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69109692826

    小說中,張愛玲以虞姬為主線,透過虞姬與項羽的對話、虞姬外出營房巡視等所見所聞及所產生的心理活動,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文筆,柔婉、深刻地揭示了虞姬的心理發展歷程,為虞姬最後的自刎巧妙地做了鋪陳。

    點評鑑賞

      從小說全文的結構看,17歲的的張愛玲是欣賞《霸王別姬》中虞姬這個人物形象的,於是寫下了這篇微型小說。為了使小說不落入俗套,張愛玲演繹這個故事避開了一些世人皆知的故事情節,將故事發生的時間定在虞姬自殺的那天晚上,地點是項羽和虞姬住宿的帳蓬。人物的事件是:項羽正在帳蓬中計算所剩無幾的糧食,然後由虞姬侍候入睡,虞姬再按慣例替項羽巡視營房,最後在帳蓬內自刎這一經過。在整個事件發生的過程中,張愛玲寫作的重頭始終放在了對虞姬的心理刻畫方面。而恰恰正是這些對虞姬細緻入微的心理描寫,才使讀者對虞姬的最後自殺沒有產生唐突感,甚至認為產生這樣的結果是必然的,這是虞姬最好的死亡方式。

      張愛玲的《霸王別姬》篇幅不長,人物不多,場景不復雜,也沒有激烈的打鬥場景,但透過張愛玲在文中的視角、嗅覺、聽覺,我們彷彿又看到了秦末漢初五年,垓下決戰那殘酷、激烈、充滿馬糞氣味和血腥的戰鬥場景。

      從張愛玲寫成這篇文章的1937年算起到今天,張愛玲塑造的虞姬這個人物形象已有七十餘年,但她卻依然鮮活地存留在人們心中,帶給人們很多思考和啟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秋節沒能和愛人一起過怎麼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