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回覆列表
  • 1 # 小鹿說高考

    你提問得問題很好!很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一名家長,我給出的答案:孩子進名校真的是那麼重要,而且是特別重要。原因有如下3點:

    第一:首先,名校裡有歷史積澱、文化積澱、技術積澱,而且,只有名校里名師才多,尤其是那一些985、211、雙一流學科等全國重點大學裡,具有無與倫比的先進教育資源。不僅僅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或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各學科帶頭人等,還有人才工程、人才培養計劃、人才支援計劃等。而且,各名校間還組成了許多著名聯盟,利於互相之間學術合作、交流和支援,同時也共享部分優秀教育資源,比如C9聯盟、華東五校聯盟、武漢七校聯盟等。除了全國137所雙一流高校外的一些雙非院校裡,這些豐富且優秀的教育資源是寥寥無幾,多數甚至是沒有。

    第二:名校裡不止有全國數一數二的王牌專業或特色專業,還有一級學科碩士點和一級學科博士點。而且,經濟實力、教學實力和科研實力都是一些雙非院校所不具備的。也就是說,只要你能考上,只要你願意,大學裡本、碩、博的3個學段,都可以在一所大學裡完成。

    第三:對於孩子上大學這件事來說,名校是個大平臺和大舞臺,更利於他以後成長、成才、成功。

    除了名校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和舞臺,可享受先進的教育資源外,相對於部分雙非院校就業前景好,保研機會大,出國留學機會多,甚至是教授或導師可做以後的事業引路人。大學的校友或同學,將來可是助手,可是朋友,可是伯樂,可是合作伙伴,太多太多這些上名校的好處,不是一句話就能表達清楚的。

    總之,只要是孩子成績上夠優秀,我們家長還是多鼓勵他,多支援他上名校啦!況且,現在可以低分上名校的機會很多,比如強基計劃、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高校專項計劃、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保送生、藝考生、中外合作辦學等,太多,太多。只要是孩子優秀成績好,家長又抓住了好機會,上一所名校也是不太難的!最後,祝孩子學習進步!升學好運!四,花開富貴!

  • 2 # 樑淑祥教育推廣

    孩子進名校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進名校,孩子的機遇會非常多,而且學校的教學質量也非常好,有普通學校所不能接觸的最前沿的教學方式。而且很多大的公司都會到名校去選拔人才,那麼你孩子的就業機會就會比別人更勝一籌。他到外面同樣條件去應聘,名校出來的頭銜就不一樣,機率就會更大一些。

    其次,如果進了名校,他也是給自己一個肯定,在這一步沒有被落下,那麼,他同別人的競爭力就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他的自信心會油然而生。在老師家長同學的眼裡他是一顆耀眼的明星,給身邊的人也帶來了更多的喜悅。

    最後,讓他朝名校去發展,也是在他人生當中一個重要的,努力向上的理由。如果他拼盡了全力,那麼無論是考上與否,他的人生都不會留下任何的遺憾,因為在該努力的時候他沒有選擇懈怠,以後他的人生會更加絢麗多彩。

    總之,做家長的不是去逼孩子必須要怎麼怎麼樣,而是告訴他,要朝那個目標去努力。

    《論語》中有句話,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意思是說,一個人制定了高目標,最後仍有可能只達到中等目標,而如果制定了一箇中等目標,最後有可能只能達到低等目標,如果一開始就制定的是低目標,那恐怕是一無所得了。這句話告訴人們,不論是治學目標、還是人生規劃,一定要志存高遠,併為之努力奮鬥,才有可能登峰造極。

  • 3 # 兪貴華

    讓孩子進一個好的學校學習,是所有家長的願望,不過受制於經濟條件,有非常多的家長只能望而怯步。

    進好的學校首先是你是不是住在好的學校的學區內,不在學區內的人可以通過賣學區房讓孩子獲得學藉,而且必須提前幾年,才有資格等到孩子上學年齡進入好的學校,或者說名校。

    大家知道,名校的學區房很貴,家長們為了孩子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很多都是背貸買房,普遍每個月有三千多元的房貸要交,有的甚至更多。

    名校之所以為家長傾全力熱捧,因為無論從硬體設施還是師資力量上,都比一般學校強,孩子在這樣的學習環境內更能出成績。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願,為孩子投資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就是家長意願的真實反映。

