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姐逛歷史

    被稱為萬園之園的清代皇家園林圓明園位於北京西北郊海淀區,自古此地樹木蔥鬱,水泊遍佈。遼至金代日期附近地區開始興建皇室御用場所。

    滿清入關後,此片地區為滿清貴族佔領,以供貴族行樂。後來康熙皇帝將其進行改造,興繕成散心觀賞園林,直到乾隆時基本擴建成型,其中雕樑畫棟,珍玩充盈。

    歷史上圓明園共被燒兩次:

    《北京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強迫清朝政府簽訂了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即南京條約,繼而從中國攫取了賠款、協定關稅、開放五口通商、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許多特權。

    為了進一步開啟中國大門,英、法、美等西方國家便以修約為名,企圖壓迫清政府給其新的侵略權益。但遭到清政府的拒絕。英、美、法等殖民主義者惱羞成怒,決定用發動戰爭方式來實現其無理要求。

    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佔據圓明園。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援下,下令燒燬圓明園。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

    但為什麼八國聯軍只燒掉了圓明園,不管故宮呢?

    這就得從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原因以及他們入侵簽訂條約的目的去追溯。燒掉故宮會毀壞清朝統治的政治權利統治中心,八國聯軍的目的直接明瞭,只是為了財富的掠取及商品物資的流通。他們遠赴重洋不是開啟戰爭的,他們想以通貨的方式攫取清朝的白銀。

    清朝末年內憂外患,民不聊生,農民起義四起,最以洪秀全太平天國運動聲勢浩大。當時清朝大多兵力被調往南方抵禦太平軍,北方兵力空虛,守衛京師僅有為數不多的蒙古騎兵。

    列強想在中國操控架空的傀儡政府,將矛盾激化不是明智的做法,對於他們而言不費兵卒而獲利是最終目的。欲燒圓明園意在示威,如此也確實起到大用。南京條約簽署後,英法合謀逼迫清朝簽署諸多新的不平等條約,以求更多利益,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清末統治者無能,不僅體現在統治手腕上,更多的是對局勢的錯誤判斷與決策嚴重失誤

    1860年8月,英法聯軍與清朝議和,兵部尚書穆蔭在談判中觀察到英國使團中的巴夏禮精通漢語,認為英軍主要是靠巴夏禮實施謀略,遂建議咸豐帝扣押巴夏禮,擒賊先擒王。咸豐居然讚許了,於是在談判中捉拿了英國談判代表巴夏禮及其士兵共39人。

    清軍與英法聯軍在八里橋激戰,清軍統帥僧格林沁見戰事不利便逃走了, 清守軍全軍覆沒。咸豐皇帝攜妃子逃向承德避暑山莊,之後英法聯軍攻入北京。

    所以報復皇帝就應該燒圓明園,當時巴夏禮等人被發現時就被關在圓明園,遂後怒不可遏的英法聯軍縱火燒了圓明園,於是曾經的世界東方的文化瑰寶圓明園付之一炬了。

  • 2 # 葭明通半瓶歷史

    這裡有一個牽涉到川島芳子的故事可以從側面說明八國聯軍為什麼沒有去破壞故宮。

    眾所周知,川島芳子有一個乾爹,她的乾爹“川島浪速”可不是簡單人物。

    川島浪速,

    他一生為征服中國為志向,1911年他寫過一本書——《吞併支那之計畫》,他是一名“文化間諜”。

    他曾經策劃滿蒙獨立運動,曾經刺殺張作霖。

    這個人有一張厲害的嘴,非常善於說服別人,當年日軍侵入臺灣,他是談判專家,曾經說服了淡水河的六堆族人接受和平。

    日軍入侵北韓的時候,他也是作為談判專家隨日軍行動的。

    甲午戰爭中,川島浪速是日軍的首席華語翻譯,帶著日軍入侵過山東。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川島浪速作為“日本外交官”跟隨在日本侵略軍之後,也進入了北京。

