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溶溶
-
2 # 塞上胡笳
漢宣帝的身世
漢宣帝是武帝戾太子劉據之孫,即漢武帝的曾孫,因為戾太子的巫蠱之禍而入獄。巫蠱之禍指的是漢武帝時期,寵臣江充汙衊當時太子劉據,以巫蠱之事謀害漢武帝,太子畏懼起兵,後來兵敗自盡而死的事情。漢宣帝入獄的時候尚在襁褓,後來得到丙吉、張賀等人的保全長大。當時執政的漢昭帝死,無子,權臣霍光迎立昌邑王的兒子賀,不久賀被廢掉。後來,霍光又迎立流落在民間的劉病已,是為漢宣帝。
漢宣帝的施政其一,漢宣帝起自民間,對民間的疾苦十分了解,所以十分注重吏治和刑獄之事。加之霍光執政時期能夠輕徭薄賦,與民休養生息,所以昭帝、宣帝兩位皇帝在位的三四十年間,政治反倒比漢武帝在位時期更加清明。
其二,漢宣帝被霍光迎立,權柄自然掌握在霍光手裡。但漢宣帝頗有權謀,即位初期將政務交給霍光打理,待霍光死後,又能不動聲色的將掌握在霍氏手中的權柄一一奪去,安排上自己的親信。
其三,在對待西域問題上,在公元前60年,漢宣帝設定了管轄西域的西域都護府。當時西漢的老對手——匈奴內亂,當時並立的有兩個單于,一個叫呼韓邪,一個叫郅支。公元前51年的時候,呼韓邪入朝於漢,郅支單于由於西漢擁護呼韓邪單于而遁走西域。公元前49年,漢宣帝去世,其子元帝立。元帝在位的公元前36年,西域副都護陳湯矯詔發諸國之兵殺了郅支單于。匈奴此時徹底臣服於西漢,西漢的國威也達到極盛。而對匈奴這個分化治之的策略卻來自漢宣帝。
結語論文治、論權謀、論武略,漢宣帝的水平都極高,且不像漢武帝統治後期那般昏聵,也難怪他為史家所推崇。
-
3 # 南朝四百八食肆
你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不管是皇帝還是平常的普通人,認可一個人自然有他認可的理由,當你認可一個人的時候,自然是被這個人身上的某些特質所折服。比如“特朗普與洛佩希互相噴口水,令我相當的佩服”,厲害的人太多了我們要學習他們身上的優點,除了某一類人身上的“優點”千萬不要學習,否則你會走火入魔。
史學大師們極力推崇漢宣帝自然是被漢宣帝身上的某些特質所折服,那麼像漢高祖、漢文帝、漢武帝,這三位不受待見,怕是史學大師們認為他們身上的某些特質是不好的,甚至是應該受到批評的。這就是史學家們看待歷史人物跟我們這些普通人的區別,他們看待一個歷史人物更多的是整體、全面,不會因為某一個人他有什麼特別大的歷史功績而格外推崇他,但是一個歷史人物的過失確實會引發史學家們的激烈討論,人都不喜歡壞的東西,正如不喜歡一個人身上的汙點一樣,我想這也就是原因所在了。
下面將分別探討漢高祖、漢文帝、漢武帝,不受史學家待見的原因,最後探討漢宣帝受待見的原因。
首先,漢高祖劉邦。劉邦的功勞不必多說,想必大傢伙或多或少都知道,我們主要探討劉邦身上的汙點,劉邦身上最大的汙點就是:誅殺功臣!漢初分封的八位異性諸侯王分別是:齊王韓信(後封楚王)、淮南王英布、樑王彭越、趙王張耳、長沙王吳芮、燕王臧荼、韓王韓信(南韓後人)、燕王盧綰。
齊王韓信被殺。
