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布衣學人

    不能說是完全“背離”,但基本上“背離”了“孔孟”之精神是不錯。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觀點是正確的。漢武帝時期的董仲舒最主要首先是”背離了在“孔孟”身上體現出來具有最為可貴的“獨立不倚精神”和“批判精神”;其二是“背離”了“孔孟”尤其是孟子所最為強調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之“儒家文化精神”;其三更是“背離”了孔夫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說”的最高境界“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之精神。董氏所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過是商鞅等“法家”代表人物所開創的以“統一思想意識形態”作為“統治權術”的“升級版”而已,使中國失去原本“多元化文化”發展的“文化環境”。董氏相比較於秦朝時期嚴酷苛刻的純粹“法家權術統治”多了些“溫和色彩”,“進步”了些,搞了個“天人感應”理論試圖以此來約束最高統治者,但事實證明這只不過是”天真”的想法,根本上起不到這方面的作用。還有在採用“教化”性質的“以德治國”為主導取代了“法家”以“嚴刑峻法”為主導的“治國”方式。也可以講唯有在這方面上能體現出還沒有與“孔孟儒家思想”的”背離”。其它方面都可以說基本上是“背離”了正宗的“孔孟儒家之道”,開啟了之後“外儒內法”的中國政治傳統之先河,自此中國的“偽儒”、“犬儒”等逐漸開始多起來了……

  • 2 # 悅心閣D

    這種觀點不正確。董仲舒之後的儒學是對孔孟儒學的改造、創新與發展。

    董仲舒的新儒學,是以孔孟儒學為基礎,融合陰陽家、黃老之學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體系,實際上是“外儒內法”。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朮”是要求不在儒家六經範圍之內的各家學朮都應罷黜,不僅繼承和發揚了儒家思想,而且還吸取了法家、道家、陰陽五行家等各家思想。新儒學對孔孟儒學中宣揚的“禮”“仁”“民本”等思想進行了繼承,適應了漢武帝時期的君主專制統治的需要。新儒學增加了“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和“三綱五常”等理論,更加符合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的政治需要。西漢時期的儒學,經董仲舒的改造,適應了形勢的需要,被確立為正統思想。

    隋朝時,儒學家提出“三教合歸儒”即“三教合一”。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並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論。唐朝時,奉行三教並行政策,即尊道、禮佛、崇儒。

    北宋時,儒學者衝破漢唐儒學束縛,融合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新儒學體系———“理學”即“程朱理學”。“二程”認為:天理是萬物的本源,並且把天理和倫理道德直接聯絡起來,朱熹認為天理就是作為道德規範的三綱五常。理學所強調的義理,實質就是儒學的倫理道德學說。理學是以“理”或“天理”為核心,既貫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運,又繼承孔孟正宗,並能治理國家的新儒學,標誌著儒學的成熟。理學是儒學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體系,是儒學發展的一個新階段。

  • 3 # 一蓑煙雨FW

    作為一個對歷史有點興趣的非專業人士,我說說自己淺顯的理解,如有不對,請高明人士指點。

    我認為,董仲舒及其以後的儒家思想和孔孟之道確有不同,在某些方面甚至背離。

    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提倡“仁者愛人”,重視人民的利益。孔子提倡“德治、禮治”,主張統治者輕徭薄賦,反對苛政。孟子更是直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理論,把人民放在首要的位置,君主在人民之後。這些都是站在民眾的立場上,和當今的“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是吻合的。

    時間來到西漢,我們的董老師為了迎合統治者的需要,將儒家思想進一步發揚光大,繼續推行以“德”治國的主張,提出“三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等儒家思想的核心進一步延續。這些,並沒有背離孔孟儒學。

    那麼,哪裡背離了孔孟之儒學了呢?