    與此同時,北京城中正有一個大清鐵帽子王“肅親王善耆”大發雷霆,因為他聽說慈禧竟然放棄守土職責跑路了。

    於是,快馬加鞭追上了慈禧一行人,力勸慈禧迴鑾,慈禧不聽,說:“要不,你回京看看去吧,北京城就全權交給你了。”

    善耆回京一看,莫說圓明園了,連自己的肅親王府都被燒的一乾二淨了,痛心異常,“這不是一群野蠻人嗎?說什麼科技發達,西方先進文明國。”

    結果到了故宮一看,故宮反而一如故常,毫無損壞。

    打聽之下,才知道,有一個川島浪速當時說服了包圍故宮的清軍放棄抵抗,但也保證了可以說服八國聯軍不破壞故宮的一草一木。

    一句話,當時是川島浪速利用他的影響力上下奔走,既說服了大清的守衛故宮軍隊接受“和平”,也說服了八國聯軍停止燒殺,而保住了故宮!

    善耆很是感激,於是去拜訪了川島浪速,從此也開始了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政治友誼”以及“個人友誼”,乃至於,最後善耆對川島浪速“託妻獻子”。

    當然了,可惜所託非人,害死了自己的女兒金碧輝(川島芳子),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不聊。

    兩個人結識之後,因為北京城被八國聯軍劃區分塊管理著,很是不妥,畢竟這時候的大清也要算主權國家啊。

    於是,川島浪速幫助善耆建立了“警察制度”,組織了一幫子警察接管了北京的治安以及市政管理。

    同時新建立的警察也把故宮保衛了起來,避免了被大清國老百姓趁火打劫。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當時圓明園的被破壞殆盡,大清的老百姓亦“居功甚偉”。

    肅親王善耆和川島浪速的辦理現代警察制度,要比袁世凱在天津辦警察早一年多。

    後來,川島浪速因為保護故宮有功,被任命為“故宮監督”,給予“客卿二品”待遇。

    實現了慈禧的政策“寧予洋人不予家奴”。

  • 3 # 街坊貳佰

    圓明園是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火燒的。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侵入中國後,一路殺燒搶掠。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破北京德勝門、安定門。當時僧格林沁和瑞麟的守軍不斷退卻至圓明園。由於當時清政府才能拘捕英軍使者巴夏禮等39人,並將其中的20餘人虐待至死。因此英國全權代表第八代額爾金伯爵決定復仇,並在10月18日下令火燒圓明園,以教訓咸豐帝。圓明園大火一直燒了三天三夜,300多名太監和宮女死於火海。

    因為八國聯軍目的其實只想掠奪財物和珍寶,而不是想要破壞一個地方的政權,他們最早的目的是想和清朝建立起貿易關係,但是也會掠奪當地的財富,而儘量避免發生政治上的衝突。

    在清朝的末年,也是我們最恥辱的一段時期,那時候因為清朝的腐敗無能,導度致西方列強對中國進行了蹂躪和掠奪,圓明園也就是那個時候被八國聯軍掠奪燒燬,可以說也是一大國恥了,而八國聯軍之所以只燒了圓明園,而不去燒故宮,這個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故宮是國家的命脈所在地,如果燒燬了故宮,就等於真正與清政府為知敵了,而實際上他們只是想佔點便宜罷了,而並不想去浪費軍力進行開戰。

    並且在當時英法聯軍本來已經想和清政府議和了,但是咸豐皇帝竟然把巴夏禮給扣押了,這種行為在外交中是很讓人感到丟內人侮辱的,於是英法聯軍就準備攻下北京城,清軍敵不住英法聯軍,連皇上也逃到了避暑山莊,英法聯軍為了報復清政府和救出巴夏禮,他們就一把火燒燬了圓明園,也讓如此巨集大的建築物毀之一炬。

    由此可見,這樣的悲劇並不只是八國聯軍的貪心和野蠻造成的,同時也是清政府的無能,昏庸,才釀成了這一場悲劇,所以說落後了就要捱打,只有當自身強大起來了,才不會被別的國家欺辱。

