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水滸傳》裡面林沖空有一身本領,卻活得最壓抑,他的悲劇從高衙內調戲自己的妻子開始,若他當時直接殺死高衙內,再帶著妻子遠走高飛,隱姓埋名,豈不是更好些嗎?

回覆列表
  • 1 # 海天大司空

    如果說《水滸》這部書能夠挖掘出什麼藝術價值,林沖就是作者施耐庵先生所塑造的最成功最典型的人物形象,通過林沖的遭際施耐庵竭力表達了“逼上梁山”的主題,並且預示了梁山眾英雄們最終的悲劇收場。

    人人心中都有個無奈,當林沖握緊的拳頭都能夠頹然鬆開,他哪裡又會產生出對高衙內這種惡賊可以白刃相加的念頭。

    林沖作為軍隊的下層武官,尚能維持一個小康之家,他只想安穩地在東京汴梁生活下去。

    那個跋扈的統管天下兵馬的高太尉,威儀赫赫地高坐在白虎堂,那是個林沖不敢仰視的大人物。高太尉要想借軍法整死林沖,就如同掐死一隻螞蟻一樣容易。

    林沖誰也不想得罪,換句話說,他誰也得罪不起。

    林沖不是黑旋風李逵這樣的猛人,李逵衝動起來板斧一輪,無人敢捋其鋒芒,想來倒也是痛快。

    以林沖的能耐,殺掉一個高衙內容易,可是殺完之後呢?

    林娘子不是母夜叉孫二孃,可以手執刀劍闖蕩江湖;也不是一丈青扈三娘,可以跨馬殺伐,來如風去如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高太尉一道命令,州府縣鄉到處緝捕捉拿,林沖帶著林娘子能逃往哪裡?桃源何處,可避暴秦?

    林沖想當順民而不可得,步步驚心,直至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

    當你為林沖感到不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也就說明了《水滸》這部書的積極意義之所在。

    正如魯迅先生說的“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打碎給人看”。

  • 2 # 沁冷墨

    梁山上有許多人是開始犯過錯誤才一步步不得不上梁山,如宋江殺人,楊志是丟了花石綱和生辰綱,魯智深是出手太重,把鄭屠打死,但是林沖開始沒犯過錯誤,完全是被高俅父子逼上梁山的。同樣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的王進,面對高俅的陷害,一發現苗頭不對,馬上採取措施,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惹不起,還躲不起嗎?而林沖遲遲沒下決心走,最後賠了夫人又受盡折磨,才下決心上梁山。為什麼林沖不能像王進那樣早下決心呢?

    王進

    這正是林沖悲劇的根源,太在乎自己教頭的身份,不忍心放棄這個職業,所以一忍再忍。林沖由一個體制內人員到反抗這個體制,經歷的過程最曲折,也是最漫長,可以說他愛這個教頭身份勝過愛他的妻子。具體來說林沖在這個問題上出現了三個致命的錯誤認識,可以說是人性的弱點。

    高衙內

    第一,他以君子之腹度惡人之心。他看不清高俅、高衙內的惡是無底洞,他們的幫凶壞得沒底線,他拿自己的為人處世標準衡量高俅、高衙內陸謙、富安等人。以為自己忍讓一下,就過去了,可是哪有這麼簡單?如果第一次高衙內調戲他妻子,能用誤會來解釋,第二次是故意設局,誤入白虎節堂,就是精心策劃,這麼明顯的連環套,林沖還不能確定高俅已經下決心害死他,總是一廂情願地以為自己再讓一步就行了吧。這樣一直往後讓,自己損失越來越大。錯失可以帶妻子遠走高飛的機會。

    林沖娘子

    第二,怕得罪上司而失去原則。他看到有人調戲他的妻子,本能揪住那人就舉起拳頭,可看到是高俅的義子,手就軟了。此時,他的妻子並沒有什麼損失,也就是被調戲了幾句,此時林沖不可能作出太過激的衝動。並且當時其他人解釋說這是誤會,衙內不認識嫂子。要是換成武松,不管是誰,這一拳一定要打,至於後果,不管,打完再說。他怕得罪上司,不敢打衙內,才變相助長了壞人的惡。當第二次妻子險些被衙內奸汙,林沖到了現場,先大喊大嫂開門,實際上是給衙內逃跑留下時間,不想看到當場,沒法處理,打吧,不敢,不打,太丟人,所以先喊一聲,讓人家逃跑。此時林沖打砸了陸謙的家,甚至還帶著刀出來轉,想殺人,殺誰呢?殺陸謙,而不是殺衙內。