韓信作為秦漢之際的軍事家,為劉邦打敗項羽、奪取天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被稱為“漢初三傑”,在功成名就之時,卻也難逃被殺的命運。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韓信被呂后、蕭何誘殺於長樂宮鍾室。對於韓信被殺的原因,那是眾說紛紜,眼花繚亂。韓信被殺最大的原因我認為是不懂得君臣之道,不會審時度勢,政治手腕欠缺,性格太高傲。為什麼這麼說呢?在被殺之前,韓信被告發謀反,劉邦只是把韓信貶為淮陰侯,軟禁了起來。雖然說韓信“功高震主”,按照“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劉邦殺韓信也是必然的,但是劉邦並沒有這麼做,我想劉邦還是看重韓信的,愛惜這個人才。
可是韓信並不領會其中的意思,按理說你應該表達自己的忠心消除劉邦的懷疑,可是韓信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在劉邦去平叛陳豨叛亂時,韓信竟然暗中與陳豨勾結,要假傳詔書赦免罪犯和奴隸,想要攻打呂后和太子,這件事被韓信的一個家臣給告發了,然後呂后採取蕭何的計謀,蕭何去詐騙韓信說是劉邦平定了陳豨的叛亂,下令讓諸侯們進宮朝賀,韓信在這個時候也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這裡要說明一下,蕭何對於韓信是有恩的,沒有蕭何的舉薦韓信還是個無名小卒呢,所以韓信對於蕭何是十分感謝的,這也是韓信沒有起疑的原因吧。
最後韓信進入長樂宮,被早已埋伏好的武士當場捉住,後面就是呂后將韓信吊掛在一個大鐘裡,不見天日,雙腳也無法立地,呂后命令宮女用削尖的竹子殺死了韓信。野史記載:劉邦曾對韓信說,只要韓信“頂天立地於漢土,絕不加兵刃於其身”,想必處死韓信劉邦是授意的,要不然呂后幹嘛命令宮女用竹子殺死他呢?不管怎麼說韓信是死於呂后與蕭何的計謀,但是劉邦也難逃干係。
重點敘述了韓信被殺,其實劉邦最先殺的燕王臧荼,其次是楚王韓信,緊接著殺掉了樑王彭越、淮南王英布。之所以敘述韓信,自是因為韓信的影響力太大了,這是一個特殊的物件。好了再回頭說劉邦,劉邦把這些異姓王解決完以後,又大封同姓王,享有和過去同樣的權利,這樣一來地方藩國勢力迅速膨脹,那麼解決了異姓王又出來了同姓王,中央集權受到了極大威脅,所以說劉邦殺異姓王治標不治本,等到劉邦一死,呂后掌權又大封呂姓宗族,呂后開始大肆屠殺劉氏宗親,這不得不說是劉邦的重大失誤,他沒考慮周全,沒有在活著的時候就想到呂后會掌權,及時採取措施防患於未然,本來他想傳位於劉如意,但是迫於呂后的壓力,沒有當機立斷堅持自己的意見,這就是關鍵時刻猶豫了,你猶豫了可是別人不會猶豫,後來的結果就是劉如意被毒死,他的母親也被折磨的不成人樣,劉邦怕是後悔莫及吧。
綜上所述,劉邦誅殺異姓王,是治標不治本,因為自己在立嫡問題上的態度不堅定,造成了呂氏專權,危及劉氏江山以及後來的藩國問題,這是劉邦身上的最大汙點。
其次是漢文帝劉恆。細數漢文帝的歷史發現,他並沒有什麼大的過失,他為人比較低調寬容,即位以後,勵精圖治,提倡節儉,大力發展水利,廢除肉刑,採取“黃老思想”,減輕徭役,對待匈奴問題上採取和親政策,對待諸侯採取以德服人的思想,開啟“文景之治”的局面。
漢文帝是一位頗有作為的明君,至於史學家們不待見他,我想應該是他沒有做出一些驚天地的大事,他所做的都是他作為一個帝王應該做的分內事,除此之外沒有比較大的建樹了,算是一箇中規中矩的帝王。你認為呢?
