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洛靈說
-
2 # 雲深不知憂何處
每當有人跟我聊起小時候,我都會說,我記憶裡的小時候全是捱打。可以說,我是從小被我媽打到大的,如果一個人對童年的回憶全是被打,我都不知道人生還有何美好可言。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四五歲的時候,有一天跟院子裡的小朋友一起在玩爬大門,我家是公務員家屬樓,院子有個很像樣的大鐵門,高四米多,一群孩子爬上大鐵門,在爬下來,來來回回,可在最高處往下下的一瞬間我踩空了,直接從四米多高掉了下來,雖然很快站了起來,可已經混身都是擦傷,頭也摔暈了,站了半天沒動。
其他小朋友都嚇傻了,有腦子靈的小孩馬上說快去告訴她媽媽。
現在回想那一幕覺得更可悲的是,我在摔得迷迷糊糊的時候卻下意識的想要阻止他們去告訴我家人,因為我預感我將換來的不會是安撫和關愛。
果不其然,到家後的我只迎來了一大堆的巴掌和拳腳,還有刺耳的責罵,我一身的傷痛卻疼不過媽媽的懲罰。
這樣的事總在發生,大大小小從沒有頭,記憶裡從來沒有表揚,沒有鼓勵,沒有贊同,也沒有認可,只有指責,直到我長到了1米6,高過了她,她便再也打不動了。
我現在的性格就是很怕事,很怕擔責任,很怕別人覺得我哪不好,聽不得批評,聽不了忠言,更沒自信能把事情做好,有任務交到我手裡總對自己表示懷疑,什麼事總往壞了想,還極度的缺少安全感。
現在,在生活中我每有什麼不對,我媽依然全是責罵,沒完沒了,依然從來沒有鼓勵和表揚,雖然媽其實很愛我,很依賴我,也很關心我照顧我,而我也很孝順,父親去世後,我始終陪著她,但我心裡的傷和對她的那份抱怨永遠不會消失。
-
3 # 木棉花優選
童年時期留下的陰影的確讓人耿耿於懷,它就像被人下了蠱,若即若離的陪伴你一生。
我生活在一個五口之家,上面一個哥哥下面一個弟弟,我是一個女孩。按理說父母有兩個兒子,只有我一個女兒,我應該會得到更多的疼愛,可事實並非如此。
父母的根在農村,自然思想更為傳統,他們認為兒子是自家人,女兒長大後便是別人家的人。
哥哥和弟弟平時可以爬到床上蹦蹦跳跳,盡情玩耍,而我絕對不可以,理由是萬一不小心跌倒坐在枕頭上了,那麼用他們的話來說是要背時的,就是不走運的意思,我深知父母的忌諱。
特別是媽媽的態度,哥哥、弟弟犯了錯,爸爸在批評他們的時候,媽媽都會站出來維護,結果變成了兩個大人之間的爭吵,這樣類似的事情幾乎是每天都在上演。
這種感覺到了各自成家以後表現的更為突出,嫂子和弟媳懷孕後可以整個孕期待在父母家,爸爸媽媽心甘情願都每天忙裡忙外、好吃好喝的照顧著。
而我待在父母家只要住上超過一個星期,我就得自覺續上自己的生活費或者主動承擔家裡的一部分開支,不然我知道父母一定會揹著議論我或者希望我早點離開回到自己家去。
哥嫂、弟媳如果外出有事隨時可以叫父母無條件幫著看孩子,而我需要買各種水果、營養品去討好父母,父母也是拒絕幫我,他們從內心深處認為這不屬於他們的責任範圍。
漸漸的我知道了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和自己的處境,所以我學會了有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不再依賴父母,反而變得更加堅強和獨立。
其實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感嘆哪裡都有不公平,抱怨父母的偏心、抱怨父母的重男輕女,總是心有不甘 ,甚至想不通為什麼都是父母的孩子,都要遭到區別對待。
小時候在原生家庭裡留下的陰影,經過長時間的自我調節,況且現在自己也為人母,雖然年邁的父母和當初一樣並沒有改變,但是自己卻漸漸釋懷了。
無論對錯,父母的養育之恩大於天,同樣身為人母,現在我更加體貼到父母的艱辛,有時間就會回去看看他們,不再計較他們是否偏心、是否重男輕女,只希望他們在有生之年可以健康快樂。 -
4 # 我的朋友是班主任
童年時代受到情感上的傷害總是特別深刻,其實,很少有人擁有一個完美的童年。
我承認小時候很調皮,別人欺負弟弟妹妹,我會第一時間站出來保護他們,不惜和別人打架,可是父母不會誇獎我保護弟妹,只會罵我不聽話;帶到學校的餐盒放學忘記帶回家,回家也會要捱罵;放學送一個留堂的同學回家,導致我回家晚了,回家被罵得狗血噴頭;做家務活沒達到要求,被罵“你怎麼這麼蠢”?……印象中從沒得到過父母的肯定,被罵得最多的一句就是:早知道你這麼不聽話,當初就應該把你溺死……
當時身體發育的那兩年,應該是小學五六年級時吧,他們躲在門縫偷看我們洗澡;偷看我的日記,然後嘲笑……他們不知道我心底是有多傷心,多壓抑,多鬱悶……
整個小學階段,我沒被父母肯定過,表揚過,更不用說來自父母的愛,唯一被輕描淡寫的表揚就是農忙時我可以幫家裡做很多農活,頂一個勞動力,曾經我一度懷疑我是他們撿來的,收養的!
