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味社
-
2 # 星爺說車
侵略過。不僅侵略過,也簽訂過不平等條約。
於是,日本暴發過尊王攘夷運動。其中,長州藩(就是李鴻章去籤馬關條約的那個地方)動用大炮,轟擊外國軍艦。不過,在英美法荷四國聯軍的攻擊下,日本人的反擊迅速失敗。
那時候,有些日本人很仇視西方人。只要有機會,就會亮出刀劍,弄得駐橫濱的西方人草木皆兵,根本不敢單獨外出。
鹿兒島的藩主在去江戶(今東京)的途中,遇到幾個英華人,據說是沒給他讓路,衛士們一擁而上,就把這幾個外華人宰了。英國不幹了,派艦隊前去問罪,鹿兒島早有準備,趁英華人防備不足,突然開炮,把英華人打的狼狽逃竄。
英國有一位外交官,在日本呆了很多年。在他的書裡,詳細記錄了明治維新之前,處於閉關鎖國狀態的日本,是如何與西方人打交道的。在他的書裡,寫了不少日本人反抗西方人的內容。
-
3 # Eplole
首先日本遭受過侵略 再次 日本是孤島文明的形式 作為一個島國 資源匱乏 歐美列強如果要佔領日本不能獲得足夠的利益 戰爭本就是建立在經濟建築和政治的基礎上 如果不能獲得政治目的和經濟利益 那戰爭就沒有了發動的必要
-
4 # 當狗容易做人難
日本是被西方國家侵略過的。1853年美國以炮艦威逼日本開啟國門(黑船事件),美國海軍准將佩裡率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最後雙方於次年(1854年)簽定《日美和親條約》,這是日本與西方列強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其他西方列強跟隨著美國,紛紛向日本提出開戶通商的要求,於是英國、俄國、荷蘭等西方列強都與日本簽定了條約。這些條約可以說是日本倒幕運動的導火索。
至於日本為什麼沒像當時的清朝一樣成為半殖民地國家其實很簡單,日本太窮了,列強壓榨不出什麼利益,所以歐美勢力根本沒在日本使勁,要了幾個通商口岸就完事了。
但“黑船事件”對日本人觸動很大,大量開明人士自費出國考察學習,眼界大開。隨著開國與尊王攘夷思想強盛,日本掀起倒幕運動,之後明治維新進行西化改革,國力大增。
日本又在1894年甲午戰爭及1904年日俄戰爭中取得勝利,廢除了不平等條約進入列強之列。
-
5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誰告訴您西方國家沒侵略過日本?1853年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休·佩裡率艦隊用大炮打開了日本的國門,次年3月中旬《日美親善條約》正式簽訂:日本對美國開放下田和函館兩個口岸,美國可以在日本派駐領事並給予美國片面最惠國待遇和治外法權。1858年日本和美、英、俄、法、荷五國簽訂《安政五國條約》:接受協定關稅制,允許歐美國家在日本設定“居留地”(租界),外華人在居留地內享有永久租地權和自治權。此後隨著西方列強和日本的矛盾演變,日本薩摩藩還和英國爆發過薩英戰爭。所以其實西方國家沒有侵略日本的說法是不成立,但相比當時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而言:日本可謂是幸運的——幾乎沒怎麼割地和賠款,那是什麼原因導致日本如此幸運呢?
首先列強發動侵略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掠奪別國的土地和資源,為爭奪原料產地、勞動力市場和商品傾銷場所。既然如此世上還有比中國更適合作為他們侵略物件的嗎?遼闊的疆域、龐大的人口、豐富的自然資源,對列強而言:這是一個龐大的資源產地和銷售市場。反觀日本天然資源匱乏的國度,又地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時不時發生火山、地震等地質災害,可以說日本的列強的吸引力遠遠不及中國。
但這並不是列強集中精力侵略中國,而對日本較為寬大的全部原因:畢竟日本相比中國雖小,可也絕不是一塊小島可以讓列強無視的土地。但對除美國之外的其它列強而言:征服日本的確是一件得不償失之事——對包括沙俄在內的歐洲列強而言:他們自西向東擴張到亞洲的——在他們的進軍路線上最先遭殃的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接著是波斯,然後是印度,再然後是中國,而日本幾乎是和他們地緣距離最遠的。隨著地緣距離的日益疏遠,列強必須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用於自己的後勤保障,而且即使征服了日本,由於地緣距離過於遙遠,其管治成本也將大大提升,如果列強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日本,反而會影響自己在中國、印度等地的擴張,所以歐洲列強一般不太願意將自己的擴張戰線延伸到日本。
那麼美國呢?在美國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擴張的太平洋路線上日本正好適合扮演中轉補給站的角色,所以對美國而言:征服日本不是得不償失之事,而是有利可圖之事。既然是有利可圖之事為什麼不做呢?原因在於:這時的美國還不是後世的世界霸主,這時美國更多采用門戶開放之類的經濟手段侵略別國,很少直接吞併殖民地。日本人也看出了美國的心思,所以他們積極配合美華人的行動——積極扮演美國通往亞洲大陸的中轉補給站的角色。雖然日本和列強簽訂的條約是在炮艦威逼下籤訂的不平等條約,但就條約內容而言對日本可謂有利有弊:列強要求日本開放門戶不是替日本著想,而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但日本卻巧妙地從中漁利。