    我認為是君和民的關係上。董仲舒將君主的地位無限放大,提出“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的理論,給君主統治披上神的光環。

    “君權神授”的理論自然讓統治者喜出望外,董仲舒在漢武帝心目中的地位大大提高,這一理論被後世無數的統治者奉為圭臬。

    這一思想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統治者打著“奉天承運”的旗號頒佈政令,讓老百姓安於統治;造反的打著“替天行道”的幌子蠱惑民心,爭取民意支援。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君權神授的理論被終結。

    因此,董仲舒將君權神話,抬高君主地位,確實背離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思想,但在封建時代,對於維護社會的穩定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 4 # 八卦研究室

    說董仲舒之後的儒家與孔孟是背道而馳,是錯誤的。

    董仲舒是漢朝最有才華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著有《春秋繁露》及《董子文集。他的哲學主張和政治主張,在中華民族的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復興了被扼殺達百餘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融會貫通先秦時期各家各派的思想,並把它們整合為一個嶄新的思想體系。

    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認為"大一統″是“天地之常經”,天意是要大一統的,漢朝皇帝是受命於天來進行統治的。各封國的王侯又受命於皇帝,大臣受命於國君。

    家庭關係上,兒子受命於父親,妻子受命於丈夫,這一層層的統治關係,都合乎天的意志。他還提出"三綱五常″,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等,這是董仲舒的道德哲學。他的目的就是要把一切秩序化、合理化。他的政治思想成為漢朝統治者以及歷代封建王朝鞏固中央集權制、維護統治的重要工具。

    他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哲學觀基礎之上的。董仲舒的基本哲學觀是“天人感應"、“天人合一″。他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有意志的,天生萬物是有目的的,人與天是相合的。他還認為“道”源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即是說“三綱五常″、"大一統”等維護統治秩序的“道″是永遠不變的。

    他認為人的一切活動都受命於天,包括認識活動。人認識的目的就是了解天意,人通過內省可以判斷是非,達到“知天″的目的通過對陰陽五行的觀察,能瞭解天意、天道。他還認為人與神相溝通是通過祭祀來達到的,這一活動能使人知道天命神鬼,看到日常見不到的東西。由此可見,“天人感應″和神學是分不開的,他是正宗神學的奠基者。

    董仲舒在人性論上主張性三品說:性是由天決定的,天生質樸,但是卻要“待外教然後能善″,即人性是教育的結果,君王對人民的教化也要順乎天意。

    董仲舒是思想家、哲學家、神學家,也是著名的經濟學家,他提出“限民名田″、“鹽鐵皆歸民″、“去奴婢″、“薄賦斂、省徭役″等改良主張,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

  • 5 # 詩狼

    董仲舒的新儒學是對先秦儒學的繼承和發展, 但相對先秦儒學有很多自身的特點。

    (一)“大一統”為董仲舒的新儒學中政治哲學的核心。漢景帝時代,出現了吳楚七國之亂,統一的國家將面臨著分裂的危險。董仲舒認為,重要的問題是要鞏固集中統一的政權,防止分裂割據的局面出現。董仲舒從儒學經傳中尋找統一的理由,他從《公羊春秋》中找到了"大一統"。董仲舒就根據《公羊春秋》的記載,提出了"大一統"論。他在《天人三策》中說,"《春秋》所主張的大一統,是天地的常理,適合古今任何時代的道理。" 其認為,只有思想統一才能有統一的法度,百姓才有行為的準則,這樣才能維護與鞏固政治的統一。用思想統一來鞏固政治統一,思想應該統一於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上。只有政治統一才能長治久安,當時漢代的政治是統一了,但不穩固。統一思想成了大一統的關鍵。於是,董仲舒多次強調要用孔子儒學統一天下的思想。在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思想要大一統的建議之後,施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將儒學作為正統思想,從此漢代思想界樹起了儒學的權威,產生了中國特有的經學以及經學傳統。

    (三)董仲舒的新儒學具有神學色彩。董仲舒的新儒學,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強調君主權威,賦予君權以神權色彩,神化了專制王權,目的在於給統治者披上神聖的外衣,政治上主張實現大一統,以加強君權,維護君主專制,因此具有神學色彩,其哲學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義的。但由於這種唯心主義,以維護皇權為目的,從思想上維護封建專制,適應了統治者的需要, 維護了封建統治秩序,因而受到統治者推崇,成為了社會正統思想。

    綜上所訴:

    一、從思想內涵看,董仲舒的新儒學是融儒家、陰陽五行家、黃老之學和法家思想為一體。

    二、主張在政治思想方面實行“大一統”,強調君主權威,主張君權天授,賦予君權以神權色彩。

    三、在宣揚君權神授同時,又繼承和發揚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是對孔孟儒學的發揚和光大,而並不是背道而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地位達到空前高度。