忘記是哪年我犯了什麼錯,母親用扁擔抽我……妹妹是老二,如今說起小時候的事情,她說看著我經常捱打捱罵,她戰戰兢兢,膽小如鼠,生怕自己做錯什麼招打捱罵,她小心翼翼的做著父母眼中的乖乖女!我們都已經成年,但是說起小時候的事情,依然淚流滿面!!!
我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大於天,生而為人,是必須孝順父母的,但是至親至愛帶來的傷害也比別人來得更加直接,更加心痛,又愛又恨,經常陷入兩難、糾結的境地。
但是,我們始終承受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如今我們也為人父母,也體會到了養兒育女的艱辛和不容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沒理由要求完美的父母、完美的家庭,不能因為父母的一些錯誤就否定父母的功勞和付出,也不能記恨父母,我可以做到的只是改變自己,去適應父母,不能對過去的傷害耿耿於懷、斤斤計較。反而我要感謝父母體無完膚的打罵,讓我也養成了堅韌不拔,不會被輕易打倒,沒有所謂的玻璃心,不依賴,凡事靠自己的要強性格!
我意識到了我們小時候的問題,也儘量避免這些問題重蹈覆轍,儘量避免同樣的歷史問題在兒子身上重演,但是我們的孩子也不一定會百分百滿意,我能做的就是愛孩子,多陪陪孩子,多鼓勵孩子……讓他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和包容,接納!
-
5 # 孜孜那隻喵
小時候受到情感上的傷害總是深刻,很少有人擁有完美的童年。
因為父母之恩濃於天,但是至親帶來的傷害也比別人來得更加痛。又愛又恨,經常陷入兩難、糾結的境地。
但是,我們始終承受了父母的養育之恩,相信在我們也為人父母過後,更加體會到養兒育女的不易。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沒理由要求完美的父母、完美的家庭,更不能因為父母的一些錯誤就全盤否定父母的功勞和付出。也許父母的性格、習慣、模式已經無法改變,時至今日,我們仍然難以對此行為和諧相處。但是我們已經成年,已經成長,我們可以做到的是改變自己,去適應父母,而不是對過去的傷害耿耿於懷、斤斤計較。
慶幸的是,我們意識到了我們小時候的問題,也在我們的下一代儘量避免這些問題重蹈覆轍。
再換位思考一下,即使我們儘量避免在下一代碰到同樣問題,但是誰能保證我們子女對於我們的扶養、教育、習慣等等百分百滿意嗎?我想沒有人能保證,所以我們也可能成為讓子女又愛又恨,左右為難的父母。
回答這個問題,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本來是想共鳴,但是我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我自認為也是受過傷害的人,我同樣對我的父母又愛又恨又無奈,他們總是有意無意用“語言利器”重傷對方,同時也誤傷我,甚至和我弟弟。
其實不久前,他們的“刀子”又誤扎到我身上,以至於我離開家時有些慶幸躲開了“戰場”。畢竟這麼多年了,他們下意識的“語言攻擊”已經成了不由自主的習慣。可是,離開家後,又感到後悔和愧疚,我作為一個嫁出去的女兒,回孃家本來時間就少,卻做不到好好陪他們。
今天,認真思考這個問題過後,我好像頓悟,得到了答案:我選擇“原諒”他們,我選擇“包容”他們。
畢竟,能陪伴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我愛他們。
-
6 # fl艾筱
