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秋先森談歷史

    1.石器時代

    炊具是陶製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磚灶、石灶;餐具有粗製的缽、碗、盤、盆作為食具,當然也是陶製或者石器。

    2.夏商周時期:

    人們開始用青銅食具來烹飪,比如鬲而且中國現已出土的商周青銅器物有4000餘件,其中多為炊餐具,可見此時青銅器作為炊餐具已經十分普遍了。

    3.春秋戰國時期

    這時就已經開始運用鐵了,所以題主說的宋朝前沒鐵鍋是存在一定漏洞的,此時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 鐵質鍋釜(古炊具,斂口圜底帶二耳,置於灶上)已經用上了呦!

    戰國時期鐵釜

    再以後就不用說了,都是一些灶臺和鐵鍋的改進了,大體都一樣了,比如鐵釜就變得越來越薄越來越輕了。

    以上編輯自網際網路,如有問題,盡請指出,不甚感激,互相進步也是學習的一種方式呢。

  • 2 # 使用者46401212138824大

    鬲是卵形的陶器,底部有三足,可架在火上去燒煮。鼎是銅器,亦有三足,但只限王候貴族使用。所以平民百姓可以用鬲來作飯吃!

  • 3 # 地瓜俠怒踢逗比兔

    [摳鼻]問這個問題的人,回去學學歷史吧!鐵器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漢朝的環首刀難道是青銅刀嗎?漢朝就已經有鐵鍋了

  • 4 # 馬金駒

    本人是搞古錢幣收藏的談古論今略知一二,實際在秦代,也就是12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煉出了第一爐鐵,有秦五銖,鐵鑄錢幣,為證,不過普通老百姓,是用不起的,而且也沒賣的,之前皇帝侯爺用的是青銅器鑄造的大鼎;也就是現在的鍋,大多用的是,陶罐,陶桶,陶土鍋,而不能炒菜,大多士兵,3到5人,一個陶罐,本人就有一隻,3000年左右的陶罐,上面刻有,太陽人文,隨著歷代歷史的演變:後來也變成了軍隊,用青銅製造的,方鼎,元鼎,宋朝末期,才有了鐵鍋,鐵桶,鐵器等等;

  • 5 # 陳廣逵

    中國古人用釜、甑、鑊加工食物。

    釜,音fǔ,圓底無足,安置在爐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體支撐煮物的器物,近似於現代的鍋。有石釜、陶釜和鐵釜,春秋時主要是用前兩種釜,隨著冶鐵技術的提高,後來鐵釜才逐漸普及。

    甑,音zèng,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多為圓形,有耳或無耳,底部有許多透蒸氣的孔格,蒸飯時置於鬲上。

    鑊,音huò,古代大型烹飪銅器之一,無足的鼎,多用於煮牲肉。用三足支撐,下面可以燃火,兩耳有鉉(音xuàn,銅鉤)和扃(音jiong,橫槓),可以抬舉。

    後來出現了大鐵鍋,取代了銅鑊。

  • 6 # 雲中子56

    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我也不想多說廢話,古時不能說沒有鍋也有鍋,那時的鍋不是鐵鍋而是砂鍋,也就是我們現在用的砂鍋,不是陶瓷的,砂鍋是用沙土混合在一起燒製而成的,這種古老的技術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還有在製做盆罐瓦片的。砂鍋熬出的飯燉出的肉比鐵鍋口感好還香,砂鍋熬出的中草藥不會失去藥的本性,好了不多說廢話啦。中國有句老話:打破砂鍋問到底。這句話的來歷大家就應該明白了吧

  • 7 # 尋道底呢

    春秋戰國就有了鼎(鍋)銅的!後來有了鐵合金的!怎麼宋朝設有鐵鍋呢?!你不讀書(歷史從根本上不懂吧!!!或從西方來的假洋鬼子吧!!!

  • 8 # 煙思

    其實在漢代已經有了鐵這種東西,但是用的人比較少,因為由於習慣,大多數人習慣用陶器做發明。所以出的比較少,簡而言之來說 宋代發現了一種新的鍋型“淺低炒鍋”這是一種鍋的形狀可能發生了變化,淺低就是厚度薄了,使得受熱面積增大,受熱得更快,在宋時,鍋一般只用來做菜,由此炒菜開始流行,不再是蒸燉煮。

  • 9 # 湘潭解脫

    提問題的人可以去了解一下石鍋雞,石鍋魚。當然沒有鐵鍋之前還有銅鍋。中國古人對於燒製陶器是非常有水平的。各種陶瓷都可以用來烹飪食物,瓷器陶器烹飪出來的食物,既美味又能夠作為儲存工具。看來我們還是要對中國的文化有所瞭解。

  • 10 # 完顏翠花

    直到北宋時期,宋朝人開始使用煤進行冶鐵,這可以說是鍊鐵技術的一大進步,據相關資料記載,當時北宋冶鐵的年產量大約是800多萬斤,按照當時鐵鍋的製造重量來說,如果全部拿去造鐵鍋,也能造出100萬口鐵鍋,正是因為宋朝的冶鐵技術有了長足進步,宋朝人們才能夠用上物美價廉的鐵鍋,從此之後,鐵鍋就對中國的烹飪歷史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些農民提議將養老金漲到500元時會出現一些人的反對?你覺得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