    林沖和陸謙

    第三,毫無防人之心。林沖沒有應該有的防範和細心,才一步步掉入高俅設下的陷阱。陸謙約他喝酒開始,一個又一個圈套,林沖買刀,高俅和他比刀,高俅是怎麼知道自己剛買了刀,自己是靜悄悄買的,帶刀進入白虎節堂前,為什麼通報的承局不出來?這麼多反常的細節,如果有防範之心,也不會被害得如此慘。

    高俅

    我認為第一次林沖娘子被調戲,這時下決心遠走高飛,顯然不合常理,有點小題大做,但第二次高衙內故意設局,林沖就應該下決心帶妻子遠走高飛,俗話說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再往下,就沒有機會了。最後不得不用休妻來解除危機,當然也是他一廂情願。林沖休妻,說明他想以休妻的方式換取自己的平安,並重回體制的希望。他想問題的根源在高衙內相中了自己的妻子,自己休妻,就給衙內機會,那自己的處境可能會好些。董超薛霸那麼折磨林沖,他都忍了,不想向體制說不,還想總有一天自己能重回體制。所以要忍。直到火燒草料場時,林沖才決定不忍了。

    林沖和魯智深

    林沖開始對惡人的認識還是非常淺,後來認清了後,他像變了一個人。林沖出現的這些弱點,是不是在我們身上也有啊?我個人覺得自己也有以上三個弱點。

  • 3 # 一溪雲水

    你說,林沖為什麼不殺了高衙內,一走了之?我說他不敢殺,也殺不了。原因何在?

    這和林沖的身份、經歷有關,特別是他的性格起了決定因素。仔細分析林沖的性格:

    一、性格的第一層:天真的幻想

    林沖,他本是東京禁軍教頭,武藝高強,有萬夫不擋之勇,因生得“豹頭環眼,燕頷虎鬚”,人稱豹子頭,外表也一股英武之氣。

    但長期的正統觀念和忠君思想的浸染,卻讓他養成了衷心敬上、隱忍順從的性格。雖然屈居人下,聽命庸人,心中不免有怨憤不平之氣,感嘆自己“未遇明主,屈臣在小人之下”,所以他的不滿緊緊停留在抱怨上,並無更深的想法;

    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養子高衙內看上,只好忍氣吞聲,最多把妻子送回孃家躲避;“誤入白虎堂”遭人陷害,也只好百口莫辯;被髮配後他還一味地幻想,忍受著差役的一次次故意折磨與羞辱。即便被綁險些被殺,他雖對前途產生了迷茫,但是沒有放棄對朝廷的幻想,還是沒有反抗的勇氣,直到滄州後,他還欣欣然接受了安排到四面透風的山神廟看料場,那風颳得緊雪下得大,他也只好認命。

  • 4 # 祖居譙城

    林沖是水滸中數得著的高手,所謂"馬上林沖,馬下武松"。但與武松相比,林沖顯得少有英雄氣概,這與兩人的出身有很大關係。相較於生活在江湖中的武松而言,在官場中的林沖儼然成了一個唯諾的角色,如果沒有高衙內調戲林娘子,那麼林沖終將默默與槍棒教頭的身份。

    深受官場厚黑哲學影響的林沖是不會殺死高衙內的,他沒有高大的志向,只想著一家人和氣終老。所以面對位高權重的高太尉和高衙內,林沖只能選擇一忍再忍,而豪無抵抗的思想意識,畢竟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林沖的性格形象在水滸傳中是唯一的,只想著能安穩的過日子,面對高俅是這樣,面對王倫、宋江也是這樣,如果林沖能相仿於魯智深或武松的性格,那麼王倫也不會等到晁蓋上山後才被殺,同理梁山的第一把金交椅也不會輪到晁蓋頭上,宋江就更談不上了。