再次是漢武帝劉徹。漢武帝最大的爭議點就是他窮兵黷武、連年征戰,晚年寵幸酷吏,迷信方術,以至於造成“巫蠱之禍”,太子劉據皇后衛子夫相繼受到牽連被迫自殺,無辜冤死者更是數以萬計。
漢武帝對外爭戰主要是針對匈奴,這是有一個歷史原因的。從漢高祖開始為了和匈奴保持和平的關係,不得不採取把皇室的公主遠嫁匈奴單于來換取和平的方式,到了文帝景帝還是執行和親政策,等到漢武帝劉徹即位,一切都將發生改變。漢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雄心壯志,想要有一番作為。那麼,擺在他面前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匈奴。
漢武帝即位之初,他也明白現在國家實力還遠遠不能夠和匈奴抗衡,對內他採取一系列措施發展生產,對外他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西域諸國共同抗擊匈奴,經過13年的等待,張騫活著回來了,雖然他沒有成功勸說西域諸國和漢朝聯合起來抗擊匈奴,但是他帶回來了西域各國的地圖以及當地特產,這無疑也是令人激動的。漢朝此時國力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可以跟匈奴抗衡的實力。
隨著一年一度的慣例,匈奴派使者要求漢朝像往年一樣選派一位公主嫁於單于,這一次漢武帝說出了那個等待已久的的回答:“回去告訴你們的單于,漢朝從此不再執行和親政策,從這一刻起漢朝的公主永遠屬於漢朝”。
戰爭在所難免,漢武帝任用年輕的李廣、衛青、霍去病等一大批驍勇善戰的將士,把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徹底打破了,最後匈奴王庭不得不徹底離開漠南,從此匈奴再也無力南下。漢武帝對匈奴用兵徹底改變了被動挨打的局面,結束了和親的恥辱歷史,但是也產生了消極的詬病,連年征戰造成生產廢弛,民生凋敝,國庫空虛入不敷出,“文景之治”積累的財富被消耗殆盡,損害了國之根本產生了西漢衰敗的跡象。再就是寵幸酷吏,採用嚴刑峻法來維護自己的統治,造成了社會上人心惶惶,人民長期處於高壓政策之下勢必引發連鎖反應,不利於政權穩固。在加上晚年迷信方術,猜忌心越來越重,以至於害怕別人謀害自己,我覺得這也是很正常的,人上了年紀之後疑神疑鬼,特別是你作為一個快要死的老皇帝,這種心理壓迫自己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的決定,“巫蠱之禍”的發生也是順理成章。對於漢武帝來說,晚年喪子是難以接受的,長子死了作為一個老皇帝那是沉重的打擊,但畢竟是自己下的命令,悔之晚矣,這也算是對漢武帝的懲罰吧。
最後漢宣帝劉詢。都說漢宣帝時期,才是西漢國力的鼎盛時期。漢宣帝年少時瞭解民間疾苦,即位以後,清除霍光勢力,重視選賢任能,賢臣由此輩出,形成了“麒麟閣十一功臣”。由於他的勵精圖治,漢朝綜合國力達到鼎盛,史稱“孝宣中興”。
影視人物漢宣帝
我覺得他最被為稱道的是設立了西域都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西漢版圖。
小結
史學家們不待見劉邦是因為他誅殺功臣、自己的失誤造成呂后篡權以至於形成了藩國作亂威脅中央政府;劉恆也不能說不待見,只能說劉恆中規中矩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建樹;漢武帝不受待見自然是他窮兵黷武。寵幸酷吏迷信方術以至於太子被連累致死造成了西漢的衰敗;劉詢受待見顯然是他一方面勵精圖治,清除霍光勢力,消滅了威脅皇權的障礙,最吸引史學家目光的應該是他降服匈奴,設立西域都護膚,把西域正式納入中央政府的版圖,對於今天中國的版圖有重要的意義。
-
4 # 歷史的零零總總
