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雜記

    看你描述,相差無幾了,但沒有那麼精分到一人寫一幕,寫鏡頭劇本。是多人完成劇本,是寫場景、環境等,要承上啟下通篇有序的。

    一個劇本可以由一個人完成,也可以由多人完成

    現在的一部劇劇本大多數(幾乎可以確定全部)都是多人完成。大致在3到5個,導演不算(但其實導演出力挺多的,能不能拍怎麼拍都和劇本有很大的關係)。

    其實這也是常態了,由多方面造成的。

    第一,時間不夠。

    這也分編劇時間,也分製作時間,細說的話夠寫一篇文章了。

    一個編劇寫一部劇本,一般都是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沒幾個人耗得起的。

    現在很多公司都是趕製作,只要市場有一部兩部戲爆火了,那麼這些公司就會依葫蘆畫瓢製作同類的電視,繼而收一波韭菜。

    雖然不想這麼說,可商業化的影視就是如此操作的。

    第二,編劇地位不夠

    編劇地位太低了,不是大佬,投資商製片人都不帶正眼瞧的,而且很多編劇寫完劇本,投資商以及導演會反覆要求修改,以演員來定劇本。

    什麼意思呢,就是先定演員,再要求編劇根據演員的演技、形象來寫劇本。

    這套路這幾年還是挺流行的,常見於小鮮肉出演的電視劇。

    其實編劇寫劇本,很少有一個人單獨完成的。換種說法就是,可能第一版的劇本是編劇寫出來了,但是在拍攝過程中會隨時更改劇本的。

    一個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也許你認為合理的地方,可能犯了常識性的錯誤,這種錯誤是難免存在的,所以多人完成劇本,能夠儘可能的避免錯誤。

    而且編劇寫出來的劇本,演員不一定能演出來或者場景拍不出來,繼而會根據現場拍攝來反覆改劇本。

    編劇說的好聽是地位超然的,然而其實是最苦逼的,據我所瞭解的,好多時候劇本改來改去可能就不是原有的劇本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軾的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改寫散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