    可憐林沖,空有一身本事,卻只能充當馬前衝殺的角色,倘若沒有八十萬槍棒教頭的身份和一身武藝,恐怕他在梁山的地位好不如時遷、白勝之流。

  • 5 # 煙雨江南話紅樓

    林沖要是想帶著嬌妻遠走高飛的話,是沒有必要殺死高衙內的,造成林沖後半生悲劇的關鍵原因,並不是什麼高衙內,而是林沖性格中的懦弱。

    如果林沖非得要殺一個人的話,與其去殺高衙內,他還不如去殺陸謙,這廝作為林沖的好友,居然幫著別人一起來欺騙林沖,而且在後來,他還對林沖下了死手,所以陸謙比高衙內壞的更具有隱蔽性,更加的可惡。

    林沖的父親是東京的一個提轄官,可見林沖是武術世家出身,他的岳父也是一個教頭,而他自己也是東京八十萬禁軍的教頭,就林沖的名望和本領來說,他在江湖上還是有一些知名度的。

    如果林沖能夠斷然捨棄自己微薄的俸祿和安穩的生活,像王進一樣,帶著自己的妻子去投奔鎮守邊疆的老種、或者是小種經略相公的話,他也是可以活得很瀟灑的。

    對於林沖後半生的悲劇來說,什麼高衙內或者是高俅,只是一個外因而已,更主要的內因,就在於林沖本身性格中的懦弱。

    所以說,性格決定命運,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6 # 鹿泉居士

    在水滸傳這部小說裡,可以說,林沖是最不讓人喜歡的人物之一。

    林沖之所以不殺死高衙內,首先是因為他有濃厚的奴性意識。因為高衙內是當朝重臣之家屬,因為林沖也在為皇帝效命,所以他不會去殺死高衙內。正因為如此,面對奸臣小人的一次次陷害,面對昏庸的皇帝,林沖也沒有絲毫的反叛意識,一再忍氣吞聲,這和魯智深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果不是關係到生死存亡,如果不是後來的走投無路,林沖也不會上梁山。

    林沖之所以不殺死高衙內,還因為他的懦弱性格。一個男人,特別是一個武功了得的男人,就應該頂天立地,血性與狼性共有。面對他人調戲自己的妻子,如果還能忍氣吞聲,如果還不掛記心上,這決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妻子一再被高衙內調戲,妻子一再把事實告訴林沖,可林沖亳無作為,與其說妻子是自殺身亡,還不如說是林沖致此更恰當些。為了妻子的安危,為了自己的尊嚴,就是自己去死也要殺死高衙內,這才是一個有血性的男人之所為。可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窩囊至極的男人。

    可以說,自古至今,中華民族缺少的就是血性與狼性。

  • 7 # 藝文雜記

    開門見山,先說結論,主要跟性格有關係,當然也跟事情的時機和境遇有關係。

    沒想撕破臉,還對官場抱有前希冀

    畢竟林沖是一路正道走過來的,所以,一開始,他並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沒想到高俅和高衙內會窮追不捨。就岳廟高衙內調笑林娘子那點事,可以解釋為不知道,不認識,是初犯。林沖也不想因為這點誤會而誤了前程。

    等到二次,陸虞侯設計林娘子險些失身的時候,林沖還是頗衝動的,在街上尋了陸虞侯好幾天。但是這時候他任然只是遷怒於陸虞侯,還沒把高俅想得太壞,畢竟高俅身在高位,林沖仍舊抱有希冀,只是覺得高衙內不懂事。林沖也仍舊不想拋棄了前程。

    沒來得及,明白過來已經非常被動了

    等到白虎節堂事發的時候,林沖才明白了一切,高俅也已經參與其中。也就是最壞的可能性發生在眼前了,但是這時候的林沖,已經被控制,後來下獄,沒有了反手的機會。

    性格使然

    如果說一開始,林沖是有教養,不願意反上作亂。但是後來,面對高衙內和陸虞侯的步步陷害,還一忍再忍,卻是與他的性格有關,林沖是比較內斂的一個性格。

    後來,在吳用的引誘和激將下,林沖又短暫爆發血性,殺了王倫。但是再以後,就一直隱忍了,包括面對宋江的施壓,最終也沒能爆發,而是憋成內傷,吐血而終。

  • 8 # 世界華人觀

    林沖的人物性格一直在變化,可以忍自己的屈辱,之後殺王倫卻乾淨利落。

    可謂是生活事業方方面面都很稱心如意,所以林沖對生活當中的一些小挫折、小打擊都能容忍,為了自己的仕途,為了今後的生活,也為了自己的家庭,他自己對很多事情都採取了忍讓的態度。