    但是,市場追逐名校產生的結果是部分名校教育質量有下降趨勢,畢竟所謂的名校的資源也是有限性的,因為學生多增加班級人數、擴增班級,結果造成了優質資源不足以分配,一些學生得到的教育往往與家長實際願望不相符。

  • 4 # 小v老師談教育

    我認為很有必要。人的發展受自身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自身是內因,環境是外因,內心取起決定作用,所以及時生在偏遠山區的孩子也可以考上名牌大學。

    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環境對人影響特別大。

    孟母三遷就是最好的例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

    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名校之所以成為名校,肯定集中了各種優勢資源,有優秀的教師隊伍,出類拔萃的學生,孩子每天接觸的人都是優秀的,他的見識想法也會與眾不同,而且這些資源將來都可以成為孩子的人脈關係。所以能進名校當然是最好的了。

  • 5 # 卓燦一點通

    怕的不是你考不上名校,怕的是你看不起名校。

    為什麼你一定要進名校?

    新學期開始,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一段演講視訊又在朋友圈火了。奧巴馬用“責任、勤奮、恆心”三個詞,回答了“我們為什麼要上學”這個複雜的哲學問題。奧巴馬說:“一個人的生活狀況——長相、出身、經濟條件、家庭氛圍都不是他疏忽學業和態度惡劣的藉口。”其實,青春期的奧巴馬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迷途叛逆少年”,逃課、酗酒、泡妞一樣都沒落下。可是,最後一紙哈佛大學法學院的錄取通知改變了他的命運,直接打開了走向精英社會的大門。從社會邊緣的黑人小夥,到問鼎白宮的美國總統,哈佛大學起到的作用,超乎平常人的想象。

    所以,接受教育固然重要,但真正影響一個人的高度的,是他在哪裡接受教育。

    就像黃金埋於沙土,多年過去,黯淡無光;但只要被置於光線十足的展示臺上,就會綻放出最璀璨的光芒。對於學生來說,名校就是那個珠光寶氣的展示臺。我們不主張名校萬能,名校裡當然不是人人成功,但至少離得更近一點。

    哈佛大學圖書館

    02 名校鍛造人的眼界和格局

    作家劉震雲在《一句頂一萬句》中講了一個故事。賣豆腐的老楊不願讓兒子上學,在他看來,人跟鳥一樣,腦子越好使,翅膀就越硬,說飛就飛走了,怕豆腐坊拴不住他。朋友老馬來勸他:“過去的縣令老胡知道嗎?現在專打傢俱賣,別人賣五十,他賣七十,上次一張八仙桌,被人花一百二的高價買走了!”其實一張八仙桌沒啥,八仙桌加上縣令,它就值錢了。這跟賣豆腐是一個道理,等兒子讀了書,從縣政府出來,再回頭做豆腐,豆腐就成了老胡的八仙桌,值了大錢。老楊一聽,是這個理兒,趕緊把兒子送去讀書,只不過讓孩子讀書並不是為了漲知識,還是為了賣豆腐。對於老楊來說,賣豆腐就是天大的事兒,除此之外,他一概不懂,也不願意懂。這就決定了他這一生只能是坐井觀天,眼光只圍著豆腐攤轉來轉去,註定不會有大出息。一個人的出身決定了他的下限,但教育卻決定著他所能達到的上限。

    眼界有多寬,你的格局才會有多大。

    《新東方精神》裡寫道:“你要用牛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走到牛人當中去,拉近和牛人之間的距離。當你覺得自己能夠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的時候,你才能成為真正的牛人。”要成為牛人,你可以出身不好,但你努力的起點,一定要高於一般人才行。對很多人來說,這個“起點”就是學校的選擇。畢業於名校的學子,一般來說,天花板來得更晚一些,這不是絕對的判斷,卻是個概率問題。

    我有一個朋友,本科在一個二類的政法院校讀的英語專業,政法和英語的搭配,讓人覺得很彆扭。朋友大學前兩年,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混”過來的,除了應付考試,幾乎沒去過圖書館。一切都在她大三時發生了轉變。有一次,朋友去了對外經貿大學,在那裡,她被深深震撼了。同樣是英語專業,外經貿的老師所舉的是上週《經濟學人》的案例,外經貿的學長學姐動輒就是業餘翻譯界的大神。原來換了院校,竟可以有如此天差地別的懸殊。所以她一回來就備戰考研,成了圖書館的“釘子戶”,功夫不負苦心人,她考上了對外經貿,成了同學口中羨慕的物件。眼界寬了,底氣自然就足,底氣足了,渾身就會發光。