  • 4 # 貓史天下

    首先,提的問題就是錯誤的,是英法聯軍在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燒燬了北京的“三山五園”,圓明園只是其中之一。準確說,當時北京西北郊所有皇家園林,私家園林,海淀鎮幾乎全部被侵略軍搗毀,損失無可估量。

    三山五園的圓明園,暢春園,香山靜怡園,萬壽山清漪園,玉泉山靜明園,圓明園只是代表而已,除了頤和園(前身是萬壽山清漪園)光緒時候主體部分修復,其他都是遺址,現在看到的都是在解放後陸續修復的。

    英法聯軍到北京郊區後,沒有攻城直接搶掠西郊,焚燬三山五園的行為。名義上是對清朝皇帝逮捕並殺死英國談判代表團成員的所謂“懲罰”,實際上是對清朝的震懾和威脅。英法聯軍進北京城後,駐紮在北京北城牆上,沒有搶掠皇宮,是因為他們還不想徹底的消滅清朝這個能控制全中國的政府,能通過清朝作為統治代言人,取得更多全中國的政治經濟利益,否則清朝滅亡就讓此時南方的太平天國有機可乘,列強更難獲得好處,所以他們對清朝政府還是承認態度,軍事侵略行為是“懲罰”行動,讓清朝懼怕列強的兵威。

    現在很多人,八國聯軍和英法聯軍都分不清,把甲午戰爭直接說成“甲午海戰”,這些都是初級歷史基礎的體現,首先校準基本概念,第二再有基本正確的歷史觀,然後再系統的瞭解歷史知識和內容。很多人跨過前兩步,直接到第三步,最後他理解的歷史自然就張冠李戴,黑白不清了。

  • 5 # 魚曉夜談

    首先,圓明園第一次被破壞是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並大肆洗劫其中的奇珍異寶。

    到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西郊諸園再遭劫掠。他們把園內火劫之餘的零星分散的建築、木橋的柱子、樁子鋸斷,用大繩拉倒,園內大小樹木也被濫伐殆盡。當時清河鎮上木材堆積如山,交易繁忙,而園內則炭廠林立,樹枝、樹根全被燒成木炭。 使圓明園的建築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圓明園由此而徹底毀滅!

    那麼,八國聯軍為何只破壞圓明園而不破壞故宮呢?

    實際上是因為因為故宮是國家的命脈所在地,如果燒燬了故宮,就等於真正與清政府為敵了,而實際上他們只是想佔點便宜罷了,多搶點金銀珠寶而已!而並不想去浪費軍力進行開戰。並且其遠離本土作戰缺乏給養,如果破壞故宮,無疑是徹底激怒清政府統治下的人民。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所以,八國聯軍只破壞了圓明園而不破壞故宮。

  • 6 # 講故事的貓小姐

    首先糾正一個錯誤,圓明園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被英法聯軍破壞的,時間為1860年。而八國聯軍侵華是1900年,兩件事相差了40年的時間跨度。圓明園被破壞,有史料記載,但是國內外的史料記載有所區別。

    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憤怒寫下的一段話,就發生在圓明園被破壞之後不久:

    圓明園裡的文物必然是英法聯軍動手開搶,搶不走的燒燬的。但是,圓明園本身是帝王的休閒園林,裡面很多建築是石質的,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殘破不堪。

    這點很好理解,因為圓明園從那之後基本廢棄,清政府無力管轄和修復,各路軍閥和當地的老百姓們把原來的好石料建築扛回去是必然的。

    比如,清明民間記載,有專門僱傭老百姓到圓明園裡砸漢白玉石頭,摻雜到大米里增加分量的商人。

    因此,英法聯軍砸開了圓明園緊閉的大門,隨後而來的幾十年裡面這座皇家園林被各路人馬隨意踐踏,就像西安碑林博物院裡面的石碑,以前幾十年是倒臥荒草無人管理,現在是隔三差五就要封碑不讓拓印了……

    關於英法聯軍為什麼不燒故宮。你忘記了嗎?清軍是不敵聯軍,聯軍深入中國腹地,區區幾萬人能扛過北京城裡的萬萬人?燒故宮,那是逼著全國反抗啊!

