文化是傳統大家族的精神紐帶和文化標誌,血緣是任何政治勢力和意識形態都無法阻隔的紐帶。中中國人的尋根意識和對自身歸屬感的強烈需求,推動著海內外華人對中國這個“家”和“根”的眷戀和認同。千千萬萬的遊子身在異鄉,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姓氏譜系不是簡單的文化符號,是他們與同宗族人的血脈見證,是他們心的歸屬。海外華人在全球分佈較為廣泛,世界各地的華人心繫祖國,他們在各地成立了同姓宗親會組織,用各種形式寄託著對大陸故鄉的懷念和尊祖敬宗的情懷,越來越多的華人歸國就是要滿足“回家”的情結。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更是剪不斷臺灣與大陸海峽兩岸人民的團結與親情。海外華人心繫大陸同姓宗族,認祖歸宗,共辦實業,捐資助學,造福桑梓,這正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具體體現。
5、中國姓氏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經濟資源。自古以來中中國人對血緣關係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在社會生活中,姓氏文化具有巨大的經濟能量,傳統文化的感召力和經濟價值己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一個感性消費的社會,姓氏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己然表現出巨大的經濟潛力。據統計,目前中國有關姓氏尋根的中文網站有200多個,國內許多姓氏的祖居地或發祥地還成立了尋根服務團,舉辦姓氏文化節,開展姓氏尋根旅遊等活動。以姓氏文化為核心的產業將成為一個有中國特色的行業,尤其是在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河南、陝西、山西、山東、河北等地,姓氏文化產業的發展前景與潛力是巨大的。
國外也有尋根問祖的案例。美國黑人作家阿歷克斯·哈利的作品《根》(1976年出版),在美國黑人圈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帶動了當時美國黑人的尋根熱,這在當時也極大地引起了海外華人的共鳴。1991年10月,全歐客屬崇正總會響應歐洲華人的尋根心願,共組織歐洲8個國家19個姓氏的245名客家人到河南尋根,這是自稱“河洛郎”的海外客家人對祖地最早的大型尋根活動。1998年,榮陽鄭源實業公司在鄭州舉行“首屆鄭源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海內外鄭氏實業家齊聚一堂,共簽約總額14.2億元人民幣;2003年10月,第十八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在河南鄭州舉行,來自海內外22個國家與地區的約3000客家人出席了該次世紀盛會,該次大型盛會具有巨大的經濟能量,據統計約有35個專案被簽署,合同金額27.2億美元,其中外資額約24億美元。尋根資源的開發,極大地挖掘了姓氏文化的經濟價值。
三、結語
文化是在歷史發展的程序中不斷形成的,姓氏作為構成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具有強大的紐帶作用,使一個民族具有強大的聚集力。姓氏是一個稱謂符號,是一種社會現象,也具有文化的意義,載負著豐厚的文化內涵。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數典不忘祖,落葉要歸根”,弘揚祖德,葉落歸根,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姓氏是社會人的群體性符號,姓氏所賦予的文化意義,讓每個炎黃子孫都能夠找回自己的歷史歸宿,都有一種精神上的歸屬感,海內外華人的民族意識和民族凝聚力因之而增強。尋根謁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精神支柱,也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體現。尋根本質上就是對民族文化的高度認同,是對姓氏這一社會符號所具有的社會文化意義的認可,體現了中華民族凝聚團結的精神。尋根謁祖懇親是中華兒女凝聚和寄託情感的方式,也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創造美好未來的原動力。姓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寶庫,對於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增強民族自豪感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