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41264816021
-
2 # 加油丫666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漢就存在了。
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
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日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到全國各地的發展過程。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是中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其形成與發展和地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在寺廟的節日或規定的日期舉行,多設在廟內及其附近,進行祭神、娛樂和購物等活動。
在遠古時代,祭祀是人們生活中一件經常而又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過程中,人們聚集在一起,集體開展一些活動,如進獻供品、演奏音樂、舉行儀式等,這種為祭祀神靈而產生的集會可以看作是後世民間廟會的雛形。實際上,從“廟會”兩個漢字本身也可以看出這點,“廟”最初就是指供奉神靈尤其是祖先神靈的建築。
廟會起源於寺廟周圍,所以叫“廟”;又由於小商小販們看到燒香拜佛者多,在廟外擺起各式小攤賺錢,漸漸地成為定期活動,所以叫“會”。久而久之,“廟會”演變成了如今人們節日期間,特別是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
現在春節廟會上,除了展示當地特產和美食之外,也能見識到各種平常難以接觸的民間玩具。在春節廟會中,擺滿了假面、戲劇木人、小車、刀矛、竹龍。廟會中的民間玩具種類繁多,製作精巧,件件都稱得上是手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