    如果說教育的目的,是鍛造眼界和格局,那麼名校教育,就是現實的不足與理想狀態之間最短的距離。

    北大燕園

    03 名校學子,拼的是“終身學習力”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一些二三類大學裡,圖書館常常空空如也,只有考試臨近,才會出現一朝爆滿的盛況,但在清華、北大、劍橋、哈佛這類世界級一流名校中,凌晨兩三點,仍有人挑燈夜讀,座無虛席。這就是名校高於一般學校最明顯的地方。名校會讓一個人充滿危機感和上進心,在環境的影響下,主動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因為那些名校學子看到的都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一群人,當他們上升到一定的階層和高度後,是決計不想掉下來的。美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所說:“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我本可以忍受黑暗。”那些名校的學子,正因為見過最大最美的太陽,便無論如何也不願淪為黑暗的奴隸,為了夢想奮鬥,他們甘之如飴。

    TED有一期演講,主題是《不讀書的人到底輸在哪》,演講者是劍橋畢業生。演講者一開始就說:“看一個人書櫥裡的書,你就可以瞭解到很多關於這個人的資訊。”有一天,她突然發現,自己看的書幾乎都是英國及周邊的書籍,這讓她意識到自己存在知識盲區。於是,她獨家定製了一個“高強度閱讀世界”的計劃,在劍橋圖書館裡列出了足足196個國家的清單,嘗試閱讀每一個國家的書籍。僅僅幾年時間,她就從一個一無所知的“文學排外者”,變成了一個遍覽世界群書的作家。

    名校裡最豐厚的資源,就是無數渴望探求世界的人和帶你探求未知的書,有時候他們帶著你走,有時候你跟著他們跑,慢慢你就發現,其中的益處和捷徑多的不可思議。閨蜜給我講過這樣一件事,她在北京合租的室友是清華大學的女博士,博覽群書、學富五車,房間雖然不大,但目之所及,全是各種型別的書籍,除了白天在大企業上班,晚上回來還給知名大號提供稿件,也算小有名氣。有句話說得好,若有詩書藏心底,歲月何曾敗美人。

    女博士並不是我們嘲笑的那般悲慘,擁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具有的氣質與涵養,不是那些鍵盤俠所能理解。更神奇的是那個女孩的老公,也是清華美院的博士,兩人當初就是在圖書館相識,因為一張紙條成就了一段佳話。剛剛兩人貸款在北京買了一套房,房子雖不大,但裝修得特別漂亮,整整一面牆都是她老公親手畫的,羨煞旁人。當閨蜜對室友的幸福生活表示羨慕時,室友說道:“說到底,都要感謝緣分,感謝清華,如果我們不在清華,不愛泡圖書館,三觀不合,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都不會是現在的結局。”

    人總會不由自主地被環境影響,在名校到處都散發著一種好學樂學的氣場,你自然也會近朱者赤,結交到與你志趣相投的人。

    名校資源池,幫你打造黃金人脈圈

    人們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扎心的是有人就很幸運地出生在羅馬,更扎心的是那些含著金湯匙生於羅馬的人,比那些出身平凡的人要更努力。很多人都以為,富二代的生活就是奢侈揮霍,名牌加身,跑車代步,時不時在豪華遊輪上辦個派對,他們不需要努力,光是父母的家產就能養他們一輩子。但其實並不盡然,富二代雖擁有更好的經濟條件,但同樣具有來自精神上的壓力,更感覺“輸不起”。

    紀錄片《逐夢彼岸》裡的小可是個富家千金,就讀於全美頂尖私立學校,每年光學費就超過55000美金。學校裡每個同學都特別努力,為了不被落下,小可經常只睡三四個小時,甚至有一次因為腰上坐不了椅子,一直跪在地上學習。