因為漢宣帝比漢武帝更勝一籌,無論是在國家武力值上、經濟繁榮程度還是治國智慧上。衡量古代朝代繁榮的標準:一是人口,二是糧倉。在漢宣帝人口最多可達到五千多萬,最少的時候也有三千多萬,而在漢武帝時期最多才三千多萬。這樣一比較人口,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漢宣帝統治下的西漢更加繁榮。因為人丁興旺,人又是物質生產的基本單位,人多創造的財富也多。再來看看糧倉,我們高中歷史老師告訴我們判斷一個古代地方好不好就看糧倉,國家也是如此。漢宣帝時期的谷價,一石谷只要五錢;而在漢武帝時期高出二十倍。那沒什麼漢武帝時期的谷價如此高呢?因為漢武帝對西漢有徵服四夷開疆拓土之功,所以連年的征伐導致人口減少,農業停滯。
2.漢武帝既然有拓土之功,為什麼武帝統治時期的武力又不如漢宣帝呢?我認為這是要看敵人的態度才能說明武力值,匈奴問題困擾了中國古代幾千年,幾乎在哪裡都能看見他們的歷史影子。在漢武帝時期不停的征討匈奴,到匈奴並沒有臣服於西漢。而在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2年,派出16萬騎兵征討匈奴。在漢朝歷史上是規模最大的一次,連續十年的征討,匈奴求和。有人可能會說這是漢宣帝曾祖父漢武帝打下的基礎啊!我認為這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但更多的是漢宣帝時期國家的實力,畢竟漢武帝征討匈奴也是輸多贏少。
漢宣帝統治時期被稱為“宣王中興”,在西漢歷史上確實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現代人一提漢朝就是漢高祖,漢武帝,可能是因為漢高祖開創了西漢;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
5 # 文訊趕來
漢宣帝是漢朝中興之主,但也把大漢帝國推向了崩潰的邊緣。也許正因如此,史學大家才熱衷研究漢宣帝,推崇漢宣帝。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瞭解一下。
漢宣帝之所以能繼承帝位是因為如下原因:
第一,漢宣帝生於民間,在即位之前政治背景單一,並無深厚的政治關係,便於霍光繼續掌握朝中大權。
第二,漢宣帝是武帝太子劉據之孫,是為嫡出,其繼承皇位名正言順。雖其祖父時發生蠱惑之獄,但武帝末年以為劉據平反,並將蠱惑之獄的始作俑者王充誅殺。
第三,漢宣帝由於起於細微,其繼位後必然會對霍光的擁立感激,也不會如昌邑王時與其發生政權的爭奪。
第四,邴吉的幫助。
第五,漢宣帝自己的努力。《漢書·宣帝紀》記載:受《詩》於東海澓中翁,高材好學,然亦喜遊俠,鬥雞走馬,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
《漢書·邴吉傳》中記載:後吉為車騎將軍軍市令,遷大將軍長史,霍光甚重之,入為光祿大夫給事中。昭帝崩,無嗣,大將軍光遣吉迎昌邑王賀。賀即位,以行淫亂廢,光與車騎將軍張安世諸大臣議所立,未定。吉奏記光曰:「將軍事孝武皇帝,受襁褓之屬,任天下之寄,孝昭皇帝早崩亡嗣,海內憂懼,欲亟聞嗣主,發喪之日以大誼立後,所立非其人,復以大誼廢之,天下莫不服焉。方今社稷宗廟群生之命在將軍之一舉。竊伏聽於眾庶,察其所言,諸侯宗室在位列者,未有所聞於民間也。而遺詔所養武帝曾孫名病已在掖庭外家者,吉前使居郡邸時見其幼少,至今十八九矣,通經術,有美材,行安而節和。願將軍詳大議,參以蓍龜,豈宜褒顯,先使入侍,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後決定大策,天下幸甚!」光覽其議,遂尊立皇曾孫,遣宗正劉德與吉迎曾孫於掖庭。
漢宣帝繼位之後,吸取劉賀的教訓,對霍光尊崇至極,且在許皇后被霍光之妻暗中害死之後,也並未對此事深入追究。總之,終霍光之世漢宣帝並未與霍光展開權力爭奪。在其死後,漢宣帝充分利用武帝之時建立的中朝加強皇權,最終消除霍光家族,解除皇權威脅,掌握朝中大權,為以後的之政治鋪平道路。
由於漢宣帝起於民間,深知民間百姓疾苦,其繼位後鼓勵農桑,努力發展農業,本始四年春正月詔曰:蓋聞農者興德之本也,今歲不登,已遣使者振貸睏乏。其令太官損膳省宰,樂府減樂人,使歸就農業。丞相以下至都官令、丞上書入谷,輸長安倉,助貸貧民。民以車船載谷入關者,得毋用傳。正是在漢宣帝的大力提倡下,漢朝的國力逐漸恢復,被後世史學家成為:宣帝中興。