  • 7 # 鄭說豫見

    這個問題莫名其妙,圓明園並不是八國聯軍燒的,而是英法聯軍乾的。為什麼很多人稀裡糊塗的問,還有人亂七八糟的答。

    英法聯軍是1860年,八國聯軍是1900年,中間相差40年,都打到了北京,皇帝也都跑出了,而且慈禧都參與了,只不過頭一次跟著老公(咸豐皇帝)跑,第二次是帶著養子(光緒皇帝)跑,這種倒黴事兒都被慈禧碰到了,這真是夠少見。不同的是,1860年是咸豐皇帝折騰出來的事情,回來時老公沒了,慈禧發動政變掌握了權力;1900年是慈禧自己折騰出來的事情,差點死於此事。

    一、燒燬圓明園的理由

    那麼為什麼是燒圓明園而不破壞故宮呢?根據英國公使額爾金和英軍司令格蘭特的說法,認為圓明園是皇帝的私有財產,故宮是政府辦公的地方,是國家的財產,燒燬圓明園才能給中國皇帝極大的打擊。

    下令燒燬圓明園的英國公使額爾金

    額爾金在日記中說:“我們爭論了很久,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達到所期望的效果?如果說要焚滅皇宮,燒燬紫禁城,這樣做無疑會把清政府留守北京的最後一批官員給嚇跑。如果他們都跑了,那麼我們該找誰談判呢?又該找誰交涉、簽訂條約呢?所以擺在我眼前爭議最少的選擇,就是燒燬那座皇帝最喜愛的圓明園。”額爾金特地在北京城裡貼了張告示,說明了燒圓明園的原因和放火時間:“18日,聯軍將火燒圓明園,以此作為懲戒。與此無關人員皆不受此行動影響,惟清政府為其負責。”二、英法聯軍入侵的原因

    1856年以八夏禮為首的英國和法國的外交通商使團39人,要求到北京換約並覲見咸豐皇帝,在覲見禮節上就"跪與不跪"這一點爭執不下。清政府則指示僧格林沁親王將巴夏禮一行39人截拿扣押,押往北京圓明園作為人質。 為了營救39人,英法組成聯軍,兵臨北京城下,目標直指圓明園。英法聯軍在八里橋之戰擊敗僧格林沁和勝保的軍隊,炮火中皇帝和嬪妃倉皇出逃,圓明園落入英法聯軍之手。三日後,清政府在武力的逼迫下向英法聯軍交還了人質,但39名人質,生還的僅有18人,其餘歸還的全是屍骸,其中英國泰晤士報記者的屍體是七至八塊。英法見到人質屍體之後,憤怒異常,將俘獲的英法戰俘在圓明園內虐待致死為藉口,制定了報復行動。

    英國使團巴夏禮

    三、萬園之園慘遭摧毀

    圓明園坐落於北京西北郊,是清朝自雍正開始經過一百多年陸續建設的皇家園林,主要包括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頤和園)、暢春園和圓明園,其中圓明園是“三山五園”的核心園林,是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巔峰之作,被稱為“萬園之園,無上之園”,自雍正到咸豐,是五朝清帝“避喧理政”的重要場所。

    10月18日,是中華民族近代史冊上災難的一天,3500名英軍手持火把再度進入圓明園,到處點燃,這座巨大宮苑烈焰騰起三天,餘煙月餘不息,真可謂"一炬毀名園,千古江山留恨跡"。

    一個侵略軍官描寫當時的情況說:"焚燬的命令發下後,不久就看見了重重的煙霧,由樹木中蜿蜒升騰起來。樹木中掩映著一座年代古久的廣大殿宇,屋頂嵌著黃色的瓦,日光之下光芒閃灼,鱗鱗的屋瓦,構造奇異,只有中中國人的想象力,才能構思出來。頃刻工夫,幾十處地方,都冒出一縷縷濃煙密霧……不久,這縷縷的煙聚成一團團的煙,後來又集合為彌天烏黑的一大團,萬萬千千的火焰,往外爆發出來,煙青雲黑,掩蔽天日,所有廟宇、宮殿、古遠建築,被視為舉國神聖莊嚴之物,其中收藏著歷代皇家風味和精華的物品,都付之一炬了。以往數百年為人們所愛慕的崇構傑制,不復能觸到人類眼簾了……"

    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只有圓明園的遺蹟了,萬園之園被燒燬了,無數珍寶流失海外,而中中國人只能憤怒,只能懷念,只能譴責,卻不能因此索賠。我們譴責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卻無法細說被燒燬的原因,為什麼,自己思索去吧!