    對於微博上給富二代貼的“揮霍、奢侈”的標籤,小可很不贊同。她說:“我見過太多條件好的人了,沒有一個人是這樣的,大家都是特別善良、特別好,更多都是在不停地,就是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高曉鬆出身“清華大院”,外公是深圳大學首任校長、兩院院士,外婆是北京航空學院籌建者之一,外舅公是“北京四大名醫”之一,舅舅是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主任,父母都是清華大學教授,母親還是樑思成的學生。高曉鬆說:“小時候我遇到什麼問題,家裡人就寫一張字條,說你去問誰誰誰。”而這些所謂的誰誰誰,都是中國某些領域的頭把交椅。可以說,高曉鬆一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因而比同齡人更具自信和優越感,父母出身名校,旗鼓相當,交朋友更是強強聯合,如此一來,後代的生長環境自然也差不到哪裡去。可見,好的大學能帶給你接觸更廣泛圈子的機會。

    這個社會拼的不僅是知識和文憑,更是實力和人脈,人脈廣了,人的路也會越走越寬。

    朋友的姐姐是常青藤畢業的海歸,回國後卻搞起了餐飲行業,家人卻大失所望,覺得花了那麼多錢供你讀書,最後卻當了個廚子,名校畢業有什麼用,讀書多年又有什麼用。但沒多久,朋友的姐姐就利用在國外學到的知識和打工的經驗,開起了自己的西餐廳,一家又一家。先是請來法國米其林餐廳主廚掌勺,又接到上市公司高層聚會大單,後來連明星都來捧場。

    為什麼?因為都是校友。

    這就是“圈子”的力量,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那些掌握人脈的人,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能快速開啟缺口。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人與人交往講究相互賦能,今天你幫我增磚加瓦,明天我幫你強本固基。可對於普通人而言,要實現融入更高層的圈子,最有可能的就是名校深造這條路。

    名校,能幫你打造屬於自己的黃金人脈圈,當你得到圈子的認可,旁人辦事,需要繞十萬八千里的圈子,而你要辦事,可能只需要短短一句話。

    總而言之,一張文憑或許並不能保證一個人處於金字塔的頂端,但多數情況下,能讓你不至於跌落谷底。當然,名校出身並不是萬能保險,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人也大有人在,可是這不是我們看低名校的理由。一個人的成功,歸根到底取決於自己的努力和時代發展的方向,所以即便你不是名校出身,也能完成逆襲。可是我們必須承認,一個在名校裡鍛造了遠見卓識、培養了學習能力、積聚了人脈資源的人,離成功更近一些。

    怕的不是你考不上名校,怕的是你看不起名校。

    而那些口口聲聲說名校文憑沒用的人,那些宣稱“讀書無用論”的人,要麼一直站在金字塔頂端沒下來過,站著說話不腰疼,要麼就是一直站在谷底,夠不著葡萄說葡萄酸。

  • 6 # 無憂文案

    現身說法吧!

    首先,孩子進名校很重要,但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重要!為什麼這麼說?不可否認的是,名校光環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多,比如更好的平臺,更好的師資,甚至是更好的朋友。國內高校是有檔次差別的,清北和華五明顯不是一個檔次,而華五和其餘985也不是一檔。越是好大學,個人起點相對來說越高。因此,在孩子能力範圍內,儘量選擇一所名校,這肯定是有利的。

    但剛才也說過了,名校能帶給孩子的是一個高起點,也僅僅是個高起點而已。畢業後個人發展比拼的是綜合能力,這綜合能力中就包括個人能力,家庭背景和關係等等。這些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這也就導致了不同的人走向了不同的路,很多名校畢業生最後也只拿著幾千元工資過普通人的生活,這樣也很正常。因此,上名校很重要,但有時候並不是那麼重要。

    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有時候機遇和選擇這些會更加重要,畢竟真正決定人一生命運的就那麼幾次選擇而已!

  • 7 # 散木17

    孩子上重點學校還是有必要的。但也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學習能力而定。如果孩子自主學習能力超強,無需別人監督,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且很聰明,那麼去不去重點校都無所謂。

    如果孩子自制力不強,需要別人監督才能學下去。或者需要更好地老師才能學好,那就可以考慮去重點校。這是從孩子個人條件考慮問題。從學校的角度考慮問題,你必須考慮一個學校整體的學習氛圍。經常聽到這樣話,某校是學堂,某校是情場,某校是戰場。

