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漁的創業信條
-
2 # 原來是天羽呀
阿里巴巴將全面進軍智慧硬體行業,打算孵化10個米家,要知道現在國內小米的智慧家居事業可以說是最牛逼的,說出這一番話,看來阿里巴巴的野心不小。
平常阿里和小米很少被人拿出來對比,因為他們的優勢完全不同,但是阿里和小米也有幾個競爭的產品,比如電視盒子和智慧音箱,我們可以從這兩個產品上看出兩家公司的不同。
阿里的產品基本都是基於電商平臺進行發售,在前幾年釋出的天貓魔盒以及智慧音箱,其中天貓魔盒主打的是軟體實力,雲OS系統也被很多小廠商使用,購物影視功能也更全面。
而小米因為沒有那麼豐富的軟體和影視資源,則更加註重的是配置,是價效比,系統和內容整合方面,小米並沒有做到很好。
但是從未來來看,系統和內容才是一個智慧產品的核心,這方面任何一家公司都在做,只是看哪家可以做的更快,就像小米就不太可能花很多的精力去做視訊平臺和軟體資源整合。
這方面最後小米肯定是和其他軟體應用和視訊資源廠商合作,比如現在智慧電視行業軟體資源最多的當貝,當然當貝旗下也有一款電視盒子和智慧投影,也是主打內容和系統,市場上有著不錯的表現
所以阿里要做十個米家,不單單是去做小米所有做過的產品,去拼硬體實力,而是去做一個更加多元,內容更加豐富的平臺。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不喜勿噴!
-
3 # 浩子哥科技賦能
哪怕阿里投入500億,都難以孵化出來一個“米家”
近日,阿里宣佈將在天貓精靈內容和服務生態投入100億,要基於天貓精靈佈局AIOT生態圈,想要打造百款1000萬級秒物智慧裝置!
阿里很快就會打通170萬個支付寶小程式,全面接入天貓精靈!
阿里巴巴能夠做大AIOT生態圈,沒什麼爭議;
可想要孵化10個米家?只能算是一個美好的願景了!
2014年,馬雲說過淘寶要培養更多個京東;六年過去了,京東與淘寶的差距越來越小,淘寶連一個京東都培養不出來?
同樣的,阿里投入100億,大概率也是孵化不出一個類似於米家的智慧終端平臺的!
哪怕投入500億,估計都孵化不出一個“米家”!
……
為何阿里孵化不了“米家”?第一,100億太少,投入到全球AIOT大產業裡,只能打幾個水漂,很難有大成果;
不談華為,即使是小米,也早已宣佈過要5年投入100億All in AIOT;
……
第二,天貓精靈AIOT生態圈,整體還是要稍弱於小米AIOT生態圈的;
天貓精靈已接入2.72億臺裝置,小米IOT平臺已經接入的裝置數已經高達2.52臺!
難道天貓精靈AIOT生態比小米AIOT生態還要厲害?
實際上,天貓精靈可是基本不賺錢的,就是為了早一點搶到AIOT的人工智慧入口和使用者流量;
而小米AIOT生態是穩紮穩打的,而且很賺錢!
阿里除了天貓精靈智慧音箱,其他的智慧終端裝置很少很少;畢竟阿里是輕資產公司,並非製造型公司;而小米就不同了,小米及小米生態鏈企業研製的AIOT產品的品類是全球最全的,也是熱銷款數最多的!
小米旗下的米家APP月活已經高達4000萬,小愛同學月活使用者數已經高達7050萬,完全是行業領先水平!
阿里對AIOT的戰略佈局,要遠遠落後於雷軍,再想追上並超越,太難太難!
……
第三,天貓精靈的人機互動體驗反饋和口碑,似乎遠遠比不上小愛同學?
這是在華為應用市場裡面的兩款APP的使用者“綜合評分”,天貓精靈2.6分,小愛同學4.6分!
小米在小愛同學上面的打磨,遠非阿里和華為可比!
當然,小愛同學的評分高,並不一定能夠代表小米AIOT生態的產品就一定好;不過,兩年前,小米就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智慧硬體IOT平臺!
哪怕阿里避開小米的硬體優勢,主打AIOT軟體平臺,可想要孵化10個米家,可能性太低太低!
……
只有華為、小米和阿里巴巴才有實力構建全球性的AIOT智慧家居生態圈!目前,咱們國內只有華為、小米和阿里巴巴有實力帶頭構建全球性的能夠“輻射”數十億使用者的AIOT生態圈!
小米更加側重在AIOT硬體佈局,小愛同學為“心”,小米電商平臺保駕護航;
華為更加側重底層技術,要先做好AIOT產品晶片,打磨好鴻蒙OS系統,再自下而上收攏!