  • 8 # 常棣tandy

    首先糾正一下,不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而是英法聯軍!

    實際上不是沒有破壞故宮的想法,而是被俄國和法國外交官勸阻了!具體史實如下:

    英法聯軍於1860 年 8 月向北京推進,進攻北塘和白河,再次威脅北京的安全。桂良急忙趕赴天津,但也無法挽救頹勢。額爾金勳爵堅持要帶 400 到 500 士兵在北京換文,並派巴 夏禮率一隊人前去探明道路及下榻之寓所。巴夏禮在離北京約 1O 英里處的通州遇上了新任欽差大臣怡親王,並在爭執中侮辱了親王。

    就在此刻,天津知府被英軍士兵扣押的訊息傳了過來,怡親王下令拘押巴夏禮作為報復,在中中國人眼裡,此人是挑起廣州之亂的元凶,是英國霸道行徑的化身,或許是在華洋人中最可恨的人。額爾金徹底失去了耐性,他率部隊攻進北京,逼得皇帝前往熱河避難。

    額爾金找不到與他談判的朝廷,竟想要扶植一個漢人王朝來替代滿清王朝,並燒燬宮殿,以懲罰非法拘禁巴夏禮及虐待戰俘的行徑。最後他被俄國和法國的外交官伊格那提業夫將軍和葛羅男爵說服,放棄了這兩個想法,代之以火燒圓明園。

    在這些局勢嚴峻的日子裡,俄國大使伊格那提耶夫積極地在英法全權代表與留在北京負責和談的皇帝之弟恭親王之間,充當了調停者角色。當恭親王被火燒圓明園嚇得想逃離京城之時,伊格那提耶夫勸說他留下來接受聯軍的條件,以避免徹底滅亡。伊 格那提耶夫通過在兩邊的左右逢源,他為俄國獲取了一個巨大的外交勝利。

    1860 年 10 月 24 日,額爾金逼迫恭親王簽署了《北京條約》,該約一勞永逸地為英國獲得了在中國首都長駐外交代表的權利;賠款增加到各付英國和法國 800 萬兩;天津對外國商務開放並允許外中國人居住。此外,英國獲得了香港對面的九龍半島,而法國則確保了天主教傳教士有權在中國內地購置地產。 在達成這樣的和平條約後,聯軍在俄國外交官的敦促下於 1860 年 11 月 8 日前後撤離了北京。

  • 9 # 山騾

    圓明園是咸豐年間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法聯軍燒的!慈禧只是蘭貴人。八國聯軍是光緒年間的庚子國難,差幾十年呢!中間還是一個同治皇帝,慈禧已太后老佛爺。 還不如說 : 反正不是我燒的 ! 聰明。

  • 10 # 下士聞道大笑之

    殖民的地方國家都沒有,何談國仇家恨,北美,澳洲還處於原始社會時期,印度只是一個地理概念。

    二戰時美蘇有一個共同目標,在戰爭結束後整垮英國,丘吉爾也只能感慨,蘇聯是熊,美國是野牛,自己是小毛驢。

    在美國的脅迫下,印度首先獨立。好歹英中國人政治智慧很高,留不住的不留,體面的放棄了大部分殖民地。

    美國印第安人可以合法開賭場。英國,法國,紐西蘭倒貼錢養活土著。都這份了那還有國仇家恨。

    我們還是不夠意思,除了高考加分什麼都沒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跨境電商具體到底是做什麼的?需要什麼條件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