    但是高俅和高衙內對他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侮辱、打擊,甚至企圖殺害。所以,林教頭從一名下級武官變成了罪犯,也是拜高俅父子所賜。 林教頭被髮配滄州,成了一名罪犯。

    但是高俅似乎並沒有放過他,在半路上還安排董超、薛霸暗殺林沖,幸虧有魯智深一路護送,救了林沖一命。

    否則,林沖早就命喪野豬林了。 林沖到達了滄州之後,本想著坐幾年牢回汴梁繼續生活,畢竟妻子岳父都在等著他,對他的遭遇,也都表示理解和同情。沒想到,高俅這個狗官還在賊心不死的繼續追殺他。

    他平生的絕學,臨陣破敵、屢殺大將的槍法的絕招,全用到陸虞侯幾個人身上了,把這些人全部殺死。 從此之後,就徹底的和正常社會決裂了,開始走上一條造反的道路。

    到哪裡去呢?當時水泊梁山有名,是一個反社會的、反主流的精英人士聚集的地方,於是林沖去了那裡。 沒想到王倫這個山大王心胸狹隘,不能容人,對林沖的到來,也是百般刁難。林沖此時也只是為了有個安身之地,還是採取了忍讓的態度。

    但是此時的林沖,已經和風雪山神廟之前的林沖不一樣了,他已經沒有牽掛了。他已經把他快意恩仇的一面展現出來了,他已經和正常社會決裂了。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晁蓋等人劫了生辰綱上了梁山,卻遭到了白衣秀士王倫的拒絕。王倫說,這裡山寨淺狹不能容納眾多好漢,還請他們另謀出路。

    殺王倫也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的選擇,如果晁蓋他們被逼走了,以後林沖在梁山上的日子也不會好過。所以他為了避免今後遭到打擊和迫害,乾脆先下手為強,這也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再回到題目,林沖當時為何不殺了高衙內遠走高飛,主要就是林沖當時是禁軍教頭,而高衙內的後臺是高俅,動了高衙內就惹怒了高俅,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思想下,不會得罪上司,不想失去他美好的家庭。

  • 9 # 三尺青

    如果說水滸傳裡的一百單八將,誰是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只有林沖。

    林沖是典型的小公務員性格。活在體制內,是基層第一線,頭上有無數的婆婆,數不完的規矩,每天都要謹小慎微,循規蹈矩,只求換來生活穩定,家庭和睦。他對自己的背景和能力有清醒的認識,他知道自己的天花板在哪裡,所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上班就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回家有如花美眷笑臉相迎,這就是最大的幸福,沒有高衙內騷擾之前,林沖就是這個生活狀態。

    高衙內調戲林夫人之初,後果不算太嚴重,並沒有真正侵犯,惡作劇的意味更濃,所以談不上殺父之仇和奪妻之恨這樣的血海深仇,當時的林沖,還是珍惜自己的美好生活,妻子雖然被騷擾,可是騷擾者是頂頭上司的兒子,是自己根本無法抗衡的人,如果強烈出手,可能會因此得罪上司,此後飯碗不保不說,可能再無容身之處。兩害相權取其輕,在此時,絕大多數的人,可能都會選擇息事寧人,何況林沖當時的處境。有一部小說,叫小公務員之死,是契科夫寫的,就深刻揭示了那個階層的人的心理活動和生活狀態,雖然是寫的外國,可是理念是相同的。

    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對他造成的影響非常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千古不易的道理。林沖生活在東京,身邊都是勤勤懇懇的小公務員階層,唯命是從是他們的共性,謹小慎微是他們的規則,做什麼事情都要考慮後果,要關心背後的人和事,他們和江湖草莽的處事截然不同。如果此事發生在托塔天王晁蓋和阮氏三雄等人身上,他們無法無天,管他是誰,幹了再說,就隨時會出現腥風血雨的事情。所以林沖這樣的人能在體制內生存,而阮氏三雄註定得在江湖拼命,這是社會的正反兩面,兩套生存規則。

