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一篇中有一幅十字對聯: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這種情況在整部《聲律啟蒙》中都是很少見的。
5
回覆列表
  • 1 # 看人間百態品人生哲學

    之的含意在詩中,為說的意思,詩中同一個地方出現是正確的,也就是二句詩中都是一個字之,上聯說一物,下聯說一人。

  • 2 # 矯雲樓

    聯律通則是中國楹聯學會總結歸納古人大量對聯而得出的。

    其中有如下規定:第九條 使用領字、襯字、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以及三個音節及其以上的數量詞,凡在句首、句中允許不拘平仄,且不與相連詞語一起計節奏。

    之字就屬於這種情況,甚至有的對聯上聯不同位置有兩個之字,下聯對應的位置也有兩個之字。

    這也是合乎規定的,其他諸如此類的字也可以這樣。

    另外,規則重字也是允許的,比如上聯重複用一個字,下聯相同位置也可以重複用另外一個字相對應。

  • 3 # 夜讀春秋

    “一東”韻中“東”是韻母的字頭,也就是說東韻內的字押“ong”韻。

    題主問的同聯上下兩句都出現“之”字,考察的是平仄,平仄和韻母無關是聲調決定的。

    大體來說今天普通話的“一聲”“二聲”是平聲字,“三聲”“四聲”是仄聲字。上下句的平仄是相對的。

    我們來看例子:

    “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對仗不是嚴格要求每個字必須相對。由於漢語的節律為2+2,每個音步有兩個音節,因此在音步結束時平仄相對就可以。因此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說法。

    因此一聯中上下句都有“之”是可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都說生女兒好,為什麼有些人打胎的時候還是會打掉女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