漢宣帝時也提倡尊老愛幼,照顧鰥寡,元鳳三年春三月詔曰:鰥、寡、孤、獨、高年、貧困之民,朕所憐也。前下詔假公田,貸種、食。其加賜鰥、寡、孤、獨、高年帛。二千石嚴教吏謹視遇,毋令失職。正是是由於漢宣帝的提倡使得漢朝的農業發展有了可靠保證,並且教育的發展也使得民風日盛。
漢宣帝時為了繼續打擊匈奴,此外為了加強對於西域的控制設定了西域都護府,這些措施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也使得少數民族地區得到發展。
但正是這位漢朝的中興之主,也將漢朝推到了崩潰的邊緣。
漢宣帝年幼之時依附於外祖母史家,年長之時取暴室嗇夫許廣漢女,是為許後。漢宣帝繼位之後,霍光試圖將女兒嫁於宣帝,立自己的女兒為後,朝中之臣也隨聲附和。但漢宣帝卻以尋求在民間時寶劍為名,使朝中大臣贊成立許氏為後。在許後被害之後,漢宣帝努力保護其與許後之子,即後來的漢元帝。但正是從元帝之時漢朝走上了衰落。
《漢書·元帝紀》記載: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許皇后,宣帝微時生民間。年二歲,宣帝即位。八歲,立為太子。壯大,柔仁好儒。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大臣楊惲、蓋寬饒等坐刺譏辭語為罪而誅,嘗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嘆曰:「亂我家者,太子也!」由是疏太子而愛淮陽王,曰:「淮陽王明察好法,宜為吾子。」而王母張婕妤尤幸。上有意欲用淮陽王代太子,然以少依許氏,俱從微起,故終不背焉。
漢武帝時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這只是漢王朝實行的外像,而漢王朝統治的內像則是法道說。漢元帝由於過分尊崇儒術,這是不利於漢王朝統治的,漢宣帝時已經看出端倪,正如其所說“亂我家者,太子也”。但漢宣帝看出端倪卻沒有廢除太子,正是這一決定使得漢朝衰落,最終被王莽篡奪。
-
6 # 逍遙散人的酒館
漢宣帝,原名劉病已,字次卿,即位後改名詢,是漢朝第十位皇帝,漢武帝的曾孫,太子劉據的長孫。
“巫蠱之禍”漢武帝在位晚年的一場政治動亂,太子劉據被誣陷,漢武帝以為其要謀反,後來劉據上吊自殺,直接導致漢宣帝-劉詢在民間長大,深知民間疾苦,後來意外登基,霍光等大臣將他從民間迎入宮中,先封為陽武侯,隨後即皇帝位。
在親政的二十年中,他著重於整肅吏治,加強皇權,並且減輕刑罰,就是對貪官汙吏嚴懲,對老百姓寬容。把國家掌握的田地分給平民耕種,還借給他們種子,後來又下令所借的種子不用還了。清除霍氏,沒錯就是你想的霍去病的後代,霍氏那會權利大,後來還打算謀反,被漢宣帝平定後,清除。霍氏一門雖然被誅,但是漢宣帝仍然十分感念霍光的功勳,稱“大司馬博陸侯霍氏”,僅稱官職和爵位而不道其名,以示尊重。
力服匈奴,平定羌亂 設定西域都護府,負責處理西域三十六國事務,同時主管屯田事業,從內部瓦解了匈奴。
所以他在位時期,勤儉治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史稱“孝宣之治”,又稱“孝宣中興”,史家稱西漢國力在其治下最為強盛。他與前任漢昭帝劉弗陵的統治被並稱為昭宣之治。
司馬光曾說“帝興於閭閻,知民事之艱難。霍光既薨,始親政事,厲精為治,五日一聽事。”
民國史學家呂思勉稱:“宣帝是個“舊勞於外”的人,頗知道民生疾苦,極其留意吏治,武帝和霍光時,用法都極嚴。宣帝卻留意於平恕,也算西漢一個賢君。”
-
7 # 零度Military
關於漢宣帝的評價,我並不想從能力出發(當然好像怎麼也繞不開他的“能力”),除了“中興之君”與《風俗通義》中劉向對漢文帝、宣帝的比較外,我想從漢宣帝的少年經歷:“受《詩》於東海澓中翁,高材好學,然亦喜遊俠,鬥雞走馬,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漢書·宣帝紀》)出發,主要談一談漢宣帝的政治思想了。
