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河映
-
2 # 難得糊塗179547280
春節習俗歷史悠久、淵源流長,是中華民族樸素情感的表達方式。記得小時候年年盼春節,春節期間能穿上新衣服、吃上餃子,還可以盡情遊玩……
我印象中年味的表達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貼春聯、放鞭炮;二是燒紙錢上墳祭祖;三是殺豬宰羊、上供祭祀;四是吃水餃鬧元宵;五是挨家挨戶大拜年……還有各俱特色的廟會、熱鬧有趣的民俗文化活動等……
但是,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忙,年味逐漸淡化……
我依然對傳統年味記憶猶新。
您記憶中的年味如何?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刻,過年的氣氛在農村相對比較濃些,到了臘月23,家家戶戶便進入了過春節的準備中,買年貨,蒸年糕,宰雞,買肉,到大年三十,要在太陽昇起之前,把供奉祖先的zhu子掛在客廳中央,擺上豬肉,魚,雞水果等供品,然後家裡的男人拿著香,燒紙,去祖墳的方向,在半路上堆個土堆,插香,燒紙,磕頭,說幾句讓祖先回家過年的話,這叫請爺爺奶奶,回到家,還要在門口橫放一根木棍,叫攔門棍,意思是留住請進家裡的祖先,等到大年初一,黎明,一個家族的人都要給同姓長輩磕頭拜年,當然第一個頭是磕給祖先的,初二早晨,太陽沒出時,家裡人就要早點起床,給祖先行禮,然後一直把祖先送到墓地,在墳地放炮,燒紙,恭送爺爺奶奶回到墓地,作為農村人,我覺得敬祖尊上,才是過年真正的意義,三十晚上,一家人圍座,聽長輩講先人曾經的故事,教育子孫懂孝識禮,這才是濃濃的年味,讓人永久回味的家的感覺!