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邯鄲阿南
-
2 # 與玩親子
這個問題在中國傳統的家庭當中是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存在。
你有沒有感受到,什麼直升機父母,什麼媽寶男,什麼啃老族等等,都是怎麼來的,其實歸根結底就一個問題:包辦代替。
孩子長大成人需要塑造良好的性格特質,良好的修養,良好的習慣,還有過硬的綜合軟素質。
記得聽知心姐姐盧勤講過一個自己兒子的故事,她總在適宜的機會給孩子很多機會去承擔責任,樹立孩子男子漢的擔當。懂得在兒子面前示弱,比如有什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一定往後退,鼓勵孩子上,然後每次都要來一句:有兒子跟沒兒子就是不一樣,以此樹立孩子滿滿的自信和男子漢的承擔意識。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捧著孩子,推著孩子成長的情況下,孩子就能更早地自立自強。
-
3 # 願我如光照亮前方
怎樣理解“把孩子當孩子,孩子永遠是孩子”這個觀點?我主要是這樣理解的:
一是孩子就是孩子,真誠去愛他就好。不要總是奢望孩子能夠按照我們的意願去思考、去做事情,也不要把我們的夢想轉嫁到孩子身上,更不要盼望孩子懂事體諒我們,好好去愛他們就好。給予孩子足夠健康的愛,去接納他,陪伴他,鼓勵他,安慰他,無論他是七八歲的孩童,還是耄耋之年的老者,他都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愛他就好。
二是在父母的面前,孩子永遠是孩子。有人說,父母是孩子與這個世界間的一道保護屏障;也有人說,父母是孩子與生死間的一堵牆;我想說,父母是孩子之所以成其為孩子的因由。我們永遠是父母心中的孩子,而我們的孩子在我們心中也永遠是孩子,不論他長多大,也不論他是否足夠獨立,為人父母者總是為孩子們掛心。
-
4 # 好奇新玩具拆蛋大玩咖
孩子永遠都是孩子,是因為我們一直都是我們自己,我們在成長,學習,進步,看待孩子的角度、目光也會變化,最終你會發現,孩子氣的也許是自己。
-
5 # uuzy888
中國有句老話,叫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過度的保護容易培養巨嬰,從小就不該把孩子當孩子,把孩子當朋友,給予足夠的尊重,要讓他在犯錯和跌倒中成長,不要連怕他做不好,就連犯錯的機會都不給他。
-
6 # 初心不忘自安然
孩子是個在不斷成長的個體,我們也應該以科學的發展的眼光去看他,在不同的階段,要對他提出不同的、合理的要求,鼓勵他完成目標,讓孩子在成功中體驗樂趣,不斷進步。我家大寶不滿五歲時,每次收衣服要她幫拿,給二寶接完尿,讓她倒完沖洗乾淨,在幼兒園,要她做老師的小幫手,每完成一次,她都特別高興。二寶滿三歲後,上廁所我都讓他自己去,上幼兒園不用麻煩老師。活到90歲,只要父母在,他還是父母的孩子。假若父母總把兒女當沒長大的孩子看,包辦一切不撒手,就會養出一個巨嬰。我老公快四十了還不會做飯,他爸不在一起還能幫乾點活,在一起時就坐等別人服務,看了就煩,就希望他多出門少回家。
-
7 # 橘子香蕉和蘋果
都說懶媽媽教出勤快兒子,這個懶不是說什麼都不幹,什麼都不幹是真懶!這個懶是孩子到一定歲數,衣服懶得給他穿好,鞋子懶得給他穿好,懶得給他餵飯,懶得給他洗小襪子!
把孩子當大人看,這些事情慢慢讓他自己做去!以前看新聞說大學生剝不來雞蛋,衣服都是暑假帶回家給媽媽洗,這哪是養孩子,這是害了他呀!
我們做父母終究是要老要死的,如果什麼都給他做好,離了我們就什麼都不是,這也是不把他當人看啊!
人應該是獨立的,自由的,自己一個人能活明白的!讓孩子做一個真正的人!
-
8 # 樺姐談養育
謝邀!我的理解是,孩子犯錯在所難免,不要因為孩子犯了錯不是打就是罵,而是要耐心指導他如何做對,要理解孩子。因為,孩子沒有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很多錯誤的行為是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犯的。所以,不能以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孩子的想法單純,情感簡單。跟朋友前一秒吵架後一秒和好。孩子精力充沛,怎麼玩都感覺他們不累。他們沒有煩惱,不會隱藏自己的情感,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這就是孩子吧。
回覆列表
我認為這個觀點需要分不同年齡段來理解。
下面我們一起分析一下每個年齡段的想法。(寫著寫著居然淚目了兩次,不好意思這裡風沙有點大)
0-5歲的孩子5歲以下的時候,爸媽把我當個孩子,我覺得爸爸媽媽很愛我。
他們關心我,呵護我,教我不會的東西,我會努力成為你們眼裡的好孩子的。
我覺得有些事情爸爸媽媽要好好跟我溝通嘛,畢竟我已經長大了,能聽懂了呢。
10-18歲我都多大了,還把我當孩子。
我能照顧好自己,不用嘮叨那麼多!
道理我都懂,不要總是嘮叨起來沒完。
能不能把我當大人啊?我都多大了呀。
18-22歲這個時期我在上大學,我有點叛逆,有點不想理爸媽。
我好多事不想爸媽知道,好煩你們不理解我不懂我,好鬱悶怎麼你們怎麼總是那麼自以為是,總是認為自己對,就不能耐心聽聽我的想法嗎?我覺得我的想法很正確呢,我就按自己想法來。
雖然煩你們,但是在學校好久不回家還有一點點想你們,回到家前幾天總是給我帝王待遇,不過待久了,就是互相嫌棄的狀態了。
想想你們,感覺你們當年好厲害。
雖然這時候你們還是把我當個孩子,但是我也是有孩子的人了。
我開始理解你們,開始會想你們吃的怎麼樣,穿的怎麼樣,是不是又捨不得花錢了。
35-55歲我的事業很忙,家裡孩子也不省心,心裡想著你們,但是能照顧你們的次數越來越少。
我開始後悔,曾經怎麼沒多陪陪你們,怎麼曾經那麼不懂事,怎麼曾經會那麼煩你們,怎麼曾經那麼多次對你們大吵大鬧。
我還是你們的孩子,但是這時候我不需要你們的照顧了,我會盡好孩子的義務,儘可能的照顧你們。
但是,小家庭瑣事,加上那個像我一樣不懂事的你們的孫子/孫女,想多照顧二老,卻難免有心無力。
"爸!媽!我永遠是你們的孩子,我下輩子還做你們的孩子!"
希望時光慢一點,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久一點,千萬別子欲養而親不待。
而題主的問題“把孩子當孩子,孩子永遠是孩子”,這樣說,應該就理解的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