我首先想做兩次歷史回顧,第一次是漢宣帝以前漢代君主在政治思想上的一些通見,第二次則是專以漢宣帝出發,想略勾勒一下這位少年時代經歷豐富的帝王。所以可能前面的部分會稍顯囉嗦,既然是公之於眾的東西,那就也請大家海涵。
漢代在劉邦“始知天子之貴”後,又有叔孫通教惠帝“人主無過舉”,這儼然是要再構成一個“別黑白而定於一尊”的帝國。後來的文、景又對“刑名”、“黃老”的熱情意外的高。我們似乎可以說,至少在武帝以前,漢代帝王的政治思想是更接近或者更願意採納“君人南面之術”而不甚關注“以德善化民”。當然,這也與“天下初定”的歷史背景有重要的關係,在漢初,雖然在帝王“君人南面之術”發展下,關中與漢天子的權力影響力是逐漸變大的,但我們仍可以看到許多帝王對功臣、諸侯王妥協的例子,在此因為已為公識且並非所討論的重點就不舉出了。總之,無論如何,漢初的帝王們雖然採取了與民休息的策略,但卻沒有真正能夠“治民”(關於這一問題,我將在第二次“歷史回顧”時詳細解釋。),這一問題一直延續到了武帝時,武帝一朝雖然“獨尊儒術”,但其對於吏的任用卻是傾向性極強的,西嶋定生甚至認為:“假如武帝時期的代表官吏是酷吏的話,那麼代表宣帝時期的官吏則是循吏。”(詳可見西嶋定生《秦漢帝國》),可見武帝對“吏治得失”的關切恐怕並不是那麼強烈的,儘管他是漢代最偉大的帝國建築師之一,但真正完善漢家地方政治,仍舊是要到我們所討論的主角——漢宣帝時代了。
在此還需再多囉嗦一段,其實對於“得民”的意識,恐怕中國早在殷周之際就有賢人覺醒了,春秋戰國之間我們又可以看到對“使民”二字頻繁的討論,幾乎每一種尋求“出仕”的學問無不會加入對“使民”概念的探討,可無論是“得民”還是“使民”,只能作為一種“高層”的政治思想甚至是政治理想,實際對地方吏治的關切還都不甚強烈(在此需要辯解的是,我並無意忽略諸多出土的律令所能顯示的中國古代有關基層治理的律令的豐富性以及其一定的人性化特點,但我想,本著“一切歷史都是當代思想史”這個原則看,我們還不能就說這種關懷與通融真正地可以被當時的仁人志士與百姓真正感受到,否則歷史的書寫亦不會製造我們所能看到的“假象”。),而正是從漢宣帝以後,漢家在地方上的治理手段豐富了許多。
“《循吏列傳》孫叔敖、子產、公儀休、石奢、李離共五人,列舉前朝,而漢代無一及焉,其吏治概可知矣。”
這一觀察頗具洞見,司馬遷畢竟有“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願望,也有被後漢歸為“春秋家”的功能,雖然其“序傳”中尚且將循吏的要求僅僅為:‘’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史記·太史公自序》),但活躍在武帝一朝的他竟絕口不提秦漢時人的書寫方式終究還是招來了學人的猜疑:
“此遷刺武帝寵用酷吏,賊虐烝民而為傳也。首曰‘何必威嚴’,次序孫叔敖、子產、公儀休、石奢、李離五人,不拘時代,不用聯貫,兼淨隱厚,斯為不愧循吏,而漢臣無一足與其數矣。”(尚鎔《史記辯正》)
儘管這一分析恐怕有失於對“當時”意識的考慮(關於《史記》與《漢書》對“循吏”定義涉及到“吏道觀”的變遷這一問題,余英時在其《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一文已有詳細論述,不過需要辯解的是,余英時先生並沒有直接對上引的這種觀點做批駁。),但其“不拘時代”四字尤其值得人深思,不僅僅是截止司馬遷所生活的漢代並沒有一位“循吏”,“使民酷烈”的戰國以及“殘賊天下”的秦代都沒有出現一位合格的“循吏”,想來至少在司馬遷心中,戰國-秦漢(截止他所活躍的時代)在“治民”這一領域內,連達到“百姓無稱,亦無過行”這一標準的吏也是乏善可陳的了。
班固對循吏的標準較之司馬遷更高,可即便如此,我們所能見到《漢書·循吏傳》中符合其標準的,在宣帝以前也只有文翁一位,而除卻文翁與元帝時的召信臣以外,其他人都是宣帝一朝所任用的,我們不得不說,這位“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的皇帝“解決”了漢代政治的一項大缺失。
