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17617771170

    近年,“爭先恐後”彷彿成為一個熱詞。無論是“路怒症”司機,還是為了小升初費盡心思的家長,無不是其代名詞。而僥倖得利之人,往往暗自得意,以為盡得生活之智慧。

    只是,如此這般景象,真的可以稱之為“智慧”嗎

    恐怕不然!這般猴急刻意,反倒暴露出些許自私與猥瑣來。這一點點小聰明,如何承載“智慧”之廣博與厚重?

    極喜歡簡女貞的一句話:“樹木不向天空起誓,榮枯隨緣;海浪不須對沙岸承諾,遇合盡興。”不爭不搶,不急不躁;該我的,儘管伸手去拿,不是我的,任它隨風飛去,也不留遺憾。

    生命的景象如此,方可稱得上“智慧”二字。

    文化又何嘗不是如此?

    有漢一朝,國土開闢,四方來朝,何其威武。如此壯闊之景。文人也紛紛追逐膜拜,卻只產生了詞藻華麗、語言空洞的漢賦。朱熹的評價很中肯:“以浮華為尚,無實可言矣。”而反觀唐朝,一壺酒,一支筆,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為何?皆因境界不同。漢的追求太過急切,反而丟了應有的從容與智慧;而唐的面目似永遠不急不躁,透過歷史的塵埃,仍可窺見春江花月夜一般的從容微笑。

    這一切的智慧,智慧的一切,皆源自熱愛,熱愛天空的每一朵雲,路旁的每一簇花,身邊的每一個人。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借斯特里克蘭德之口說了這麼一段話:那不斷低頭尋找六便士銀幣的生活太空洞了,唯有藝術的月光才能體現生命的真正價值。

    曾一度思考是什麼讓已過中年、鮮衣怒馬的斯特里克蘭德放棄優渥的生活,去體驗那樣苦痛的艱辛?如今了悟,那是熱愛,是心口不滅不熄的熾熱岩漿。

    如此,有誰能去譏諷嘲笑他的不智慧?即便最終畫作不成功又如何?有了熱愛,有了那純粹追求的過程,結果又有何差別?剩下的一切對於蘭德而言,都只是順乎天然罷了。

    泰戈爾說:“且看我頭置簪花,一路走來一路盛開,頻頻遺漏一點,又深陷風霜雨雪的感動。”榮枯隨緣,遇合盡興,我們也終將窺得生活的洞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關寒江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