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一大半的責任歸於工廠本身,淡季沒有加班工資低,旺季加班猛,工資高點,夜班時間過長,有的地方通宵上班中間根本沒有休息時間。工荒只是這些問題長時間積累之的後遺症罷了,然而一些地方認為是錢給少了現在一天400那真是呵呵了。制度體系做不到改善工資再高都沒有意義。一下幾點是個人建議:
1.淡季加班少週末可以組織郊遊聚餐等集體活動,或者一些公益活動宣揚公司品牌文化;
2.旺季加班多的時候一個月最起碼休息2天以上,畢竟誰都有累的時候,身體跟不上工作節奏,對生產效率也有很大影響;
3.夜班中間設定一個輪休時間段最少2小時,畢竟熬夜對身體及精神都是煎熬,中間有一段時間的緩衝期的話總比通宵作業要強得多,增加夜班津貼反正個人碰到的工廠有的夜班津貼5塊到20塊不等,5塊錢的跟沒有一樣;
4注重培養人才,一般能在工廠裡面呆2以上的說明認可這個公司,沒文憑的人做一輩子普工是最可悲的,最起碼要讓別人學習一些專業知識,教育方面技術方面管理方面等。曾經遇到一個幹了10年普工的老員工,他說不是自己不上進,是根本沒有這類培訓,管理也爬不上去,自己沒上過學在這裡幹也就那樣了,就算出去了也什麼都不會。
回覆列表
-
1 # 秋天的風
競爭的激烈,成本的逐年增加是導致工廠越來越難做的原因。
難做的工廠大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這類企業發展初期都是靠政策紅利,和人口紅利發展起來的。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經濟結構的轉型這類企業的政策紅利早已消失殆盡,中國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使適齡勞動力急劇人數下降,觀念的改變選擇機會的增多,使進工廠打工並不是人們唯一的選擇。
現在的人變了已經不像我們父母那輩人了,五六十年代的人,在他們看來工作是他們的精神支柱,經濟支柱。一家老小可能就靠幾十塊錢的工資來維持,那個年代人們沒有太多的選擇和想法工人好好上班,農民好好種地,領導的話就是命令,大多數人,不出意外的話就是在工廠幹一輩子了。
當下中國的工廠,無論是環境,難度,對比從前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人們對工作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選擇多了,工作不開心馬上可以換到另一家,幹得不爽拍屁股走人,此處不養爺自有養爺處。其次工資低,工時長,待遇差也是人們不願意去工廠乾的原因。
避免用工荒出現①大的方面制度上的建設。比如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在就業的城市落戶。給農民工與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待遇。解決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沒工作的狀況,②小的方面。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給他們更多的成長空間。讓他們覺得在你這個工廠有奔頭兒。③工廠的制度要人性化,把每一個工人當做你這個工廠大家庭的一員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