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IPO

回覆列表
  • 1 # 我的焦炭

    好,我們首先要弄清一下,什麼是借殼上市?一般情況下,借殼上市就是指,一個企業暫時沒有辦法通過正常的途徑上市,就借用一個已上市公司的殼,然後把自己的資產注進去,達到上市的目的。通俗地說,我們把一個大戶人家辦喜事比作上市的話,如果雙方都是大戶人家,門當戶對,敲鑼打鼓、昭告天下地辦,這就算是正常的上市了。

    現在有另外一種情況,比如說原來女方家裡也是北京的大戶。但現在家道中落了,然後找了一個外省的財主女婿,女婿入贅,然後把家產掛到這家的名下,成了新的名門望族。這個破落大戶就叫“殼公司”,也就是原來的上市公司經營不好,只剩下一個空殼。有人就把它買過來,等於買了一個上市的名額,注入自己的資產,再重新開張,這就算是“借殼上市”。

    所以說,從買殼的企業來講,就是一個“曲線”上市的途徑。而從賣殼的公司來講,這就是重大資產重組。

    買殼上市其實是一箇中文的翻譯,它對應的英語叫reverse merger反向併購。也就是說你花錢收購一家企業,但是你的法人地位消失,就像我剛才的例子裡說的,有錢的女婿入贅,但是入贅之後,實際控制人還是這個女婿。

    其實,在市場上利用這種反向收購,曲線上市的情況並不新鮮。在前面課程裡,我跟你談到的很多中概股,它們在美國上市就是通過買殼來實現的。但是這個模式,在歐美不算特別流行,為什麼呢?因為在它們那邊市場上,上市不算太難,所以你如果是通過去借殼上市,那麼就是因為在資訊披露,或者在企業資質方面沒有達到上市的要求而採取的舉動。所以市場會對這種借殼上市,給出相對比較負面的反應。

    但這個事情在中國就完全不一樣了。不知道你是不是還記得,在前面課程裡我告訴過你,咱們中國的上市公司,自帶“主角光環”,可以享受到很多的好處。而且在退市極其罕見的情況下,只要你上了市,佔著這個坑,哪怕是一直虧損,到頭來這個上市的名額都是有價值的。

    給你舉個例子,2015年的時候,A股有800多家公司排隊要上市。但最後只上了多少家呢?77家,剩下800家都堵在那,我們把這個叫“IPO堰塞湖”。這其實就跟北京搖號一樣,有的人搖了十年,還沒搖上號,那自然就會怎麼樣呢?就會出現一個車牌號的交易黑市。

    企業市場也是如此,有的上市企業經營得一塌糊塗,但是上市這個名額很珍貴,這個名額珍貴到什麼地步呢?2015年的時候,一個上市公司的殼可以賣到四五十個億。所以借殼上市在A股市場是一種非常實用的上市之道。不單單是2015年,從2014年到2016年這三年,通過借殼上市的企業差不多有80家,佔了同期IPO的15%左右。

    二、借殼上市中的割韭菜把戲

    現在你知道了,到底什麼是借殼上市。那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講,借殼上市到底意味著什麼呢?有一件事情,你肯定是很容易理解的,像茅臺這樣經營很好的企業,不會去給人家當殼,對嗎?殼企業一般是市場的落後生。所以對於殼公司來講,借殼上市就相當於是注入新鮮血液,有點像麻雀變鳳凰,通常會被市場視為特大利好訊息,對股價產生一個刺激的正向作用。那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產生內幕交易,對散戶形成割韭菜的局面了。

    我們同學很熟悉的一個企業叫360,360就是借殼上的市,它是在2005年的時候,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但因為之後公司的成長性很一般,股價一直很低迷。360的創始人周鴻禕,找了好幾家機構投資者,最後,以93億美金的現金對奇虎360完成了私有化。

    這個價格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當時美國市場認為360這個企業值93億美金,也就是600億人民幣左右的價值。2015年股災之後,360就開始策劃,它找了A股市場一個沒落的電梯企業,叫做江南嘉捷,然後進行借殼上市。2017年的11月,江南嘉捷改名360之後就復牌了。剛剛復牌就是18個一字板的漲停,也就是說,開盤即漲停。所以說,作為普通人的話,你根本沒有入場機會。

    等到18個漲停板開啟的時候,360的市值達到了多少呢?3582億人民幣。好了,記住我剛才跟你說的那個數字,就是360在美國剛剛獲得的估值是600億人民幣。那跟現在的市值,在A股市場的差異相比是6倍。這麼大的差異,你可以去想一想,到底是美國市場估值過低呢,還是中國市場估值過高了?