阿里具備平臺流量優勢和超強的資源整合能力,要藉助淘寶天貓、釘釘、支付寶的經驗,再輔以資本支援,迅速收攏整合AIOT生態!(還有AliOS加持)
三家公司都各有優勢,都是AIOT領域的頂尖企業!
預祝阿里、華為、小米在全球AIOT領域,大展巨集圖!
……
-
4 # 江南最後的一片祕境
米家的危機可能逐步來臨了。
使用者對於系列產品的粘度關鍵在於操作的一致性,及購買產品能被集中管理,統一操作。小米使用者只需登入便能完成小米系列家電的智慧操作使米家的產品使用者黏度很高。
而阿里此次試水意圖便是構建一個完整的任何品牌的智慧家電都能操作的平臺。一旦平臺落實,則使用者選擇性更高,米家危機就要到來。
-
5 # 威廷Foryou
小米的AloT做的的確不錯,生態配套更廣泛,值得贊一個。
華為的智慧生活發現穩健,1+8+N逐步會有更多的入口萬物互聯,對生態廠家和產品要求嚴格,未來是不可比擬的。
天貓精靈只是送的多,生態很差,幾乎沒有大品牌(好多隻是受控天貓精靈,而非是阿里生態)。
阿里投入100億進入AIoT,真的倒不如投入做好老本行,在銷售上創新。
你看小米自有平臺小米有品,華為的Vmall商城,他們目前做的都還不錯,就怕他們有天忽然變換出更迎合消費者喜歡的購物方式,一夜之間逆襲,那時候就會更好看了。
-
6 # 彈箏歌
2016年3月29日,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在北京釋出小米旗下全新智慧家庭品牌——米家MIJIA。
米家品牌的三項使命,做生活精品、做AIoT智慧化、做“高階產品、大眾價格”。
2019年3月31日,小米IoT聯網裝置數超過1.71億臺。
現在網際網路已經進入流量時代,誰家擁有流量就是擁有了大客戶群。
使用者的流量越來越珍貴,而各平臺地排他性也越來越嚴重。
阿里投入100億,要孵化10個米家,正是看到了米家這種運營模式對終端使用者的高粘合度的成功做出的反饋。
網際網路行業開始進入搏殺時代了。
回覆列表
阿里5月20日對外宣佈要投入100億在智慧家居領域,要孵化10個米家出來。雖然我知道這裡很多阿里的粉絲,但是我不得不說,馬雲雖然離開了阿里,但是阿里很好的繼承了馬雲浮誇的風格。
為什麼都來搶小米的生意?去年華為跟隨小米的腳步,全力投入智慧物聯網領域,今年阿里也穩不住了,高調進軍這個領域。為什麼這麼多人看中了雷軍的生意,主要還是這個市場太誘人,並且代表著未來。
小米第一季度僅僅智慧家居的收入就高達130億,米家裝置瞭解2.5億臺,這個資料還在高速增長中。米家app的活躍使用者也超過了4000萬,這還是疫情期間的資料。
華為本身就是做硬體的,手機佔有率也高,做智慧家居也是順理成章。但是華為的智慧家居仍然沒有超過小米,那阿里又有什麼能力能打造出10個米家?
阿里的邊界不可否認的是,阿里在核心業務,電商方面確實是獨樹一幟的,也是國內的電商老大,能力毋庸置疑。至於螞蟻金服、菜鳥網路、阿里雲,實際上都是圍繞電商發展出來的。而阿里收購的餓了麼、大麥網、UC、高德等跨界的領域,結局都不好,要不是市場份額不斷萎縮,要不就直接消失了。
阿里做智慧家居,唯一的優勢就是提供自己的電商平臺銷售,但是僅僅有銷售渠道,有流量就能做成嗎?雷軍的alot戰略,實際上是已經佈局5年,並且快速的取得了市場的認可。硬體的供應鏈跟網際網路是差距巨大的,而小米的一個隱藏實力就是對於這些供應鏈的整合。
小米不僅僅是把其他公司的產品貼牌銷售,實際上很多公司都有小米的入股,小米提供了自己完整的硬體供應鏈、銷售平臺,以及手機入口連線。這些並非一朝一夕,更不可能讓商家上平臺銷售就行了。如果僅僅有銷售渠道就能搞定,那麼淘寶或者天貓,早就應該有這樣一家公司做起來了。而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可以哪怕達到小米10%規模的公司出現在淘寶或者天貓上。
阿里的危機實際上經過這兩年,京東和拼多多的高速發展,再加上馬雲也因為幾次演講翻車(福報論和裁員是輸送人才),給阿里也造成了損失。雖然從財報上來看,阿里的增長仍然很強勁,這主要得益於國內經濟發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核心業務開始被蠶食,未來產業又沒有完全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