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82770223940

    詞牌名一共有13種,具體如下:1、原來的樂府詩題(如“烏夜啼“,“長相思“等)2、唐代教坊樂曲的名稱(如“浪淘沙“,“西江月“等)3、根據詞的內容而定(如“臨江仙“—原寫水仙,“雙雙燕“—原詠燕子等)4、取別人詩句中幾字(如“醉春風“—李白“絲管醉春風“,“看花回“—劉禹錫“無人不道看花回“等)5、取某些歷史故事(如“解連環“—出《莊子》“連環可解也“,“塞翁吟“—出《淮南子》塞翁失馬等)6、取本詞幾字(如“憶秦娥“,“佔春芳“等)7、詞人自制,如柳永,姜夔等本身就是作曲家,他們作的曲自己填上詞,再根據詞意自定;8、用原有詞牌,增字數後改稱(如“甘州令“,“浪淘沙慢“等)9、根據詞的字數定(如“三字令“,“十六字令“等)10、有綜合兩個詞牌定的(如“江城梅花引“等)11、用人名(如“西施“,“虞美人“等)12、用地名(如“南浦“,“伊川令“等)13、用樂調(如“角招“,“四犯令“等)擴充套件資料:詞是一種配合音樂的詩歌,是唐宋時代的樂府詩。適應文化生活的需要,結合當時在音樂和詩歌上的發展而流行的詞,它的前身是民間小調。例如:《舍麥子》,《挫磓子》等,可能是反映農民生活的;《漁父引》,《拔桌子》等,可能是反映漁民生活的;《破陣子》,《怨胡天》,《怨黃沙》是反映軍人生活的。由此可見,詞牌名的來歷和當時人們的生活是有著密切的關係的。到了後來,慢慢地就沒有什麼密切的關係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看的男生電子書,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