    漲停板開啟以後,很多散戶就踴躍地跟進,以為自己搭上了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大車。但實際情況是什麼呢?360的業績其實當時已經大幅地下滑,不久之後,市值就從最高點的4500億人民幣開始下滑,一直下滑到了1600億,跌了60%多。但是即便是跌到1600億,你可以想,以93億美金參與私有化的機構投資者,都實現了數倍的投資收益。投行們賺翻了,賺了不菲的佣金,而周鴻禕也實現了財富翻幾番,江南嘉捷原來的大股東套現了數十億。倒黴的是誰呢?就是散戶。

    而像360這樣用借殼上市這個概念“割韭菜”,根本不是個例。曾經有個學術研究就發現,從2005年到2011年,A股市場借殼上市的公司中,一般是在停牌前的60個交易日,股價就開始上漲。那時候你會發現,股東、機構投資者的持股量都大增,然後等到借殼上市,也就是重大資產重組的訊息公告之後,股價再一度大漲,他們就跟著股價的大漲減持套現,然後就只剩下了散戶這些韭菜,被套在了韭菜盒子裡。

    這事兒其實你一想,也不是那麼難明白,買殼這麼多錢,少的時候十幾個億,多的時候幾十個億。買殼的錢從哪裡來?看上去是買殼的企業出的,但歸根結底是平攤到了小股東身上,所以最後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咱們A股市場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炒作概念,所以像借殼上市也是一個炒作概念的重點。正因為此,證監會從2016年開始就三令五申:第一,要求創業板不準再借殼上市,因為創業板更容易進行概念炒作。另外,就是嚴禁炒作借殼上市這些概念。

    所以,2017年以後,借殼上市這些炒作的概念,慢慢地有一點下滑的趨勢,但是不是說沒有。

    三、借殼上市:無奈的選擇

    那好,聽到這裡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借殼上市豈不是個大坑?其實這話也不對,我原來給你講過,凡是存在的,總是有合理性的,在借殼上市中,好企業也是有的。

    我想很多同學,特別是年輕人都熟悉一個企業,叫做順豐速運,它就是借殼鼎泰新材實現上市的。對於一些高速發展的民營企業,在A股市場上,借殼上市的好處也是特別實在的。

    第一就是時間短、效率高。我剛才跟你講了,在A股市場IPO排隊的時間太長了,而借殼上市,只要付錢的話,幾個月就能走完流程。你想,在一個企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融資需求是不斷擴大的,而在中國這麼一個融資約束的環境下,有上市公司這麼一個平臺,對很多企業來講就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所以,對那些高速成長的企業來講,時間就是金錢,為了買殼付出一點代價也是可以的。

    第二就是審批手續相對簡便,資訊披露的要求是較低的。相比上市,借殼上市的審批和資訊披露都要更寬鬆一點,這對於很多企業來講也是很有誘惑力的。雖然說一個公眾公司必須披露資訊,但其實任何企業都忌諱將自己最核心的資訊公之於眾,因為這樣會把自己的資訊披露給自己的競爭對手,降低自己的競爭壁壘,對那些高科技公司尤其是很重要的。

    更何況,作為一個融資市場,A股市場的溢價高,體量也足夠大,對很多企業來講,這麼一個市場是很具有吸引力的。IPO上市像中籤一樣困難,在排隊又很漫長的情況下,借殼上市為企業提供了一條另類的融資渠道。

    所以說,我們很難用好和壞,對借殼上市作簡單的評判。你只能說,借殼上市興旺的現象,是在中國製度環境下的一個特殊的金融現象。

    可能到這裡的時候,有的同學就會問了,“老師,那到底借殼上市的企業,我們能不能買呢?”我覺得這個答案非常地簡單,如果你看好一個企業,不管它是在哪裡上市,以何種方式上市,我覺得都是可以買的。但如果你從來都沒聽說過一個企業,只不過是因為有哪個專家,或者七大姑八大姨告訴你,它借殼上市了,有重大資產重組的訊息了,這個股票也正在大漲。這個時候,你如果衝進去,可能就不太安全了。為什麼呢?一句話:作為韭菜,你還能跑得過韭菜機嗎?

  • 2 # 水火水

    借殼上市最引市場關注,股票重組抄的是預期,利好兌現也可能一地雞毛,具體上市後股東大會利好與否?不僅僅涉及殼公司關注度咋樣?價位高低?最主要是誰借殼,他的公司基本面.影響力等……

  • 3 # 青未咂彈

    給你舉個例子,360私有化從美國回來,借殼江南嘉捷,一家做電梯的公司。自訊息內部人士透露以後江南嘉捷漲啊漲,等到360正式上市掛牌召開股東大會,360幾天內小幅上漲,最後並沒有如期望大漲,50塊上下徘徊,。所以說,利好利空是中性的,看公司以及具體標的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築設計還有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