    至少目前我們的學校還是被人為地分成三六九等。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從我個人的經歷看,凡是重點校的學生,他們的認知能力確實要強很多。不只是認知能力,其他如毅力,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老師的配合度,都相當好。而那些非重點校的學生就有比較大的差距。

    去年一個三流學校的學生找我補課。上了一次課就累跑了,據說還累病了。我滴乖乖,幸虧她跑了,不然以後出什麼事我可賠不起。我只是讓她跟我讀幾百個單詞。重點校的孩子根本就不是個事兒。從來不抱怨,讓讀就讀。讀單詞,讀課文,做聽力從無怨言。而那些非重點校的孩子,有點困難就不幹了。太累了,太難了,不學了。

    如果學校裡大部分同學都是這樣的學生,那麼整體的學習氛圍能好嗎?你想在這樣的環境中潔身自好,可能嗎?上學的孩子多數都是沒有多大的判斷力和鑑別力。他們只知道現在舒服就好。他們才不管將來怎麼樣。能考慮將來的孩子都是極其聰明懂事的孩子。你是想讓自己的孩子和這些聰明懂事的孩子在一起混還是想讓他跟一群不愛學習的孩子混在一起呢?

  • 8 # 皓媽課堂

    名校指哪個階段呢?按初中小學理解吧,因為高中大學明校是靠孩子自己考的。

    1.明校能讓家長孩子省很多事,是通往重點高中的捷徑。明校意味著規範的學校管理,統一的教研組,統一的備課指導能培養出更多明師,能營造更好環境;明校招聘老師待遇好門檻高,全市最好的老師匯聚於此;名校的學生家裡相對更重視學習,全市最好的學生資源匯聚於此。在這裡孩子有更好的老師,更上進的學生,更好的校園環境當然能讓家長省心很多。

    2.但也不是學校定終身,家長的努力孩子的天賦也能改變很多。普通初中考上重點高中的孩子甚至由於學習能力更強,排名靠前的比較多。所以到了普通學校家長也不要氣餒。沒有更好的老師家長自學力所能及的科目給孩子查缺補漏分析捲紙,力有不逮的線上一對一輔導班;班級學習氣氛不濃,家長培養孩子自控能力,時刻關注孩子狀態,我們當雞頭;學校管理差,我們悶頭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

    所以學校的差距可以彌補,但需要家長和孩子更多的付出

    3.最後提醒一點。可以不去名校,風氣不好的學校還是要避免的,孩子染上惡習就追悔莫及了。

  • 9 # 心理諮詢師馨語

    很多人認為孩子進名校挺重要的,所以擇校風才那麼熱嘛!

    名校分為重點校和熱點校。

    重點校的資源更好,學習氛圍更濃厚,學校對教學質量抓得也比較狠,老師和學生的勁頭足,往往需要經過選拔才能錄取,這本身就是對學苗經過了篩選。好的學苗當然有利於學校的良性發展,自然就更吸引新的生源。

    有人把進名校視為孩子求學路上的高起點,有人則看做身價的象徵,只要能把孩子送進名校,甚至不惜花費高昂的擇校費。這也是人為地造成孩子攀比成風的原因。

    過去由於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導致了校際之間的差異較大,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中龍鳳,把能進名校看得特別重要。

    現在,國家非常重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如果是在同城之內,差異不大的話,真的沒有必要一定要進名校了。特別是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家庭,拉硬送孩子進名校更不可取。

    而且中考還有指標到校的待遇問題,擇校的話是不太有可能享受指標的,除非戶籍和住房都辦到名校的學區內。這也是學區房的房價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

    但是讀大學的時候,進不進名校的差別可就真的很大了,能進名校當然是最好的選擇。名校的畢業生基本都是不太愁就業的。但是,前提是孩子得成績非常優異。

    至於怎麼選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End——

    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高階家庭教育指導師【馨語】,非常願意與朋友們探討交流有關教育和心理方面的問題。

  • 10 # 使用者4264628080

    非常重要,不是有句話嗎:牛x的學校,學生看老師牛x,老師看學生也牛x;垃圾學校,學生看老師傻x,老師看學生也是傻x。 話糙理不糙吧。

    名校,意味著一個好的學習風氣,學生意氣風發,那種自信是骨子裡的;意味著你能夠有很多優秀的校友,畢業後這是一種珍貴的資源;意味著起點高,看得就更遠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子在家裡都說普通話,不說方言,這樣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