    林沖主觀上沒有殺人的想法,客觀上也沒有殺人的環境。東京汴梁,物華天寶,是文明之所,天子腳下,社會治安是第一要務,每個人都有受這種環境影響,輕易不會有殺人的念頭,高衙內為什麼敢於做出格的事情呢?因為負責治安的禁軍,是他們家的,別人沒人敢惹,才造成他的行為,沒有人敢約束,也反證出汴梁人的順從,否則就沒有後來的首都被攻陷,徽欽二帝被捉了。

    有句話叫溫水煮青蛙,如果當初就是熱水,青蛙也不會進去,也會拼命往出跳,可是溫水煮青蛙,就是慢慢的等死了。林沖也遇到了這種境遇,他一步步的退讓,一直一直的忍耐,可是沒有換來和平,反而中了奸計。誤入白虎堂,被刺配滄州,一下子打碎了他生存的環境和條件,從體制內的公務員,變成了階下囚。當他披枷帶鎖被趕出汴梁時,他已經和這個世界說了拜拜,Sunny大道上已經沒有了他的位置。

    都已經淪落到這個地步,他們還一步步的緊逼,徹底突破了他的心理最低線,他徹底崩潰,他已經沒有任何可以值得留戀的地方,才有了風雪山神廟,火燒草料場,才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所以說梁山這些人,只有林沖是被一步步逼上梁山的,他本無一絲一毫上山之意,是這些推手合力,把他生生送上山了。

    林沖這種性格因素,造成了悲劇後果,如果他當時就果斷制止,給高衙內適當的教訓,露出一點抗爭的意圖,高衙內和高俅,都會有所顧忌,他們的行事可能會有所收斂,林沖也不會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就比如現在地鐵上的鹹豬手,如果被騷擾的女孩不忍耐,敢於抗爭,只要你表現出抗爭的態度,鹹豬手首先就會害怕,旁觀者也會出手相助,這樣就不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自己也得到保護。所以學會拒絕,可能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的一種保護。

    林沖如果當時就拔刀傷人,帶領妻子上梁山,那就不是林沖了,他也早就被汴梁趕出去,那個環境就容不下這樣的人。所以只要給人留條後路,別把人欺負急了,基本都能忍一時風平浪靜,所以我們都要學會得饒人處且饒人。

    林沖當時不殺高衙內,是因為沒有把他逼到那個地步。

  • 10 # 若愚趣談

    林沖是東京的八十萬禁軍教頭,長期生活在京城裡,經常與大小官員有一定的來往,深知權力的厲害。雖然八十萬禁軍教頭在今天聽起來好像了不得,其實,林沖這個八十萬禁軍教頭,也就相當於現在內衛部隊的武術教官。林沖作為禁軍中的槍棒教頭,只是眾多教頭中的其中一個,因為像他這樣的教頭有千把個。雖然林沖在禁軍中的槍棒功夫是一流的,但是,只不過是一個教練而已,沒有實際的軍隊職務。因此,林沖對於高太尉那樣的大官是相當畏懼的,所以,在高衙內調戲林娘子時,林沖只能敢怒而不敢打。

    由於林沖職務卑微,屬於被掌握大權的朝廷大員的奴才,長期形成了奴性,當高太尉設計讓陸虞侯請林沖帶刀去白虎節堂給高太尉欣賞時,林沖便乖乖地去了,於是便被冤枉私帶利刃進入特殊場所而犯下大罪,導致充軍。

    從林娘子被調戲,林沖不敢打高衙內到被陷害充軍,臨走時還休妻的行為看,林沖實際上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官職的教練,由於長期受制於人,早已形成了被人呼來換取的奴性,奴性也就代替了血性。因此,不逼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出手殺人的。

    特別是林沖被充軍將要離開時,他竟然寫了一封休書把妻子給休了,本來高衙內就隨時惦記著林娘子,林沖這一休妻,這不意味著撇下自己的結髮妻子不管了嗎?林沖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是個有血性的男人都不會這麼幹。從這一點看,林沖簡直是個懦夫,怎麼能指望他殺了高衙內帶著林娘子遠走高飛呢?

    話又說回來,造成林沖如此懦弱性格的根源就在於那個腐敗的社會,也在於林沖選擇了那份安穩的職業,長期形成的唯唯諾諾的習慣,讓奴性消磨了血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曹操死都沒有稱帝?是時機不對嗎,還是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