    四、以維護皇權的絕對性為目的,受到統治者重視,迅速成為社會正統思想,從而奠定了孔孟儒學在中國歷史上的權威和統治地位。

  • 6 # cambrian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是有點簡單化了,這個問題應該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可以從論證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析董仲舒之後的儒家和孔孟時期的儒家有何區別,簡單來說董仲舒對儒家的貢獻是將儒家與政治聯絡起來,把儒家從純粹的哲學思想轉為統治階級能接受的世俗化社會準則——也就是儒家從此承擔起了西方宗教的道德約束作用。從此以後百家思想也逐漸統一在了廣義的儒家概念裡。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中國帝王普遍採用的外儒內法——這種方法明顯吸收了法家治國的思想。所以,狹義地說董仲舒之後的儒家和孔孟時期的儒家確實有一定區別,但是也沒有達到自成一體的地步,你可以理解成儒家在不同時期根據需要對自身理論體系的相應調整。這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特點:不會一字不變的宗教式崇拜,而是在一定階段後結合實際進行調整。不光董仲舒,後來的程朱理學,陽明心學都是如此,結合時代需求對儒家經典進行不同角度的解讀,提出相應的社會理論體系。甚至直至今天有些理論都可以作為社會道德體系的規範要求。至於所謂背道而馳就有點誇張了,孔孟時期的儒家並沒有形成可實用的社會體系,畢竟對於一個成熟社會來講,懲惡揚善是一體兩面,道德和法律互相都不能替代,純粹強調向善教化的思想並不能解決所有社會問題,這也是儒家一分為八的原因,也是荀子提出人性本惡的背景之一,從這點講荀子和孔孟的認識是有衝突的,但是荀子仍然被認為是儒家的一派。對於社會學說,是沒有固定模式的。所以,對於一個知識體系,只論對錯和正反是有點過於簡化了。

  • 7 # 翠微橫笛

    不是背道而馳,而是從大路走上鄉間小路一樣。

    首先看儒家核心是什麼?

    外人看的話肯定會說是仁,孔子求仁,孟子求義,但我自己認為儒家核心是禮。

    禮的文化根源是周公之禮。對庶人實行的是刑罰,然而刑不上大夫,怎麼去對士大夫階層進行約束呢?周公提出了禮制。

    比如天子食九鼎(大丈夫一言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士三鼎。還有天子六駕,諸侯五駕,卿四駕,大夫三駕,士二駕,庶人一駕。天子之冕十二旒,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

    周禮規定了士大夫階層的方方面面。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亂。有志之士想了很多辦法來讓社會穩定下來,儒,墨,道,法都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出現的。

    我們再看,董仲舒的思想主張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三綱五常!

    在漢朝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君為臣綱,漢武帝肯定舉雙手雙腳贊成啊,而且針對當時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這種理念還有很好的維持穩定的作用。

    但萬事就怕一個但是。當你走三綱五常那條路走的越來越遠的時候,就會發現,那是個死衚衕。宋朝理學就是這條死衚衕下的產物,而明朝某種意義上是亡於理學。

  • 8 # 使用者569258614366

    世界萬物皆有長短,(長短經)序言,有句話說,在相對的時間內有對錯,有好壞,有正義與非正義,如果把它放到整個宇宙和整個地球的,歷史長河裡,就無是非無對錯

  • 9 # 長空45852597

    孔孟之道產生於亂世,有包容,又開放,更人性化,全面化。董仲舒的儒道產生於大一統的專制王朝,能上位肯定要為統治階級服務,其思想核心更多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綱紀倫常,規範社會秩序的理論。

  • 10 # QglNj

    孔子之學歸納為忠恕之道,社會以禮為根,以忠為基。

    發展至孟子,俠客大義思想形成,社會重民輕君,重義輕利。發展至荀子,以人性惡為本,以法治國,服從君權。

    到了董仲舒,並無所謂創新,只是乃以儒家為核心,吸收道、法等諸子百家中可用的術點,一鍋大煮後,再塑造成新儒家,其根本特點為:天人合一,這亦是中華文化的最高目的與意向[機智],與其相符,則天下一統民必服從,反之民爭之、革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車反應慢,悟性差,老是看教練臉色練車,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