童年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每個人都有童年,有美好的,也有糟糕頭頂的,也有黑暗痛苦的,有的人一出生就離開了人世,有的人在父母的照顧教導下慢慢成長。說起童年更多的是和父母以及小夥伴的記憶,一個家庭和生活環境對那時候對待周圍環境正在搜尋的年齡來說太重要了,怎麼樣的環境造就怎麼樣的人格,在一個家庭環境溫馨,父母相處和睦的家庭裡的孩子基本都是幸福快樂的童年,相反在一個父母關係破了的、天天吵架離婚家庭裡面的孩子童年都是黑暗的,他們更多的是用一生去治癒自己的童年。但是不管經歷了什麼樣的童年,我們現在都能通過網路,各種社交平臺瞭解到想了解的事情,社會在發展我們也在慢慢進步,我們的父母也在進步。所以無論怎麼樣堅強的活著,每天會有每一天的精彩,加油。
-
7 # fragr
前幾天在微博上刷到:一個男生因為童年時父親的缺失而受到創傷,但是他並沒有用一生去埋怨父親,而是開設了一個頻道,頻道的主要內容是教缺失父親的孩子關於成長的生活技能,比如打領帶,使用廚房工具等等。
在我看來,他便是用一生在治癒童年,以傳遞愛的方式,讓自己和他人一起強大。
他成了許多孩子的“父親”,讓孩子們在成長的路上少一份迷惘,他在完美其他孩子的童年。
也在治癒他的童年。
-
8 # 陣紋268
靠!幸福死了!當你失去後才會少了點什麼感覺!有時睡覺睡得好好的,突然就麻溜地穿衣準備去做事,為啥?因為你幻聽了!形成了自然習慣!什麼事也沒有,下午1到2點,在午睡,突然一聲大呵在耳邊響起,馬上起床,左看右看,沒人!一早出去有事沒回來!
-
9 # 小渡新視角
我看過一本書《親密關係》講得很好,那些具有強烈佔有慾的或者具有家庭暴力傾向等許多婚姻問題的伴侶,其實他們都是在治癒童年的陰影。因為小時候父母對他們的童年影響太大了,他們渴望找到他們童年就想象出的完美的伴侶,並牢牢的控制住。因此我覺得那些具有嚴重婚姻問題的人在用一生治癒童年
-
10 # 且徐行2020
童年是人性格、態度形成的重要時期
在這階段形成的性格和態度會儲存在潛意識裡
直至整個人生都會受影響
因為人的行為是受潛意識所支配
一個人在童年過份被關注,或者過份被忽略,都會為今後的人生奠定下底色,比如,一個成長在組合家庭的孩子,如果父親性格懦弱討好,後母又很強勢霸道,這個被忽略的孩子,要麼叛逆,要麼為了更好地生存,會不自覺形成討好型的人格,這種討好型人格會在今後的人生中讓她扮演著卑微的角色,忽略自我的感受,一味顧慮別人的想法,活得沒有自我。
所以,一個人擁有被愛的童年,可以奠定一生的基礎,無論是否成功,內心都有強大的力量,言行會有足夠的自信和優越。
回覆列表
作為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遇到很多這樣的家長在延續和治癒自己的童年。這個錯誤不在於您。中國教育下的很多孩子都是在打擊、辱罵、不被認可、取笑的環境下長大的,容易養成不自信、脾氣暴躁、對人不信任的性格。
您現在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且在通過學習去慢慢改變,非常好。相信通過您的學習您的孩子肯定不會延續您的童年。
對於母親,我們改變不了他們,我們只能影響她。對於她現在的吼罵,您要釋懷,感覺的到,您和您的父母非常善良,只是她的表達方式不太正確而已。您只用理解她是為您好,至於其他的您就不要多想,有時候也需要用一些小幽默去哄一鬨母親。也可以找個機會聊聊一些您學到的一些育兒知識和她探討,反問一些問題,如果在她遇到事情,別人不停地嘮叨和抱怨指責她她會什麼感覺呢?(融洽討論)
教育孩子的路還很長,是需要您和孩子共同成長,需要掌握孩子在每個階段的特性,這樣才能正確的理解孩子的行為,並且和孩子順暢溝通。做一個和善而堅定的母親![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