宣帝所任用的循吏們幾乎都是“治民”的專家,王成雖然有偽造功績的劣跡,但為膠東相時,也是“治甚有聲”,黃霸的功績被評價為“治為天下第一”, 朱邑則素來有“所部吏民愛敬”的聲名,又“遷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為大司農”, 龔遂則讓“盜賊群起”的渤海“盜賊於是悉平,民安土樂業”。並且值得注意的是,這四位循吏發揮的功能還並不完全一致,王成、朱邑的治理手段可以說是“富之”,黃霸治潁川則多行“教化”,龔遂則更多是“安集百姓”,這也符合《漢書》所給予的“功同時異”的評價。對不同地方,不同地域的治理採取不同的手段,但最終結果都是“富之”與“教之”,在經歷了缺乏循吏的“司馬遷的歷史世界”後,我們所能得見的宣帝對吏治的關切已絕不可說是史家的粉飾了,而循吏們的功績,也絕不會是“俗吏多為虛名”所能掩蓋下的了,這樣對地方的一種關懷,至少在當時的歷史世界,是歷代帝王中所難得的了。
宣帝主張“霸王道雜之”,這是讀史者所耳熟能詳的事了,其所舉用的大部分官吏,也都是既“明律令”又“學經”的,循吏傳的幾位,也大都兼具著“教化”與“守法”的雙重特點,但除卻任用這樣“霸王道雜之”的人才外,宣帝在治地方上,也有著其獨到的洞見,由於篇幅,不想過多贅述,僅舉治潁川一例略作說明:
“廣漢以與議定策,賜爵關內侯,遷潁川太守。郡大姓原、褚宗族橫恣,賓客犯為盜賊,前二千石莫能禽制。廣漢既至數月,誅原、褚首惡,郡中震慄。先是,潁川豪桀大姓相與為婚姻,吏俗朋黨。廣漢患之,厲使其中可用者受記,出有案問,既得罪名,行法罰之,廣漢故漏洩其語,令相怨咎。又教吏為缿筩,及得投書,削其主名,而託以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其後強宗大族家家結為仇讎,奸黨散落,風俗大改。吏民相告訐,廣漢得以為耳目,盜賊以故不發,發又輒得。一切治理,威名流聞,及匈奴降者言匈奴中皆聞廣漢。”(《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潁川多豪強,難治。先是,趙廣漢為太守,患其俗多朋黨,故構會吏民,令相告訐,潁川由是以為俗,民多怨仇。延壽欲更改之,教之禮讓。恐百姓不從,乃歷召郡中長老為鄉里所信曏者數十人,設酒具食,親與相對,接以禮意,問以謠俗、民所疾苦,為陳和睦親愛銷除怨咎之路。長老皆雙為便,可施行,因與議定嫁娶喪祭儀品,略依古禮,不得過法,百姓遵用其教。數年,徙為東郡太守,黃霸代延壽居潁川,霸因其跡而大治。”(《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
潁川的難治起初是豪強所帶來的困擾,於是先是由執法嚴苛的趙廣漢前去治理,但趙廣漢的“霸道”終於是讓“民多怨仇”,繼趙廣漢之後,韓延壽則又在潁川進行“移風易俗”,在韓延壽調任東郡以後,黃霸承襲了韓延壽的治理方略,潁川終於是得到了大治,韓、黃二人的教化又可謂是“王道”。可見,對不同治理方略不同的能臣,漢宣帝在治理地方上的選擇性與把握是十分有分寸的。
在這裡值得辯解的是,趙廣漢、韓延壽多少還是與霍光有一定關係,我們並不能否認是霍光舉用的這兩位能臣,但對潁川,三輔,東郡這些要地的任用,恐怕即便是權勢如霍光也是很難直接操縱的,何況,在霍光死後,趙、韓二人依舊在不同的地域為漢宣帝所任用,繼續發揮著其“霸、王道雜之”的功能,我們有理由相信,從治潁川開始,這種精妙的人事安排就已經是漢宣帝的洞見了。我們似乎可以說,漢家,甚至是中國傳統政治,由帝王而對地方的“真實關切”,實際是自宣帝開始的,漢代的政治,甚至是中國傳統的政治,也在此時從春秋以後長期支配“精英階層”的“使民”觀念,轉向了“治民”的吏道。這雖不能全歸功於漢宣帝,但我們仍能看到他個人的努力與獨到的政治智慧所起到的平衡功能。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並無意要製造一個漢宣帝治下的“太平盛世”,甚至,我個人反對以“太平盛世”來形容漢代任何一朝,但,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往往只能窺見古代社會的“一隙之明”,甚至這“一隙之明”往往只能存在於“精英階層”思想、文化的世界中,並不能真正投射到地方與民眾之上,可至少在漢宣帝的時代,我們所能窺見到這種投射到地方與民眾之上的“一隙之明”是多一些的,至少這位出身“低微”還帶著“受命”讖語的皇帝是中和了漢家制度的,我想這即是我對漢宣帝的複雜評價了