最後列強有意對日本網開一面還暗含壓制中國的意圖:日本積極配合列強的門戶開放政策使列強認為這是一個乖巧的國家;與此同時當時的中國雖飽受列強欺壓,但其龐大的體量註定了這個國家一旦有朝一日崛起必將震撼世界。所以對列強而言:扶植一箇中國的鄰國作為封鎖中國的橋頭堡,甚至作為他們侵略中國的幫兇其實是極其有利的——畢竟當時列強和中國簽訂的條約中有利益均沾一說:日本侵略中國所獲得的特權其它列強也一律享受。
-
6 # 懷疑探索者
1853年,曾經發生過“黑船事件”,美國將軍佩裡把戰船開到日本港口,日本人一看,美國軍隊的裝備這麼好,當然就嚇傻了。1854年,“黑船事件”的隔年,美華人強迫日本人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日本人被迫開啟國門同美國貿易。但是,日本人沒有因此就仇恨美華人,而是開始積極的向美國等西方列強學習,而且是全方位的學習,從政治,軍事,管理,經濟,各種制度都在拼命的汲取營養。明知維新使得日本走上富國強兵之路。甲午海戰爆發之前,日本這樣一個小國根本不被世界看好,當時滿清帝國的財力遠遠超過日本,北約水師號稱亞洲第一,日本為了打造海軍,幾乎要砸鍋賣鐵。日本天皇主動把皇室私人經費的1/10拿出來,每年給海軍30萬元,為了表示與軍隊同甘共苦,日本天皇每天從吃三頓飯,減為每天吃兩頓飯。日本天皇的皇后,還把自己的金銀珠寶首飾都拿出來捐獻給海軍。當時日本的官員,都捐獻20%的薪水給海軍。還有幾十萬日本婦女在東南亞從事皮肉生意,她們也向日本海軍捐獻了很多財務。反觀大清呢,慈禧太后過一個生日,就耗費了白銀3000萬兩,足以建設四個北洋水師。慈禧還給自己做辯白,她說,我是大清的當家人,如果我過生日太寒酸,就說明大清丟了面子。不久,日本人就用船堅炮利惡狠狠的教訓了大清,讓大清丟盡了面子。日本的明治維新大獲成功,而中國的戊戌變法,卻一敗塗地,死了幾個君子,又回到了原點。這裡面有很多的教訓。日本的改革,是讓更多人吃“皇糧”,所以很多人支援。而中國的變法,是讓更多的人丟飯碗,這自然會導致沒有廣泛的支持者。
-
7 # 指勝在於途
並不是沒有入侵日本,當年日本跟隨清朝(中國)也閉關鎖國。然後日本被美國開啟國門,如果當時日本的幕府沒有被推翻的話,很有可能會跟清朝一樣成為半殖民半封建國家。但正是因為被推翻,日本新政府開始學習西方生活方式,還有軍事制度,不僅僅這些,還有娛樂方式,經濟政策等等。因為當時日本新政府的領導人都曾經是在西方國家留學過的學生。所以認為西方的制度非常值得推薦。
-
8 # 春笑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偽命題,明治維新時期的前後,西方列強一直以武力威脅侵略著日本,那時候的日本處於封閉鎖國時期,200多年來一直處於和平狀態,武備比較鬆弛,對外來入侵者沒有什麼抵抗能力,所以日本只能任由入侵者的宰割,被迫與西方列強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賠款、割地等。
侵略日本的第一個西方國家是美國。美國一個叫佩裡的將軍,他在1853年率領七艘戰艦直奔日本橫濱,在如果日本不開國門,就開炮轟炸的威脅下,日本被迫開啟國門,結束了日本封閉鎖國的時代。佩裡率領的七艘戰艦顏色全部都是黑色的,所以這次事件日本歷史上稱為“黑船開國”。在這次“黑船開國”事件中,日本與美國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日美親善條約》,跟隨美國之後,荷蘭、英國、俄國等多個西方列強,紛紛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並都簽訂親善條約。
日本為了紀念和感謝曾經威脅侵略過他們國家的佩裡將軍,為佩裡將軍在他當年登陸日本的地方建了座公園“佩裡公園”,每年都有很多日本民眾自願來到佩裡公園,來紀念開國活動,日本人認為,日本現代化的大門,是由佩裡將軍開啟的,是他們的大恩人。
日本從這次“黑船開國”侵略的事件中清醒,開始有國土安危的意識,他們積極努力學習西方列國的各方面知識,學習經濟、政治、治國、軍事,在學習過程中日本人的骨頭越來越堅硬,內心開始變的強大,他們很快擺脫了外來的侵略,也慢慢有了想稱霸世界,侵略其他國家的野心。
回覆列表
黑船事件後,西方列強紛至沓來,與日本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19世紀初的日本是世界上最封閉的國家之一,實行了200年的鎖國政策,僅僅與幾個臨近鄰國,大清、琉球、北韓,以及荷蘭保持聯絡。拒絕日本人出國和回國,杜絕外華人訪問日本。
最終,日本開國,逐漸走出狹隘和困境。並因此改變了19世紀後半期的東亞國際秩序。
黑船事件後的第二年,美國與日本簽訂了《日美親善條約》,日本與美國通商。此後英國、俄國、荷蘭等西方列強也都與日本簽定了親善條約,日本鎖國時代結束,幕府體制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