-
8 # 努力面向陽光咯
很高興回答問題:史學大家呂思勉、錢穆等,都推崇漢宣帝,是什麼原因?關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漢宣帝劉洵他的文治武功不可謂不輝煌,在其任內他對內注意減輕人民負擔,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愛惜民力,重視吏治,結果在漢宣帝朝出現“所居民富,所去見恩”以及所謂的是故漢世良吏,於是為盛,稱中興焉的局面;對外聯合烏孫大破匈奴,使匈奴單于臣服,設定西域都護府,將西域諸國盡歸漢朝節制,從此天山南北盡屬華夏疆域,奠定華夏版圖。
另外漢宣帝在位期間全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吏稱其職,民安其業,史稱孝宣之治,《漢書》更是評價漢宣帝時期是西漢武力最強盛,經濟最繁榮的時期。
-
9 # 野生鴨拓草
因為漢高祖劉邦和漢武帝劉徹都是功過是非明顯,建立的千秋基業,同樣也給後世留下了很多遺禍。
劉邦的功就不提了,建立漢朝。但後期劉邦斬殺功臣,寵信戚姬,給他死後埋下了禍根。呂雉專權跟劉邦有直接關係。
漢武帝劉徹一生平定匈奴,開疆擴土,征戰無數。雖使漢室安穩一百年,卻也耗盡了國內民生經。晚年寵信小人,廢殺太子,使得宮室不寧。立幼子為嗣,去母留子,給後世起了個壞頭。
漢宣帝劉詢雖是漢室嫡室子孫,卻因武帝晚年犯錯殺太子一家,出生即被囚。起於微末,卻能獨善其身。後來入繼大統,還能保持初心,故劍情深,不忘糟糠。對待霍光能公正論功過,平定西域,任用賢明,他的一生可以說很值得推崇,將儒家思想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踐行的很徹底。所以史學家們都很讚賞。
回覆列表
呂思勉:“宣帝是個舊勞於外的人,頗知道民生疾苦,極其留意吏治,武帝和霍光時,用法都極嚴。宣帝卻留意於平恕,也算西漢一個賢君。”
漢宣帝有這麼些功績值得推崇!
政治上清除霍光勢力,鞏固了皇權。漢宣帝清除霍光勢力的整個過程,可以感知到他作為帝王的權謀。昌邑王劉賀即位27天就被霍光廢掉,漢宣帝知道要想真正獲得皇權,必須要隱忍。他即位後依然重用霍光,所有事情都要求霍光定奪,即使霍光還政,他也不允許。直到霍光去世,他才開始一步一步清除。等霍氏反叛,他也是很快平定,之後的策略彰顯了他的大度,對參與叛亂的人能不殺就不殺,還大赦天下。
關注民生疾苦,平衡經濟發展,政策相對寬鬆。漢宣帝少年時代的經歷給了他很多人生的體驗。他能夠真切的體會到普通老百姓的艱難困苦。於是在頒佈每一項政令的時候,他都會想一想是不是對老百姓有利,是不是會對老百姓造成影響。無論經濟政策還是其他相應的政治策略都是相對寬鬆,讓老百姓有休養生息的時間。
軍事勝利加文化攻勢,匈奴徹底征服。西域正式成為中國版圖。漢宣帝沒有漢武帝這樣的雄才大略,用強烈的方式去征服匈奴,但是他的性格相對平和,能夠照顧各方勢力,應該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權謀家。在漢武帝征服匈奴的基礎上,漢宣帝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讓匈奴徹底臣服於漢的統治。公元前60年設立西域都護府,從此西域成為的中華帝國版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